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30 10:59 /
这个标题或许并不恰当——adv即便是以阅读为主的一种游戏题材,它终究也只是游戏而不是文学;如果硬要说adv这种提供大量脚本以供阅读的游戏具备某种“文学性”(请允许我如此轻易地使用这个概念)的话,那么文学的意义将变得过于宽泛,会容纳很多根本不配称之为文学的东西。但是我最后还是选择以此为标题。对我(个人)而言,《嘘から始まる恋の夏》(以下简称“嘘夏”)是一部具备相当激烈的“溺水感”的作品,也是一部相当抒情的、让人读起来宛如文学的作品。

有必要介绍一下我所谓“溺水文学”的定义。在此引用一下我对《假如生命于明日落幕(あした、人生(いのち)が終わるとしたら)》这部游戏的短评。
半个小时玩完,想了想还是打了两星。首先对汉化者说句抱歉,他自己说:“看着女主,很难不想起曾经的自己”。但是很遗憾,我完全无法与女主共情。她身上简直具备着一切高中时的我不具备的东西:来自家庭的包容和关爱,来自老师的真挚的相谈,来自朋友的微妙或是巧妙的关照。在这种情况下,想自杀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自己只不过是在过着重复的日子这种理由。而最后放弃自杀的原因,居然是看到海边的夕阳,感受到自身的渺小,然后害怕死亡。回到家之后,面对焦急的母亲,她反而是比任何人都要冷静:“妈妈,今晚吃蛋包饭吧。” 你这样的人轻易地想要去死,又轻易地回到了自己的日常,是在看不起我么?是在逼着我想起那些回忆,然而狠狠地拿自己的幸福时光扇我的脸么?什么叫溺水文学,蹈海而死才是溺水文学。
我给这部作品打了两星,虽然这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我自己的个人经历:“她身上简直具备着一切高中时的我不具备的东西”。这在二次元世界里其实相当常见,我本不必对此不满,但是这部作品中,最终获得拯救的女主幸福的基底居然是如此浅薄的绝望感,这令我难以忍受。在最后,我提到:“什么叫溺水文学,蹈海而死才是溺水文学”。这里仅仅针对这部作品来说:如果女主最后一步步走向大海,不再回首,直至溺水身亡,这才是与真正(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的绝望相称的死亡。当然这部的女主,绝望是过于虚伪的假面,选择死亡反倒是另一种不相称,但那是另一个问题了。我的意思是,这样的题材很好,仍然是中学的少年少女陷入对意义的怀疑和迷茫之中,逐渐沦为绝望。少年少女们会作何选择?会有怎样的结局?只是这部作品,绝望相当浅薄,结局相当伪善。

说得更清楚一些:所谓“溺水感”,并不只是单纯的绝望感。先不论绝望的程度大小具备相当大的差异,绝望所导向的结局也相当不同。溺水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会轻易带来死亡(溺死),但不会必然导致死亡(近乎溺死),因为存在着被别人救下来的可能性。溺水导致溺死出于两点:首先是窒息。水一步一步进入自己的身体,在被浮游感包围的同时,更鲜明感受到的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窒息感。在窒息感之外,水渗入血液循环之中,导致血液渗透压改变、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害,用一种感性化的理解来说,这是一个让自己变得不再是自己的过程。血液的循环是人体必需的机能,这意味着人若要活着必需经历血液循环。而当一个人活着的必需品混入了相当大程度的杂质,并且这种混入必然不是瞬间,而是一个从有意识的痛苦到无意识的死亡之间的过程,那么此时的人或许会催生出更大的绝望感,甚至终至无感;若是此人选择死亡,那么在一定意义上这可以称得上是漫长的死亡。因为这不是瞬间的死亡。所谓“溺水文学”,正是书写这样的溺水者、这样的溺水者们、甚至是让人陷入这样的溺水状态的水域/社会/世界,展现人们的痛苦、绝望、挣扎、麻木/无感、甚至死亡。还有一点,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止是溺水文学本身——我们这些读着这种溺水文学的人,是否能置身事外?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是否会被一种溺水感(无论是浮游感、窒息感还是异质感)包围?

而在嘘夏中,我感知到了屏幕里外的双重溺水感。脚本不短,一共十五章,我花了十三个小时玩完。这是我玩adv游戏十年以来第一次完完整整听完每一句语音。正如这部作品的标题所写,“从谎言开始”,本作的核心在于“谎言”,谎言串联起整部作品的始终。不止一个谎言,但是令我震惊的是,每一个看似轻飘飘的、随口而言的谎言,背后都有着相当沉重的基底。这意味着,“从谎言开始”到达的“恋爱之夏”,也是相当具备分量的。这份恋爱并不缥缈无依。这也意味着,本作要试图处理的重点与其说是“恋爱”,不如说是“谎言”。

「好きって言えてれば……私が恋人になれたのかな」

薰在被深玲彻底拒绝之后,面朝水面,哭着喊出这句话。或许是无意地,这句话似乎规定了整部作品的每一份恋爱:如果好好把这份喜欢说出来的话……但是,谎言意味着对自己内心真正心情的遮蔽。在这种遮蔽之下,喜欢的情感甚至会被自己强制地驱逐。无论是深玲对薰,还是薰对栞里——这是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说谎者不仅要面对被说谎者那种被拒绝的绝望感,以及发现自己说谎时那种更大的无助感,也要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谴责。明明是喜欢的,明明是爱的。明明是可以成为恋人的。但是为什么一定要说谎呢?明明深知对方的痛苦,却非要在对方的痛苦之外再赋予一层谎言的痛苦?那不是过于残酷的事情吗?

因为维系着她们之间的情感的,不只有喜欢和爱。

对,不只有喜欢和爱。嘘夏不是一部简单地刻画百合之间的美好爱情的发糖作品。比如,在薰被深玲彻底拒绝之后,扶着水边的栏杆一时没站稳,这一幕恰好被路过的栞里看到。栞里误以为薰要自杀,她一脸严肃地说:

「こんなところからじゃ……飛び降りても死ねませんよ?」

当然在后文中才会知道栞里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怀抱着怎样的心绪,她不止是在对薰说话。经历过别人的死亡,甚至背负上了别人的死亡的栞里,对待这样一个“寻死”之人,并没有戴上她的优等生面具,冲过去把薰扶起,抱以热忱的关心,而是相当冷静地、甚至冷酷地道出死亡这个事实。本来无意自杀的薰在听到栞里的话后并没有即刻辩解,而是也一脸严肃地听完了栞里的话。从一开始,两人在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相遇就已经沾染上了名为“死亡”的沉重色彩。

这种沉重在之后的漫长剧情中随处可见。其根本原因在于,她们身上各自背负着各种各样的伤痕。换言之,她们本身并不是纯粹的“美少女”——不存在被机械化配置的苦痛、绝望与挣扎。她们无一例外都在这个繁华都市的一隅默默承受着包围自身的浮游感:栞里麻木地承受着父亲的摆弄,自愿成为提线木偶,或是别人的替代品;薰在初中的离家骚动时就喜欢上了自己的帮助自己的老师;深玲活在母亲的阴影之下,作为一个大人,在谎言与真正心情之间不断摇摆。她们在“自顾自”地活着,做着一些自己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会去做的事情。这是社会不公的问题吗?不是。栞里的哥哥的死是自发的殉情,父亲的严厉是出于将哥哥对自己移情;薰的离家是出于对自己血缘的惊惧;深玲的仿徨也只是简单的不想辜负母亲这个唯一的家人而已。这只是她们自己的问题,这只是她们自己的人生:与时代无关,与社会无关,只与她们自己,以及那些与自己建立了牵绊的人们有关。

不是什么“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也没有什么“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山”这种看似很有道理的东西。很多时候,这恰恰就是我们的日常。我们不能把自身的境遇时时刻刻都与时代、社会这种广阔的天地结合到一次:先不提我们有没有那样结合的余裕,因为纷杂的日常早已不断地摧毁着我们对宏大叙事的想象;说到底,她们,不如就说是我们,很多时候陷入的一种被包围的浮游感——不知道何处来,不知道何处去,不能完全凭借自己的意志前往某个地方,甚至根本不具备自己的意志——这种感觉,虽然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时代的人的症候,但是落到每个人身上,却都是如此自我的东西。

她们在浮游感中找不到方向,在谎言与真实心情之间左右摇摆,被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的、不断变大的某种异质性产物不断地压迫着。栞里在与薰相遇之后,逐渐在真正意义上发现了自己,但是从麻木中的觉醒换来的是更大的痛苦,宛如鲁迅铁屋子的隐喻;深玲在彻底地拒绝薰之后,在与男性结婚/使母亲得以安心地离开这个世界和选择自己的真实心意/对自己的曾经的学生诉说爱意这两者之间反复地摇摆,用最轻描淡写的语气诉说着最为残酷的谎言,不断封杀着自己的内心;薰在被拒绝之后陷入莫大的恐慌,和栞里形成了一种隐秘的关系,她在深玲和栞里之间摇摆,看不清真正的自我。负面的情绪不断地累积——或许终于会有爆发的时候,但是她们自己永远不知道,屏幕之外的我更不知道,爆发和被负面压迫到窒息,到底哪个先来。不仅是她们,我甚至,不,我尤其也不知道自己,爆发和窒息,到底哪个先来。

但是很幸运。真的很幸运。她们都被从水中救了上来。在溺死之前。

莉久的竹林告白让栞里被迫意识到了自己的真正心意,天台告白让栞里得以彻底地爆发出自己对“被背叛”(私を裏切りって),雨中的薰为其撑伞,带领她进行长达五日的逃避行,两人在海边畅聊到天亮,然后深情地拥吻。深玲在母亲去世之后失去了她在这个世界上尚且存留的最后一丝世俗的牵绊,她得以把伦理、世俗、常识都抛在脑后,去全心全意地做自己,即便对自己曾经彻底拒绝过的曾经的学生,现在也是高中生的薰告白是相当背德、相当狡猾(ずるい)的行为,她也仍然背靠横滨港,对薰说出最令人惊艳的告白。薰在拯救与被拯救之间,在真实与谎言之间,选择了摇摆不定的那个唯一的自己。

恋爱,是打碎了她们所身处的水槽的锋利锤子。她们彼此互相拯救。她们都在爱着。她们是活在这个时代中的、是活在东京这个繁华都市里的人们,她们或许带有二次元里特有的虚构性,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随处可见,但是她们身上的那种浮游感,以及逐渐加深的溺水感,透过屏幕深深传递给了我。不是谎言,也不是恋爱,也不是夏天……对我来说,这部作品最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那种极其平凡的拯救,那种可见的、可以触摸得到的拯救:这让我不禁想到,我或许也可以被这样拯救,从溺水感之中。

她们之间的恋爱,或许并不是那么纯粹的东西,其中混杂着家庭等等不可预测的未来,但一定相当清澈。因为在恋爱之中,蕴含的是相当巨大的、已然爆发出来的力量。栞里和薰最后在海边,迎着朝阳,并没有携手一步一步蹈海而死,而是仅仅拥吻,说出爱的誓言。这部溺水文学的最后没有任何人溺水,但是,这不是那么僵硬的、机械的大团圆。因为她们确确实实经历过溺水,她们都是死里逃生。看着那张拥吻的cg,我饮下一大口烈酒,想起一句被某位诗人修改的,里尔克的诗句:

我认出爱而激动如大海。
Tags: 游戏
#1 - 2023-10-30 11:00
(「生きたい」じゃなくて「死にたくない」だけ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