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 Mad Max: Fury Road

    1话 / 2015年5月14日(澳大利亚) 、2015年5月15日(美国) / George Miller / George Miller、Brendan McCarthy、Nick Lathouris / Tom Hardy、Charlize Theron

    2024-6-2 / 标签: 废土 公路 澳大利亚

    上个十年好莱坞工业的顶梁之作,也毫无疑问是纯类型化的商业片杰作。后战争时代的沙漠末世,幻觉、创伤、无奈与疯狂共存的角色写作,在以快节奏和动作戏为主心骨下仅用少墨笔墨便完整规划了全部势力的驱动力,不管隔多久看还是叹服这样强劲有力的类型写作。以及真正意义上践行了“实拍即伟大”的动作/视觉奇观,在这里无论是实拍场面还是CG特效,都是从物质现实和视觉质感上落实[写实]的分量,重视角色与物质/景观间的参与感和紧迫危机的协作加成,这才是将动作/视觉奇观化为真切实感的核心啊!黄沙风暴无论怎么看都不敢相信有CG的参与,因为在视觉传达上就是最真切的,至纯的实感。在此基础上拓展动作层次的复杂细节,全程爆燃到高喊Witness me!乔治·米勒,不愧是废土美学的真神啊!
  • 寄生兽 灰色部队 기생수: 더 그레이

    6话 / 2024年4月5日 / 연상호(延尚昊) / 연상호(延尚昊)、류용재(柳勇在) / 구교환(具教焕)、전소니(全昭霓)、이정현(李贞贤)

    2024-4-19 / 标签: Netflix 漫改 惊悚 科幻 犯罪

    【A】痛快!竟是这般极尽成熟的类型创作。无论叙事(纯粹以类型驱动为优先)、写人(直率且恰到好处的角色塑造)、视效(难得见到CG怪物所带来的动作张力和压迫感)、还是工业制作和场面调度的配合(几段长镜头的空间构思和文武设计都非常圆滑带感,动作部分也遵循着“情节随节奏/危机层层递进至高潮”的高明创作观),都给出了非常出彩的答卷。光看人类戏份便能证明本作的含金量,不仅体现在接收/理解信息的清晰与处理,对寄生兽的认识/家人所延伸的创伤与恐惧是最能证明[质疑]这一观点的说服力,几乎祛除了反智和无脑的存在。所以最大的遗憾还是在剧集容量和定位上,停留于表层的内容深度和配角塑造,而最终决战的急切收放也属实虎头蛇尾。但作为一部商业爽剧,至少保证了类型创作/娱乐性所应尽的强度,在当今的创作环境下已是难能可贵的仙品。
  • 疯狂的麦克斯2 Mad Max 2

    1话 / 1981年12月24日 / 1981-12-24(澳大利亚) / George Miller / Terry Hayes、George Miller、Brian Hannant / Mel Gibson

    2024-6-2 / 标签: 公路 废土 澳大利亚

    作为一部上进型续集,米勒确实拍出了前作未塑形的世界观和影像基调(后战争时代的残酷本质,荒芜黄沙与精神状态共行的混沌),类型剧作的进步也自然允许观者理解角色状态的躁动与恰到好处的冒犯性(麦尔斯因离城而引发的双方冲突真是妙笔,完全捕捉到了角色内心的复杂与挣扎,也关于理解所引起的矛盾)。如鱼得水的节奏下疯狂依然是过分克制的,但也正是如此才能真正抓住混沌时代下的淡漠与真情。只可惜场面调度还是犯了良莠不齐的毛病,以疯狂与危机为本体的飙车大战本应有着更具体的情节编排与戏剧高潮,但空间方位与二元动机的模糊又总是无情打断角色弧光与战斗意义的升华。只剩结尾黄昏黑夜下的独白(成年后的孩子)同拉远的镜头是最为有力的陈述,一切如此安详,也能留下眼神里那无尽的遗憾与真意。
  • 疯狂的麦克斯3 Mad Max Beyond Thunderdome

    1话 / 1985年6月29日(日本) 、1985年8月8日(澳大利亚) / George Miller、George Ogilvie / Terry Hayes、George Miller / Mel Gibson、Tina Turner、Bruce Spence

    2024-6-2 / 标签: 公路 废土

    2讲过的东西(主角最后拯救他人的形式活)3还要换汤不换药地复刻一遍,最后那孱弱动机下的大战和最后女主的让步也蛮莫名其妙的,只能说就是为了衬托出男主那无形中的善意/个人英雄主义吧。唉,太能“跑题”了这个系列。
  • 新·奥特曼 シン・ウルトラマン

    1话 / 2022-05-13 / 樋口真嗣 / 庵野秀明 / 斎藤工、長澤まさみ、西島秀俊

    2022-10-22 / 标签: 庵野秀明 特摄 樋口真嗣 奥特曼

  • 哥斯拉-1.0 ゴジラ-1.0

    1话 / 2023年11月3日(日本) / 2023年12月1日(美国) / 山崎貴 / 神木隆之介、浜辺美波

    2024-5-22

    重看。一星半全给足够成熟的制作和类型拍法了,但内核和内容不敢作更多宽容谅解。
  • 疯狂的麦克斯 Mad Max

    1话 / 1979年4月12日 / 1979-04-12(澳大利亚) / George Miller / James McCausland、George Miller / Mel Gibson

    2024-6-2

    整体都栽制作上了,加半分给风格的形成
  • 沙丘 Dune

    1话 / 2021年10月22日 / Denis Villeneuve / Jon Spaihts、Denis Villeneuve、Eric Roth / Timothée Chalamet、Rebecca Ferguson、Oscar Isaac、Zendaya

    2024-5-22

    感官的陷阱,创作者的失格:配乐/音效的过分混响彻底盖过了环境与人声的发挥,视听当然是失格的(不如说纽瓦尚未组成一套成熟的视听形式感或体系,仅有摄影合格)。当然比这更失格的还是叙事和写人:角色塑造在哪?情感肌理与角色发挥的主体在哪?大多时间内不过以NPC的定位去充当[解说]和[景观]的附庸(更别说中间那场灭 族之战了,忽略战争场面描述给我看糊涂了),最起码的叙事目标和角色刻画都立不住根,相当于直接放弃了[人]与[景]的联系/联结。可以说纽瓦既不关心自己笔下的世界,也不在乎他们的肌理,光就这些就已经足以令我否决了。正如纽瓦所言,他只在意视听与史诗的构建,却不愿相信角色所感知/经历的一切才是答案,这样只凝聚表层力量的电影,又何来观者的信任/共鸣呢?
  • 沙丘:第二部分 Dune: Part Two

    1话 / 2024年3月1日 / Jon Spaihts、Denis Villeneuve / Timothée Chalamet、Zendaya、Rebecca Ferguson

    2024-5-22

    在这里谈创作者想用契妮的理性弧光去批驳自己所构建的假想胜利和狂热世界,实则通篇都在回避角色本有的反思自觉,只为了那狂热的造神霸权与发癫至上的音响演出去制造“假腥腥”的批判意图(《星河战队》的反面)。尚有一丝破除霸权的反思自觉被这样戏赶戏的行进中毁得一地鸡毛,只剩下彻底无脑工具化的叙事和写人,照搬阿凡达系列的叙事/写人框架已足见创作者在创作力和态度上的双向浅薄。看完只觉得契妮确实太惨了,从头到尾充当给保罗铺路的注脚最后还沦为所谓“反思和警示”立意的弃子,压根不关注角色的痛处和创伤还打算再拍一部无尽战争的无数惨状,真以为自己拍个“屠龙勇士终成龙”的剥削奇观能充当自反口号是吗?更让我坚信,这就是近几年来最恶心的,也是最怯懦的好莱坞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