さよなら妖精 小说

文库魍魉 读过 @ 2024-3-7 17:42

米泽的青春系都是一个有点小聪明的避世抑郁症闷骚少年和脑袋缺根螺丝的少女看似日常探案实则苦涩青春的伤痕故事,这个套路在他的《再见、妖精》里面就确立下来,之后再无变化。女主是个南斯拉夫留学生这个设定是最特别的一点。

后京粉 读过 @ 2023-12-30 23:47

感觉就是单纯的青春小说,基本没有推理,之所以有推理还是因为信息差。

郁若芷 读过 @ 2023-11-15 23:32

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在你面前砸个稀巴烂,可于此同时,身边留存的美好竟也会使人如此无力且伤感……再见妖精,是啊,能再见该多好啊,否则“再见”也只是一种没有希望的期盼罢,但如果……

楼月汐 读过 @ 2023-11-15 23:18

评价的话没什么好说的,本作的简介就写得足够好了。可不论如何,阅读过程中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冰菓》,尽管比较二者或许没多大意义,但我仍旧想放一块“对比”,因为《冰菓》,《再见,妖精》才更让我感到意外,并令我对米泽穗信这位作家大为改观。

Giga 读过 @ 2023-11-14 18:28

真不是我尬黑米老师,这日常推理质量真的让我不知道说啥好,日本文化梗的写法还不如十几年前的若竹七海,总体质量似乎还没勇岭薰那几本儿童推理开头结尾加的小菜写的好。本作中还不错的两个日常推理是墓前大福和最后推国家,前者有意外的恶意这一主题,后者是喜闻乐见的伏线回收连作大串联,力度也就还好吧。本作的氛围是正确的,应该说是淡淡的忧伤,最后结局倒是刻意感略强,其实故事虽是日常推理但非日常感倒也挺足的,总体这还是有点意思的。

なんすか 读过 @ 2023-11-10 14:11

无力感(强调,只是‘感’,作品很明确说一切还没有结束,无论看上来怎么不可能,即便已经死了被历史遗忘,但还是要继续为‘希望’(the seventh hope)努力。这跟现实悲观没有冲突的,主角最后一句只是表达不肯定,这很能理解,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少了,但觉得无力跟鼓吹我们没希望了是两回事,他的憧れ依然还在。起码答案是留空的)表现得很好。之前只看过动画冰菓,相对起来效果好很多了。冰菓那种日本高中生无聊日常玩推理加上跟マーヤ的对比就突然很有意思了。所以,一个平凡的发达国家平民可以做到什么?我觉得起码这本书有表达到:要知识,不能逃避现状幻想‘异世界’(文原这一点没有错的,只不过现在的世界不了解全世界就不能完全了解自己的国家了。当然,这只是如果你是‘政治家’)。

无言. 读过 @ 2023-9-5 00:02

本来想给八分的,但是已经猜到结局了,中间部分推理有些牵强(主要是有雨伞不撑伞那块),不对胃口,最后(花冠之日)有让我感到怅然若失,但却没有再看一遍的感觉。综合来说,给7.5分,但是没有7.5这个选项,就给七分了。

万Queen 读过 @ 2023-7-8 00:57

完全是冰菓味(笑 毕竟最初是打算作为冰菓的一集的

薄荷之叶 读过 @ 2023-4-29 16:04

某种意义上说这本很有独特风味,不过可能感觉无聊的人会比较多

自解機械 读过 @ 2023-4-1 13:59

略悲伤。“‘人们往往会忘记被杀害的父亲,却不会忘记被夺走的金钱’,净骗人。”平淡係的哀情。一直下着的雨的書籍内,淅沥的潮湿感萦绕,以至於那封離別信之情感像火药受潮。最后再看,从头到尾都可以是悲伤。看得到的一切以及看不到的一切都已离玛亚而去。就這樣消失在雨天。

M.s 读过 @ 2023-3-17 00:14

很善用留白,及对应,完篇观感不错,但较短的篇幅未能很好从某个方面拓展,加上推理理由及结果的薄弱和较多的文中采用的圈来表述的日语及本土才能理解的话梗,对于中文观众来说并非一个能得到好阅读体验的作品

绝对领域 读过 @ 2023-2-16 15:10

把他放在轻文学、乃至青春文学的范畴下,都是一部好的作品,唯独以推理角度看乏善可称。类型文学确登不了大雅之堂,但亦有自己尊严所在,胆怯地拿民俗和异国常识做唯一解答、唯独在末章竭力吐出狭隘哲思,如此便想服众?致敬的再见天使已写尽了对左翼的批判,而米泽重返对左翼暧昧反思,只剩弑父而无能的幼稚。

诺斯菲 读过 @ 2022-12-3 21:42

看得见的一切,以及看不见的一切,已永远离玛亚而去。然而,我却仍无法相信,我还拥有这一切。

Mahiro 读过 @ 2022-12-3 10:21

推理很单薄,基本上就停留于猜字谜的水准,也没有什么惊艳的诡计和动机,还没有他后来的冰菓好看。米泽穗信的废话太多,尤其是第一卷太水了。对这种掺杂微量推理元素的轻小说没什么好感度。本体给四分,多给一分是书的人文关怀,米泽穗信还是别碰推理了。

Umbrage_ 读过 @ 2022-9-16 18:45

是符合自身本性的青春,尽管自己度过的青春并非如此,甚至与之相反…但正因如此。

Phi 读过 @ 2022-8-22 21:27

“原来如此,传统不是刻意创造出来的啊。”但是去刻意创造传统的努力也并不是徒劳吧。怀着傲慢与幼稚的想法的一时冲动有时也并不可耻。“守屋你一定不懂吧。”如此这般溃退下来,冲动随着时间消失殆尽。但在内心某个角落仍会有着“如果我当时真的去做了,结果会怎么样呢”这样不愿直视的后悔与企盼。

冉阿让 读过 @ 2022-7-19 18:44

“人会忘记杀父之仇,却忘不了被抢的钱。”作为丘吉尔所说的注脚,是相当准确的。政治背景如鲸鱼隐于水面之下,摆在台面上时,已是众人所不可承受的重量。然而回荡在读者心中的仍然是在雨中,询问“这有什么哲学上的意义吗”的少女。

折木奉太喵 读过 @ 2022-6-29 20:40

我这才察觉到,原来书评并不是强行施与的,而是自顾自地诞生的。阴雨绵绵的藤柴市,亦如烟雨迷蒙的那条街,为整个故事染上了一层灰色的滤镜。谜题在序章中便早早给出了——南斯拉夫的少女,她的故乡到底是哪儿呢?这样的思考贯穿了我阅读的始终,与いずる一般,我也单依着只言片语便认定是那安全的塞尔维亚——然后,焦黑而苦涩的铅字几乎要将我的心灵击碎。我在此刻与此书相遇,这一定,也是有其哲学上的意义的吧。

没得吃 读过 @ 2022-5-18 04:09

她藏在冷淡而懒洋洋的伪装下面,刁钻的地刺痛了我的神经。我反复的琢磨怎样才能表达出一些"哲学上的含义",我想知道那一瞬间我曾有过什么样的感想,是否感悟到了什么。但我知道不必如此,因为这只不过是一些转瞬即逝,这就是此时此刻的苦涩与无力。千反田说"我很好奇",玛亚说"我想知道",但我不能确信她们想要的是一个能满足自己的答案,亦或是下一个谜题。不能忽视作品里真挚朴素的政治观。

noi19 读过 @ 2022-5-12 19:43

另一种风格的《古典部》,读完后躺在床上沉思,少年一步步推理出最残酷最难以接受的真相,是为了什么……“我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