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1 21:26 /
在玩完理解I/O之后我才彻底理解了R11为何不需要解密篇这个说法,本来不想写这篇过于装b的日志...但还是希望更多玩家去喜欢这个作品,然后这份心情就没被压制住。想自己寻找答案的玩家就不要往下看了,毕竟在没有深度思考的前提下直接接受他人的理解这份感受会大大降低,你可能会失去找寻“真理”和理解“他人”的一次宝贵机会,我想中泽也是出于这个考虑所以才没在明面上把答案告诉玩家。

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对R11有个正确认知

09年之前R11是实打实的半成品,原因——公司人员结构变动,导致制作时间不足,这是中泽09年访谈的原话。

09年之后R11已然不是半成品,这里并非什么个人看法,而是类似于考察线索推测形成的“历史”事实。04年初从KID出来之后,同年5月中泽进入了公司Regista花了2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I/O,06年初I/O ps2版发行,08年I/O PC版发行(PC端在表现效果方面有所减弱,与此同时增加了某些角色立绘), 09年访谈中提供一些线索 。09年末发行remember11 PSP版并附赠了文字剧情——年表,至此R11完成。仅从中泽工的角度来说,解密篇已经完成。

ps: 实际上09年的他根本不用提供“迷之少女”的官方石锤(也许是为了照顾中国玩家),06年的I/O设定集已经把话说的明白的不能再明白,I/O主要讲了什么?抛开复杂的剧情不说,I/O是中泽工极度放飞自我的一作(我从没见过这种游戏制作人,说实话理解他本人比理解其作品还有意思),其中有多处为了解释之前作品遗留的坑和理念而放弃了体验,疯狂输出思想,其思想之深之多不亚于一部文学作品(不是指小说类,而是类似于“通史”这样的作品)中某个或几个章节的内容,而通完理解I/O你就会发现整个IN系列实际都在说几个问题,并且越到最后越完善。如何通过杂学等理论来使剧情连贯?“如何通过剧情连接屏幕前的玩家与游戏内的世界”,如何通过2维游戏和3维现实来互相映射理念和内涵? 如何通过这所有的一切来连接“玩家”与“中泽工”?I/O就是这样一部给所有都划上了句号的集大成终结之作,而通完I/O之后再回去体会一切原点的N7你也会有不同的感觉。

这里给in系列新玩家提供一个解密的思路顺序

通Ever17——解决e17核心问题——通Never7——解决n7核心问题(这一步要全部吃下n7的细节难度稍微有点大)——依靠cure论和推理解决e17细节问题——通Remember11——自行推理解决大部分核心问题(请依靠游戏内的内容,什么看到封面发动cure...真的别瞎搞)——通I/O(最好二周目)——阅读设定集内容将I/O理解透彻——推理R11剩余核心和解密篇——回到n7解决剩余问题——in系列完成

以下为个人建议的四作完整解,可以此为参考
N7推理—https://bangumi.tv/blog/287861
(解释了大部分逻辑,部分细节需要补完I/O)
E17推理—https://tieba.baidu.com/p/999712412
R11推理——https://tieba.baidu.com/p/6582845435(我个人的推理猜测偏多,且部分猜测是在通I/O之前给出,会有明显错误 ,吧主的解密篇积累的本体事实偏多,建议通I/O将信息全部获取)
I/O解析——https://bangumi.tv/blog/297178(个人)
中泽访谈——https://www.acfun.cn/a/ac397113(已失效、可以去贴吧)

进入正题
我已经不想在我的观点前面加上“我认为”“个人观点”等前缀了,如果冒犯到一些人的理解还请见谅,先说R11剧情层面,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把自己当侦探找线索去推理就完事了,关键词:转移、时间转移装置、量子隐形传态、Mao阻碍剂+DMT、那家伙tips、self、shadow的荣格百科、迷之少女错认(参考I/O、中泽访谈)、优希堂计划(参考N7、年表)、新世界生成(参考N7、E17、I/O),依靠这些关键词核心剧情推个90%+是没问题的,实在懒得推可以去贴吧看看我的帖子(但我还是建议自己去试试,哪怕无果也不是没有意义的),一些细节猜想及其他的可能性也都罗列了出来,这里声明下——那贴并非我一人观点,现在的R11是由前人的分析讨论累积而构成的,我对任何发表过有价值观点的玩家表示敬意,我所做的只是把大家的猜测和推测组装成一个矛盾最小化的整体而已。
   
Cure,多数人觉得不靠谱的原因大都是只把“cure”当成了“妄想综合征”这个概念,在无形中使自己降维去理解剧情,一切就变得虚妄了起来,虽说IN系列是为了体现玩家的意志来设定主角,但两者还是有细微的区别,坐在屏幕前的“玩家”和游戏内设定的“角色”是怎样的关系呢?玩家可以借用“角色”的视角,角色可以借用“玩家”的能力——“观测决定现实”去观测、相信、确定属于自己的真实,这个相信的过程是按照一般玩家的理解来设定,也就并不能将其完全等于你的认为,即角色确实是玩家,但玩家需要把角色当成其他人才能理解剧情(这一段非常绕,但理解了这点你会豁然开朗),而玩家只能通过选项去影响剧情,N7逸美篇和中泽访谈到了这个最关键的问题,就不再赘述了。举几个例子:N7石原成通过“观测决定现实”的能力(以下简称相信)相信了“铃铛”返回了过去,cureB中通过相信“妄想综合征理论”创造了他认为的那个悬崖现实(这个理论可不能随便放出来,否则收不住),E17中“我”相信了BW是四次元存在从而可以跨越时间轴,R11中悟相信了“时转装置”原理确定了时间轴上的各个点导致“最终级别转移”的发生,I/O中就更不用说了全是理论,这些理论不是用来忽悠玩家的,而是来让“上层意识”相信的(有些地方不需要丢TIPS也放了,目的只是让以某个上层意识为主导的世界更有逻辑性更加真实,毕竟中泽工也不是傻子)。

可以说理解了cure就拿到了解开IN系列剧情最后的一把钥匙。

最后再谈IN系列理念,所谓理念就是指通过剧情想将“什么”传达给玩家,首先无论是IN系、还是分支12R、与I/O最根本的发生源是“观测”,没有玩家的观测就没有任何事发生,这是无论中泽还是打越都绝对坚持的观点,更是这两位想直接写在玩家脸上的设定,不认同这点的玩家相当于否定了作者。。。然后重点说下中泽几部作品的内涵,N7抛出了大量模糊概念,但没有点开,比如在逸美篇中,谈到了cure的传播、逸美和诚的“世界”、“相信的真实”,R11抛出了“自我”与“真实”,这个部分需要玩家自己去解开,I/O则是将所有的东西都谈到了且全部点开,自身与他人的构成(设定集)、基因与模因之争(其实就是cure的传播)、“真实”“世界根源”、乃至是中泽他自己的过去和现在的部分也是通过这部I/O完美体现,他与玩家的关系、与同事公司之间的关系、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全都在这里,由此可见IN系列那优美且艺术的全貌,那么推倒出R11为何不需要解密篇也就不难了。

2021.06.06
N7——I/O新世界生成设定支撑
                            根源——玩家的观测(广义cure)
↓                               ↓                    ↓                             ↓
N7                          E17                 R11                         I/O         
诚                           少年                 悟                          shadow*4
无                            BW                 Self                        上层意识
无                            无                    无                          AI(玩家)
cure理论           高维时空          量子物理        计算机+生物学+量子物理+心理学+哲学           

解释:
           0、新世界生成:这个词确实很中二,但R11和I/O里确实就这么用了我就借用一下了,新世界最早应该是圣经、哲学的用词,新世界生成的意思是指最后脱出循环得到的那个相对理想的"世界",很多作品中都有出现,比如石头门最后SG线的生成,N7最后cureA、E17第三视点穿越回来的那个世界,R11无法观测的那个世界,I/O里E线和E'的世界。为什么要把这个单独拿出来说是因为从循环——脱离他总得有一个逻辑支撑。
           1:cure理论仅在N7出现,这个理论有多么bug,只要诚相信自己拥有cure能力且拥有强烈愿望,剧情就会无法控制地发展发下去,这种情况下他甚至都不需要铃铛、神社什么的媒介,只要有一个视角切换空挡,在其合理认知范围内就能改变一切。(我记得混沌头里有个万能公式比这个还吊)
           2、 ever17的这个高维穿越理论比之cure理论乍一看合理很多,但还是不够自然和完善(喜欢细想的玩家基本都能感受到不自然和漏洞之处)
           3、R11的量子物理主要为了解释时间转移装置的原理,转移是转移"信息“这个重要的概念,而人的信息是什么?“我”的信息又是什么?为什么意识会残留,这个疑问让self陷入循环。
           4、I/O主要从5个维度解释了“人”的信息,且概念之间互相影响,完美融合,最后引发最终观测者意识的出现真是绝妙。
           5、广义cure这个概念、N7结局的暗示,和I/O设定集中泽原话有提到,一切的根源来自玩家的观测,而非某人的计划。(设定集可以去I/O板块阅读汉化后的,汉化作者——B.A.D)




以下内容没理解剧情的玩家不建议观看。


2021.02.09


1、self
Tips中“那家伙”(self)的一条最重要的解释——没有过去、没有未来、集中在一个点上,没有过去、没有未来,那家伙还如何确认自己的存在?中泽根据这个设定构思了本作的最终目标——self找到自我、找到真实。

2、cure(观测决定现实)
我一直不太喜欢一些人神棍"cure",我认为说cure神棍的多数都是没理解,不过也正常,没有后续作品通过剧情去强化这个概念一般人仅通过R11、E17、N7也很难理解它,大多都是云里雾里的状态,我在通I/O和彻底理解N7之前也是一样。

“我”作为高维意识在游戏内不断地观测“现在”的信息,如果“我”展现出的是无感情的被动接受状态(比如看爽剧、爽文、爽番消磨时间、寻求外在感官刺激),那这些信息大部分只不过是进入“我”的眼中而已,没有主动思考去抓住某个东西的情况下、它们本身就不会有意义,都是一些偶然的现象展现在你的眼前。

所谓真相,不是用双眼就能“看到”的,真理是,用这里来“看”的---榎本

“我”通过观测现在,运用逻辑推理将“现象”与“现象”之间联系起来、推测可能存在的未来、无意义的抛弃掉、有意义的继续探索,连接成一个个因果关系,赋予了游戏内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意义,慢慢地“我”确定了一个框架范围内的“过去”和“现在”(心篇和悟篇的过程)。
结果、在最终舞台有三个核心问题还是摆在我面前、“我”的存在还是无解,“优希堂计划失败结局?” 还有这个“犬伏”是怎么回事,她的存在又是什么?
有人陷害了我?犬伏是沙也香?

3、年表
09年中泽给出了年表,这个年表本质只是一种最高的可能性,并不是什么客观事实。——“你自己找到的答案才是真实,只要是你相信的就算超出年表以外都是真实”,这是中泽工的原话,并不是什么客套话,全是字面意思。这个年表其实就是“我”根据R11本体内“现在的信息”推测出可能存在的“过去”,年表中“转移装置的转移规律不是设计者原则上所能预测的”这句话铁一般地证明了这点——过去是由现在的观测所推测。这就和从“心线”达到“悟线”的“我”的构成原因——未来由现在所确定,虽然两者相反实际是一个道理,因为对self来说过去未来都是一样,只要正向演绎、反向推理都没毛病,R11就能成为逻辑自洽的故事。而self的观测就成为了这个世界构成轮回的原因,那怎么办?如果存在一种可能的话,回到过去去重置一切?I/O中给出了否定重置的答案,这个答案是中泽和田中认知范围内的最完美解(当然玩家也可以选择回到开头重置,当一切都没发生,这一选择类似于N7的CureB结局,只不过故事中得到结局并不是happyend)

4、自我与真实
这里希望大家去玩I/O,关于“犬伏”“我”的存在在那里都有答案,甚至他给出很多人嗤之以鼻的莫比乌斯故事结构的意义,where is self?
    “我就在这里”,I/O表面冰冷,实则内里炽热,这部作品不二周目以上反复理解可能连50%都理解不了(天才除外),仅理解剧情就足够了么?(剧情占75%左右)看懂的情况下我真不觉得有人能忍住中泽的这份情感的爆发,当然前提是你不能是个看破一切的批判家(bgm22)

隐藏的核心
沙耶香的“存在消失”与“死亡”
早期的“沙也香”被杀死实际就是“我”在精神错乱的状态下用物理方法造成的(玩过I/O中E线第一个BE——Insanity应该就明白了),这个过去的“我”指的是优希堂悟,这在年表中形成了“死亡”这个词。

整个“计划”实际是过去的“我”给现在的“我”埋的伏笔,目的是让“我”误以为是观测的原因导致沙也香消失,这个现在的“我”指的是失忆后的悟,也指墨镜悟认为的高维意识玩家的投影,从而通过相信榎本“量子观测”的逻辑将容器“犬伏”在最终转移cure成“沙也香”。这在年表中形成了“存在消失”这个词。

转移是转移信息,“我”的信息是什么?如果我不能与优希堂悟完全融合,意识会作为外来系统之物一直残留,永远循环下去,而“沙也香”的信息与“我”的信息可以说是完全冲突的,如果“我”记起了过去确定了“自我”,沙也香必死,如果我甘愿被困放弃自我,则确实可以cure出一个有沙也香存在的平行世界,只不过“我”观测不到了。

我想看到这的人应该能理解中泽到底想表达什么了



质疑和回答(不针对个人的普遍性)

暗线:心的身世、犬伏、沙也香、这些人物的过去?
        这就是R11未完成的地方、它对应了I/O的A'B'C'D'四条未来线(对于self来说过去也是未来),这些并非R11的核心,感兴趣的可以直接去I/O里看看中泽大概会怎么写这些事件,也可以去贴吧阅读下网友的脑洞。
        黑影
       同理沙也香的死亡原因,参照I/O中E线第一个BE,感觉自己被注视,意识到了"我",产生幻觉,自己往下跳,通过本篇和年表可知过去的优希堂意识到了"我"(超我)两次,而最后一次转移需要的是"我"意识到优希堂(本我)才能确定"自我"出圈。
至于self(荣格中的自性,这个才确定为单纯的玩家,因为只有不再依附于单个个体时,其特征才能真正显现)是包含了所有个体的大自我,显然r11并没有空间体现出来(I/O中的E'线)。
        这作就是心理学的核心通过物理、生物等杂学设定转换成可以被认知的现象世界,只是限于视角和讲述方式让你看起来极其真实,好像真就有那么个人,有那么个可以扭曲时空间的机器。

   2021.11.19     黑球
     第三地点的黑球指的是啥,有什么意义?
    个人理解:象征物,真正的不可触碰的核心,优希堂悟自我缺失的那一部分,中二一点的话就是那一部分被分离封印在此处,打开了这个或许就能....

     2021.11.19 榎本讲解的重要性
榎本通过“量子隐性传态”和“时间坐标系偏移”的理论来解释时转现象,为什么解释了这个就能实现转移现象?是不是太扯太神棍了点?这里他从物理和数学两个角度去解释,而self在这个世界是拥有将理论(理念、概念)转变为现实能力的形而上的东西,self从作者、玩家、优希堂悟三个角度而言都是这个世界的第一因和推动者。


2022.06.29 R11要不要上升到心理学、哲学的高度?
访谈里中泽都明说了荣格心理学、精神分析的设计理念,你因它是未完成品不深入不承认、或已完成不去破除优希堂与“我”的二元对立都是你的自由,你们对我们的“魔怔性批判”显然是无力。

2022.06.29 R11需不需要玩家框架性的解析?
当然要,重要度甚至超过了作者出Self篇的必要性(仅限庸俗版本,因为浮于表面的庸俗版本无法完成那个彻底性的过渡),事实上我这篇分析因自身能力精力不足都没有搭完,我们知道如果要将概念通过感性直观的剧情表达,不用形式逻辑以上的思维是无法把握那个质的,如果你理解了I/O的体系大厦就更能明白这点。

2022.07.01 R11的价值在哪
R11提供了一个契合度高的场域(I/O的相性实际更高)通过悬疑的方式逼迫我们切入看不见的问题、并通过学习科学(心理学包含在内)、哲学,全面透彻地对其进行认识同时反思自身(在对其认识的同时也就完成了反思),一个显著的事实是这些问题都切实地反映在了我们身上,我们迫切地需要打破牢笼改变自身。行动起来,解决问题,完成成长的具体过程。










后言
想想还是写个结尾吧,这个结尾主要是我个人想说的话
来到Bangumi是在我写了第一篇R11解析《R11核心问题理解》之后了,当时据说有I/O汉化的消息才上来瞄两眼,可这一瞄就是1年多....原来的号是 AA614,之后为啥不用了呢?主要是当时写了一篇日志说I/O的人设和情感问题,后来觉得自己肤浅之极,只看到了最次要忽略了最重要的,逃避之下就建了这个号,将自己的过去掩盖起来。。。(bgm72)

R11和I/O是我近几年来最喜欢的作品,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花了大量时间去查资料作分析,才有这两份相对完整和合理的解析,在此过程中我的自我也是在本我、超我之间游离不定,这个过程挺奇妙的,也许我一开始不该用强烈的语气去灌输观点,很多都是小我快10多岁左右的学生,现在想想我在做学生那会还做不到他们那样。

感谢那些给了我很多启发的文章及作者,他们才是开拓者,真正的智者,我所做的只是用了他们的关键信息再加以解释传达给大家而已。


















Tags: 游戏
#1 - 2020-8-1 22:18
(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r11不需要解谜篇大概是那群走火入魔的研究者得出的最自大的结论了。
我根本不关心优希堂计划的全貌是什么,你爱怎么困self就怎么困。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r11有不少情节性事实未得到明确解答(谁干的&动机),固然可以根据已有情节去拼凑答案,但拼凑出来的最多也不过是勉强自洽而已,绝不意味着就不需要作者的交待了。就好比一本推理小说没写侦探推理的结果,然后你根据已有文本自个推理了一大堆后说这些就是事实,不需要作者写出来了,这不搞笑吗?
而且如果r11已有的剧情已足够完整的话,为什么后来中泽工会补充一个编年表呢?为什么他会在访谈中表示没把全部线索给出来呢?因为像lz这样的领悟了作者的真意的玩家太少了他为了照顾广大愚蠢的玩家勉强为之吗(笑)?
未完成是《红楼梦》的魅力来源之一,这对r11也是一样的,因为它给后来者无数猜测和遐想的空间,从中得到的乐趣也是无可衡量的,但这不是把未完成的东西强行扭曲成已完成的理由。
#1-1 - 2020-8-1 22:37
12345
剧情的细节推理可以有多种解,但开头与结尾可以认为是确定事实了,玩过I/O就知道,因为整个IN系列确实是一套逻辑,基本是求类似于24?8这个等差数列中“?”是啥的套路,关于一些核心部分的逻辑不是我推的,是中泽访谈和设定集中自己说的,不需要只是对于现在的玩家而言,再考虑当时的玩家意义不大了。他不单单想写出传统侦探小说那种东西,事实我在最开始和你一样的认为。。。也谈不上什么扭曲,只是根据其他三作提供一种相对比较有说服力的解,(我反而希望希望其他玩家在细节推理处有不同的观点,这点不要会错意了)就说这么多了。
#1-2 - 2020-8-2 17:02
grox133
龙7:推理小说撕掉最后几页便成了魔女小说b38
#1-3 - 2020-8-2 17:11
grox133
不过认真来说评完成度海猫比R11高多了,海猫是龙7故意把答案“撕掉”的,R11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这个情况已经是个未知数了
#1-4 - 2020-8-2 17:37
12345
grox133 说: 不过认真来说评完成度海猫比R11高多了,海猫是龙7故意把答案“撕掉”的,R11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这个情况已经是个未知数了
中泽说了时间不足(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应该是公司内部问题,内部出了问题啥好点子都没用...),09年左右PSP版出之前访谈中表示将会放一部分在年表中,再根据I/O的剧情和设定集说的内容,完成度不低了,至少对于中泽来说核心部分已经补完。
#2 - 2020-8-2 16:59
可以说对于玩家而言,打完R11才完成了一半流程,思考并推理是另一半,通过自己的思考逐渐解开优希堂计划的全貌是非常有趣的一个过程。
#3 - 2020-8-26 09:20
好 我现在要说的就是一个另外的八杆子打不着的游戏。。。。。。。。。说的就是你

仁王! 这游戏一开始 第一关 弄了个黑魂一样的城堡,给玩家一些黑魂一样的中世纪盔甲和武器 然后和黑魂一样的精力系统和战斗系统。。。。。 然后玩家以为这是黑魂。。。然后开始照着黑魂打。。。。。。越打越难打。。这敌人怎么这么多。。不对啊 ,黑魂不是这么难玩的啊。。。。玩家就不停受苦,随着游戏推进,玩家的武技开始解锁,可以解锁残心(下船之前教学关)。。之后的阴阳术,架势流转系统(切段位),各种武技开始解锁(连招) 然后。。经过无数次落命 (badend)



一直到最后一个DLC3 最后一章 的最后一个支线任务解锁(相当于TIPS110)
这个任务的敌人就是忍龙里面的先祖,背景BGM也用忍龙的。。好了 如果玩家打到这里。之前的武技什么,流转什么的,都已经学会了,打起来连招伺候,压制伺候,那么打起来行云流水,完成了游戏,随着战胜的BGM (忍龙BGM)想起瞬间。。BOSS掉落武器 忍龙标志性武器 真龙剑,以及忍龙套装

这时,一部分玩家终于意识到。。哦 搞了半天我完的不是黑魂,是忍龙啊。。那么恭喜你。。你CURE掉了最初的错误黑魂印象。。完成了正确的CURE(忍龙认识)
之后的高周目。。你不会怎么受苦了。。基本上就是玩连段。。打花俏了。。
真正的教学观完毕,到此为止,开始享受真正的仁王战斗系统吧

如果到这里 你还是按照黑魂玩的,打一下滚一下。。那么不好意思 高周目你只有继续受苦 面对数值爆炸(都不会用连招打,自然敌人硬的要死),敌人堆怪(传统ACT保留项目,1对多战斗),玩家只好慢慢穿上你的盾无盔甲 继续黑魂之旅。。。陷入无尽的loop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脱出 一部分玩家受不了了,放弃游戏了,另一部分玩家 在努力做装备准备互秒敌人
他们都开始大骂 仁王就是个垃圾, 根本不像黑魂!为难为难!(R11半成品!)
#3-1 - 2020-8-27 00:12
12345
可以的,arpg式硬核理解
#4 - 2021-7-3 22:52
有个疑问 中泽访谈“self近似于玩家存在的总称”到底该怎么理解?有人说是玩家的总称,妹妹才被其他玩家cure掉了…
#4-1 - 2021-7-4 02:59
12345
尽量少用脱离游戏之外的因素去理解,比如“作者”“其他玩家” "其他self”。
self应是游戏内已知角色信息集合体的核心部分,可以想象成核的内部是self,中间是附身于角色的意识,最外部是角色本身,这三者是重叠覆盖在一起相互关联的状态。
通俗来说就是理解了每个角色的“玩家个体”,而self没有走出循环的原因就是没有理解animus、shadow这两个角色且自认为已觉醒,最终卡在了悟的身体容器上。
#4-2 - 2021-7-4 13:08
堀城♀香绫
infinity_point 说: 尽量少用脱离游戏之外的因素去理解,比如“作者”“其他玩家” "其他self”。
self应是游戏内已知角色信息集合体的核心部分,可以想象成核的内部是self,中间是附身于角色的意识,最外部是角色本身,...
好的 io还推荐么,ever17的日常太痛苦了…
#4-3 - 2021-7-4 17:24
12345
堀城♀香绫 说: 好的 io还推荐么,ever17的日常太痛苦了…
i/o信息碎片化、隐喻化更难受,不过有剧情意义,而且r11里的疑问你基本都能在I/O中得到解,自己看吧。
#4-4 - 2021-7-4 22:30
堀城♀香绫
infinity_point 说: i/o信息碎片化、隐喻化更难受,不过有剧情意义,而且r11里的疑问你基本都能在I/O中得到解,自己看吧。
ok 多谢
#5 - 2022-3-26 14:28
hello,大佬你好,看了你的评测与解说,深有感触,可以向你申请转载和制作视频引用吗
#5-1 - 2022-4-1 09:29
12345
随意用
#5-2 - 2022-5-10 01:00
moonsse
12345 说: 随意用
谢谢大佬
#6 - 2022-5-10 08:43
大佬,萌新有一个问题,cure的能力发动是需要拥有强烈愿望吗?
#6-1 - 2022-5-10 18:00
12345
我不是大佬,cure可以回顾n7。
#6-2 - 2022-5-15 15:20
12345 说: 我不是大佬,cure可以回顾n7。
我只想搞明白cure的发动是不是要强烈的愿望,因为如果是要强烈的愿望这样,self害死沙也香应该是不可能的。
#6-3 - 2022-5-15 19:38
12345
说: 我只想搞明白cure的发动是不是要强烈的愿望,因为如果是要强烈的愿望这样,self害死沙也香应该是不可能的。
翻一下贴吧“冲破优希堂计划”那个帖子的最下面中泽访谈内容,害死沙也香的是什么,那家伙、self、玩家,这三个东西中泽是怎么区分的。cure在R11中从某个时刻开始已然是无处不在了。
#6-4 - 2022-5-16 10:32
12345 说: 翻一下贴吧“冲破优希堂计划”那个帖子的最下面中泽访谈内容,害死沙也香的是什么,那家伙、self、玩家,这三个东西中泽是怎么区分的。cure在R11中从某个时刻开始已然是无处不在了。
看那个访谈我反而更蒙蔽了,难道是这样的吗?“那家伙”杀死沙也香,但是悟不知道“那家伙”是谁,只是因为那个什么医院杀人事件,把“那家伙”取名为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