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24-5-20 11:58
景曜东隅☀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而真人影视则有着电视剧更靠编剧,电影更靠导演的区分
#2 - 2024-5-20 12:00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除了明星编剧搭配名气一般的监督之外,更多的时候,动画观众都更在意监督
#3 - 2024-5-20 12:03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妳尝后六咬,我是河豚我娇㜜!)
动画脚本对剧情走向影响有限?印象里主要负责写台词而已
#3-1 - 2024-5-20 12:16
景曜东隅☀
动画脚本不需要把剧本写的更画面化吗?只写台词?
#3-2 - 2024-5-20 12:21
Sawarin🎐
景曜东隅☀ 说: 动画脚本不需要把剧本写的更画面化吗?只写台词?
这方面不是更看重演出的表现吗(bgm60)
#3-3 - 2024-5-20 12:24
景曜东隅☀
Sawarin🎐 说: 这方面不是更看重演出的表现吗
演出是执行方吧,执行效果是一方面,但剧本上不也得标注台词语气,人物表情变化,注明角色内心戏之类的
#3-4 - 2024-5-20 12:32
夷蹴而就
景曜东隅☀ 说: 演出是执行方吧,执行效果是一方面,但剧本上不也得标注台词语气,人物表情变化,注明角色内心戏之类的
不会哦,从舞台时期开始,合适的剧本就应该仅仅包含台词和“事件的陈述”,过于细节的剧本是越俎代庖,脚本方有话语权最多也只能标注自己创作时的部分想法和理解并提供一些“建议”,至于实际的动作、语气等等则是相关负责人设计,最终由导演/监督把关
这就是为什么在戏剧大类中,剧本完全不变的同一出剧,有些团队的演绎版本就更加深入人心,因为具体动作语气服装道具等等都不是剧本确定好的
#3-5 - 2024-5-20 13:00
景曜东隅☀
夷蹴而就 说: 不会哦,从舞台时期开始,合适的剧本就应该仅仅包含台词和“事件的陈述”,过于细节的剧本是越俎代庖,脚本方有话语权最多也只能标注自己创作时的部分想法和理解并提供一些“建议”,至于实际的动作、语气等等则是相...
哦,我主要是雷雨的印象。

不过现在的剧本好像也还有动作描写与神态描写,倒是没内心戏了
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1007459.html
#3-6 - 2024-5-20 13:09
夷蹴而就
景曜东隅☀ 说: 哦,我主要是雷雨的印象。

不过现在的剧本好像也还有动作描写与神态描写,倒是没内心戏了
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1007459.html
你也能注意到与其说是动作描写不如说是事件描写,因为这里“需要角色做一个如何如何的动作”,但具体这个动作怎样做?做多长时间?等等就是交给导演决定或者演员自由发挥的,包括虽然部分地方有语气注释,但也并不是所有地方都会有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剧本格式也带着一些时代、地方特色,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往前研究一下,从莎士比亚时期开始到易卜生托尔斯泰茨威格他们那会儿
《你的剧本烂透了》这样的入门指导书里也会提到一些,有些规则其实不是戏剧理论的变化带来的,而是行业中的人情世故导致的
#4 - 2024-5-20 12:04
(jibo babybaka)
动画成本分配更自由?
#4-1 - 2024-5-20 12:05
景曜东隅☀
成本?
#4-2 - 2024-5-20 12:10
jibo babybaka
景曜东隅☀ 说: 成本?
先问是原创剧情还是改编(大改/基本不改)
#4-3 - 2024-5-20 12:12
景曜东隅☀
jibo babybaka 说: 先问是原创剧情还是改编(大改/基本不改)
哦,你说这个,电视剧编剧好像真自主权更大点,即使是买的小说改编,也大都敢作主张去改动。
#4-4 - 2024-5-20 12:13
景曜东隅☀
jibo babybaka 说: 先问是原创剧情还是改编(大改/基本不改)
我想问的是都算
#4-5 - 2024-5-20 12:40
jibo babybaka
景曜东隅☀ 说: 我想问的是都算
那可能是媒介导致的区别。动画改编广告目的太多跟剧集差别。动画那制作委员会就很特殊。
#5 - 2024-5-20 12:37
(当你长大,会成为绝望者、失败者与被诅咒者的拯救者吗? ...)
电视剧一集换一个导演拍是中外都很常见的事情,说白了就是在不同行业一部剧一以贯之的“主心骨”不一样

动画剧本方面只有系构是固定的,一集一脚本也是很常见的事情,系构又并不负责具体台词落地,那么在动画和电影制作中,自然而然大家就更看重话语权和“个人性”更容易得到体现、在制作方面也是贯穿始终的监督/导演
游戏编剧和制作人的重视程度不同也由于此
#6 - 2024-5-20 12:44
(必须保卫战争)
电视剧那个,你也要看编剧是不是制片。权游结局的战犯级表现之所以被归咎给编剧,是因为编剧同时是制片,有极大话语权
#7 - 2024-5-20 12:54
(mikoko的比喻内容)
日剧的话,编剧使用人数比导演少,导演一般2~5人,编剧1~2人

电影的话,看导演的更多,你可以理解成这行有抱负的都去电影了
#7-1 - 2024-5-20 12:58
景曜东隅☀
日剧也是更看编剧吗?那确实是动画特殊了,而不是日本特殊
#7-2 - 2024-5-20 13:02
みたいなっ
景曜东隅☀ 说: 日剧也是更看编剧吗?那确实是动画特殊了,而不是日本特殊
电影也看导演啊

电视剧可能跟长度有关,早年肥皂剧超级长,所以是多导演模式
#7-3 - 2024-5-20 13:06
景曜东隅☀
みたいなっ 说: 电影也看导演啊

电视剧可能跟长度有关,早年肥皂剧超级长,所以是多导演模式
电影基本都看导演,这个是电影文化原因
#8 - 2024-5-20 13:58
是挺奇怪的,即使是欧美的动画剧集也是更看中编剧,所有的剧集几乎都是有单集导演和总导演的,日本TV只是把这称为了单集演出和监督,看上去做的事也没太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