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0 12:44 /
p5的整体情节是保守的,角色支线、故事主线,甚至是所谓的超能力,都是为了让一切“回归普通”,也可以说是“维护游戏外的现实”。

举两个例子:1、高卷杏的个人支线,就是讲她遇到了某些烦恼,你帮助她,并不是直接帮她成为名模之类的,而是帮她在心灵上“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有能力实现梦想的“普通人”。
2、故事在结束的时候,你也不是拥抱自己的人格面具,成为会超能力的面具王,而是抛弃面具,最后回归现实。

以上两个例子,旨在说明P5的这种保守倾向,当然,许许多多别的日剧、番剧都是保守的,并非P5独有。

在这样的保守倾向下,情节、设定很多都是浅尝辄止。

比如说:P5里很少有复杂的角色,大多都是脸谱化的好人或者坏人,甚至不能叫做“角色”,只能叫“反派提词器”、“正派提词器”。

举个例子:遇到点不顺就只会说“kuso”的不良少年龙司、无数个贴脸嘲讽的反派。以上这些在我的观念里,不能称之为“角色”,因为他们说的东西很难叫作“台词”,更应该叫做“自白”,为了让你相信他们“标签”的自白。

当然,情节的保守和角色的标签化脸谱化不是同一码事,角色标签化更多是jrpg的通病,以及对主线的妥协。

P5的主线是好人打败坏人,于是最重要的标签也就是“好人”、“坏人”,P5在处理这两个标签的时候,相当简单粗暴,其最终结果,在我看来,这些“好人”或“坏人”都非常无聊,让人想赶紧跳过。

在被简单粗暴处理的内容里,有许多东西其实是非常有深度挖掘的潜力的。

其中我最有感觉的就是“人格面具”这个设定。

“人格面具”是个性的显化,换句话说——我们是用自己的个性在战斗,我们的力量来源于自己,先有个性再有力量。

但这个逻辑其实是很有问题的,因为也有很多个性是源于力量,或者说,个性最终都应该是源于力量。

打个比方:我是一个张扬的人,也许是因为我享受引人注目,在我反复表现自我的时候已经拥有了一些内心的力量,而这才变成了个性。

所以,先有个性再有面具,这在我看来是不对的,更正确的应该是,先有面具再有个性。

另外,这个设定在游戏里是漏洞百出的。

比如说:只有主角等人才觉醒了面具,而实际上你并没有感觉出主角们有多特别,他们是因为面具而特别,而不是先特别了才有面具。

按负责任的设定来说,应该是每个人都有人格面具。

不妨想象一下:这是一个奇幻的世界,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人格面具,并且能潜入他人的内心世界。

光想到这样的世界观,就让人不寒而栗。

因为如此一来,人格面具就代表了“强行改变他人的能力”,成为了一种“影响力”。

拿我们现实世界来说,比如很可能这种能力就会被共产党收入囊中,任何敢于反对党的人,都会被潜入内心“悔改”,另外,再配合网络平台的实名制,其打击范围可以大到无限。

另外,既然人格面具各不相同,那自然就有强弱之分,个性弱一些的人,那自然就拥有更弱小的人格面具,那就是弱上加弱,强上加强。

社会的分工会因此而产生巨大的改变,比如说:公司招聘、学校招生,只招收某些人格面具的对象。

总体而言,人格面具这个设定是非常具有生命力的设定,用在P5这无聊故事上是有些太浪费了。
Tags: 游戏
#1 - 2023-12-10 22:22
这个深入描写很难,荣格的学说很明显还是受了弗洛伊德“人所有复杂心理现象来自于内心深处最本能最原始的冲动,特别是性的冲动”的影响,而且游戏里的persona设定感觉就不像单纯荣格的理论,而是佛洛依德氏和荣格氏理论的凝合,甚至还能看出一点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影子。游戏里头的“人格面具”隐藏的东西我个人认为是人的欲望,真我,是阿塔拉斯为了服务剧情而自我设计的一种改良设定。我上一次玩p5还是高中,当时感觉p5的设定简直帅炸了,现在大学学习了有关知识以后感觉这个游戏挖的其实没那么深,本质还是一种游戏设定。
#1-1 - 2023-12-10 22:54
A
是的,就一个图方便的设定来说,它还是挺牛的。
#2 - 2023-12-10 22:31
“共产党收入囊中”为什么不是“美国人收入囊中”?
#2-1 - 2023-12-10 22:45
A
共产党会告诉你“是美国人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