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17 05:29 /
   自翻(节选自「映画を作りながら考えたこと」高畑勲 1991)



  《三千里寻母记》的原作是,《爱的教育》的其中一个篇章,篇幅非常之短。与《少年笔耕》等故事一样,从开头开始就给予读者不安与焦躁,连翻页都是那么让人急不可耐,深深吸引读者一口气读到尾的兴奋与感动,有着类似于这样相当煽情的写法。
   “理由(ゆえ)”的解决
  作为短篇才拥有的力量,令人敬畏的关于自我牺牲的故事。如何才能将此改编成历时一年有着52集内容的大长篇,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大致上决定了这部作品的性格。最机智且不容易失败的方法——同时是最普通的方法——那应该就是“股旅物”了吧。
  “股旅物”的基本构架是,主人公怀抱着“理由”,不停地在各地旅行。这样的做法第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容易地将各自独立的故事串联起来。控制着与主人公无关的一切情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后只要将孤身一人飘无定所的主人公投入其中,戏剧就诞生了。第二个好处是,由于舞台不断地改变,穿插着景色的变化,观众的期待也随之产生改变。然后最重要的第三个好处是,主人公不被“困难”所绊住手脚,每回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本领报答“一宿一饭”的恩义,在大展身手解决问题后能够有所感动。主人公就如“英雄”一般,给予各地的人们超越“一宿一饭”的恩义之上的某些东西。基本不会亏损的借贷关系。观众也能够从每集主人公的活跃中感到安心和快乐,耐住性子等待着“理由”问题的解决。
  我们所选择的改编方法
  我们的主人公马可是否拥有“股旅物”的主人公所具有的品质呢。
  马可过着不断旅行的生活。
  马可怀抱着“理由”,无法停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
  马可的“理由”,让人感受到阴沉的氛围。
  马可所处的状况可以说分毫不差地让人感到“有资格”。但是……在这之后就是是否要给予他作为儿童股旅物的“英雄”所具有的资质,这个问题了。“开朗阳光”“坚强”“有勇气”“强烈的正义感”“不轻易屈服”的性格和,解决问题的“智慧”“本领”是必要的。
  结果就是如您所见,我们所选择的改编方法是,只是将原作绷紧的构造给费心费力地延长成一年份,这样最没有“技巧”的方法。我们没有做到将马可的人物像塑造成“肩负着苦难的命运却不屈服,坚强勇敢地活下去并助人为乐”的主人公形象。我们对这样的主人公已经厌倦了。马可时常拘泥于寻找母亲,但是只有自尊心高人一倍,持续反抗着成为一个只是被人可怜的少年。也因此接近结局,马可好像虽然要被周围人的恩情所压垮一样,但也只是在恶梦一般的人生路途上匍匐前行。“我一定是被诅咒了!”这句台词在原作中也出现了。不如索性成为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少年,这样的话还可以骗到观众的眼泪……。马可因为自己的原因缺少了可爱。但是我却很讨厌在系列前作中可爱的少年尼洛。身边的大人们也都很讨厌他。看“股旅物”的时候最让人不满的是,主人公们遇到的恶人都只是恶人,善人都是大把的怯懦软弱之人。马可身边的人们,哪怕是恶人也会因良心的谴责而烦恼,而善人们则是,虽然是善人但缺少一直作为善人的强大,常常怀抱着对人生和社会的迷茫却又不得不直面这一切的弱小的、弱小的我们的身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于是,本作成为了“人生”与“社会”的挫折状态的表现。由于知道happy end要在年末才能到来,承受不住作品中持续的恶梦而离开电视前的人很多,所以本作在系列中一定不会位于收视率上位。
  但是……因为我目前还没有重温这部作品,无法说明现在有什么感想,但我认为至少这一句是可以断言的。我们恐怕是第一次创作出了将欠缺主人公资格的“人物”和“社会”作为主人公的动画。这其中是有必然性的。因为在制作准备的阶段,staff们在心中描绘的光景就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名作《偷自行车的人》的父亲像,与当时的美国电影里登场的英雄是多么相去甚远啊。
  我自身的话,在之后的《萤火虫之墓》里再一次起用了没有主人公资格的少年“清太”。试着回顾的话,前身便是《三千里寻母记》。
                                                               
#1 - 2024-5-18 21:57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支持,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