メトロポリス 剧场版

谁看这部动画?

/ 1112人想看 / 1689人看过 / 37人在看 / 64人搁置 / 25人抛弃
章节列表 [全部]:

讨论 (+5)
机器人和人类共度岁月,一个令人想象无限的未来世界。
  
在后现代的巨大都市梅陀宝丽斯,被称之为本时代进步象征的超级摩天大厦正在举行落成典礼。手握本市实权的RED先生台上演讲正酣,台下一名黑衣青年男子(RED的养子ROCK)却在警备重重下公然拔枪杀人,群众一阵哗然骚乱。目睹此事的日本侦探伴俊作,携外甥剑一,开始进行全市的追凶调查。但是ROCK被判明只是射杀了机器人,凶手若无其事的离去了。
  
这个国度满是严重的社会矛盾。梅陀宝丽斯由先进的地上部分和颓败的地下部分构成二重结构的都市体系,在这个城市生存的人类中间,有从高度发达的机器人世界中受益,享受文明技术优越性的人,也有反之被机器人夺走工作无以糊口的人,还有要求让机器人同样享有人权自由的群众团体,种种争执,意见纷纷。特别是一个叫做MARUDOKU的恐怖组织,要求从机器人社会找回人类应有的权利,实现人权的复归,他们甚至开始了破坏毁灭每一个机器人的行动。 ——这个混沌混乱的国家,局势被说成一触即发,危如累卵也不为过。
  
伴俊作侦探和机器人刑警BERO共同展开搜索工作,终于找到了ROTON博士的藏身之处。博士因为使用人的躯体进行人造人类的研究制造,变成了国际通缉犯。但ROTON实际上被RED秘密保护起来,根据RED的指令继续开发制作全新的人造人,这第一个新“人类”的面貌,和RED那死去的女儿TEIMA拥有着一样的面貌……  
more...

角色介绍

更多角色 »

评论

野心宏大的现代性之问,可惜有点都合

by HarryDonald 2022-9-23 03:58 (+0)
林太郎的老东映模板、手冢主题与大友克洋的朋克风的碰撞。 机器人的伦理思辨,古早赛博朋克与蒸汽机械风格的大杂烩,现代性的反思和反乌托邦,颇有野心的探索者,可惜没得到答案。 部分情节有些都合: 比如老侦探为何那么放心他侄子,这么多角色为何同时出现在雪后广场,反 ... (more)

メトロポリス(2001)一组镜头

by dionysus 2022-9-18 01:57 (+0)
我们来欣赏一下这组镜头。在偶遇地下抵抗军之后,女主角顺势进入了地下人民的生活,带着她初生以来一贯的恍惚。 首先是第一个镜头,在这里,镜头缓慢下摇,逐步照映出地下世界高耸、锈迹斑驳、而五彩缤纷的建筑群,呆坐于这个塔状建筑屋顶的女主。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女主身 ... (more)

大都会的观后杂谈

by Guiu 2016-10-1 19:46 (+19)
突破世纪之隔的对话。 1927年的《大都会》轰动世界,弗里兹·朗因此被希特勒看重。它是默片末期科幻片的经典之作,故事设置在2000年,人类被分为两个阶层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而就在故事设定时间的一年后(2001年),又有一部讲述二重结构的《大都会》出现了。 本 ... (more)

讨论版

吐槽箱

@ 2d 9h ago

看来大友的剧本真的不适合我

小豆hzj @ 2023-11-30 17:51

二刷(7.5/10)漫画改编的剧场版。顶级画面加大分(个人感觉强于阿基拉而弱于蒸汽男孩),完全遵循手冢治虫的人设并贯彻超高流畅度的动作与嘴型作画,3D在当时也算得上先进,金属建筑质感与庞大场景构建在倒塌时更显震撼;爵士乐音响有黑色幽默的闷骚,配音与台本相对羸弱,镜头转场不如构图演出优秀。由设定延伸出的诸多话题颇具潜力,可惜超出了电影篇幅范围与大友克洋的叙事能力上限,阶级革命斗争、人机地位之争、政治军事反讽、父子情的缺位、互联网统治兵器、男女主感情羁绊、机器人之“心”等内容都被节奏拖累,尚未足够深化就随剧情暴走一同陷入了悲剧性毁灭之中(大友最爱的美学)。膨大的粗糙预言/要素堆砌↔薄弱的细节交代/剧本统筹恰似真人版,两部作品都如这“大都会”本身一样华而不实。我觉得林太郎的导演调度能力一直不咋地。

永夜寒星 @ 2023-10-28 17:10

“我是谁?”,我来自何方?去向何处?这是《大都会》不同于《冥王》之所在,它可以是更抽象、浪漫、概念化的格调与命题,却也同样可以是更为深邃和庞大的存在之谜本身,当然和《冥王》一样,它同样连接着《阿童木》内核的一部分,而《大都会》的舞台更是属于整个题材区界所有作品和作者的基石。大友克洋叔的脚本力道不够,文戏确实不够好,但在结尾处,那份独特而关键的味道,那份深邃而恒久的迷离与忧伤,依然传达出来了

Lain Z @ 2023-10-22 19:17

这便秘一样的音乐和长长长长长到逆天的过渡镜头到底是谁设计的?

MelodyOYO @ 2023-10-21 22:55

梅陀宝丽斯的金碧辉映正如《大都会》的故事内核一般华而不实,这并不是说大友克洋关于机器人存在和政治游戏的谈资不足够苛刻到让人沈思的地步,相反,正是大友触及到了太多深沉的价值探讨,这种天罗地网般的结构颇有海纳百川之势,却没有蛛网那般的延展性,这正是其剧本过于缺乏细节逻辑所致。个人相当喜欢黑色电影的叙事技法和诘问般的悲剧结尾,只可惜撑起戏剧张力的底层建筑不够牢固。许是为炫耀表现海量人物动态的作画张数,影片采用不少远景和俯视构图,这种因炫技而影响镜头发挥的想法可以集中在一个桥段爆发,而本片使用得过于分散而频繁。非常规的上色和戏谑的剧伴依旧延续着充满反讽的作品风格。核爆时的荒诞配乐让人想起奇爱博士,然而后来的模仿者都不如We'll Meet Again般醍醐灌顶。Tima实在美丽,只可惜直到高潮之前,作品在其身上的着墨都过于节俭。

水色童話 @ 2023-10-18 21:29

優缺點都很突出。/ 畫面無疑是頂級的,本片有大量的作畫枚數以及女主精細的人設,而對賽博朋克都市的氛圍渲染也是一等一,再加上優秀的分鏡,還有最後女主墜落的場面,很有一代名作的感覺。然而劇情和人物刻畫實在是很失敗,當然本片原作甚至早於阿童木(電影的話更是將近百年前),要求他有多先進的思想似乎強人所難,然而經過大友再包裝後,本片即使是最簡單的關於機器人”我是誰我從何來”的核心都不能說是描寫的多好,更別說劇情推進邏輯欠佳,特別是反派方無論是公爵還是洛克的刻畫皆很糟糕,尤其洛克的行為看得我滿頭問號,劇情上可能就boy meets girl的部分算合格了吧。

QWQ @ 2023-10-15 21:55

7.6

鼠人星外派智人观察员 @ 2023-10-12 21:21

超高层建筑群的设计本身就值得一看了,但张数真的有必要堆这么满嘛?

zffon @ 2023-10-3 20:20

以现在眼光来看,除了蒂玛画的非常可爱,其它感觉还是太过一般了,开篇看到一堆重量级名字,便怀抱着较高的期待。开篇的叛乱表现了对人性欲望的探索,巴别塔更是在验证这一想法的基础上,触碰了阶级的混乱,包括后面蒂玛控制城市也是表现着这一主旨,但是最后又重新抛出“我是谁”的疑问,让整部剧又来到在当时也算是烂大街的“机器人寻找自我”,而最关键的是通篇并没有给出什么的观点,或许巴比塔的毁灭回答了一部分,但个人感觉完全不够。以上。六分。

瞳中之扉 @ 2023-9-17 22:40

剧情非常谜 到了无法共情的地步

更多吐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