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6 08:53 /
故事背景是一个人类消失殆尽,建立的制度和社会系统慢慢减亡的世界,而见证这一切的是两个似人非人的美少女角色——千户和尤莉,两人承担着常人不能承受的重量。
她们解体过程中与崩溃中的世界景象相对应的,便是“非人化”趋向。虽然故事里还有制作地图客观描述世界的金泽,和赌上未来、最后从飞机跳伞的石井登场,可他们只代表有限的抗争,并不能透过他们看到崩坏和末世的全景,不过是废土中最后残留的余香而已。

只有通过一边艰辛生活,一边漫无边际地走着的千户和尤莉,观众才能领悟出末世的意味,看清楚那末世风景。剧中,她们要么在死之前找到食物继续活下去,要么找不到饿死,仅仅是在拖延着死期。而得益于她们似人非人的美少女角色身份,“现在”这一段没有未来(目的),也没有过去(根底)的残酷时光,能被具象化为时而温馨快乐的旅途。

另一方面,二人组合对尤莉和千户个人而言也很重要。首先,因为你是我的同类(镜),所以我能理解他者的存在(和我本身分离开来的、世界的基本形态)),有着你便有着我。如果世上仅有我一人,那么我就不会再是我,而与世界无异。其次,你的存在亦表明了我和世界是割裂不合关系。

在这部作品中,观众可以透过似人却非人的她们能观察人类社会的消亡,看到人类在终焉时是如何用角色的眼光看见自身。对于她们来说,对方的在场就是自己个性存在的基础。
千户和尤莉在互动过程中发现彼此的共同点和差异,接触到自己各式各样的轮廓,遂能成为一名观察者。

译者对此文的一些理解:
原作者笔下的“人”指的是像我们这种生活在常规世界里的正常人。千户和尤莉所处的世界人类几近灭绝,只剩下冰冷又不能直接传递观念(要猜)的建筑与设备作为人类存在过的印迹,“人”的概念受到怀疑,有待重构。几乎未受过教育、只具备生存知识、少量系统人文科学知识与部分社会人观念的千户和尤莉正在滑向“原始”一侧,这就是原作者所讲的“非人化”。
人生三问中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她们俩只在彼此的互动中勉强答覆了第一个问题,“我是尤莉”、“我是千户”,而差不多完全略过了第二个问题,也没有回答完最后一个问题(模糊的“要到最上层去”,去到了如何?去不了又如何?),仅系无目的地前行,为前行而前行而已。她们的人生观与正常人比十不存四五,价值观和世界观亦随之变得“有问题”,故说她们似人(有正常人的身体和部分活动),而非人(异于正常人)。
虽然同样回答不齐,但金泽和石井还算比较靠近正常人一边。因为与主角们对比可知差距,两个配角试图在无意义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一些较深层次的快乐(实现人生价值),而这些都是成熟的社会人才有的想法。单纯的欢乐是浅层次的,雨中之歌原始人未尝不可享受其中的安逸。而正因如上所述,石井和金泽画地图和开飞机,有计划地依靠达成清晰目标来实现人生价值追求高层次的快乐,都有着相对完整的答案,所以他们二人被称作残存的“余香。”


翻译:汐子良

原作者:古谷 利裕,日本画家、评论家

原文载于《アニメ制作者の方法》、2019出版,268-269页
Tags: 动画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