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28 14:40 /
上周看完的,没啥时间写感想。第一次看这种私小说,就是主角是作者,并且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一五一十地,不带任何创作要素地写进小说里的体裁。我看完后去各大网站找感想,不少评论和我所见略同。wiki上面有一条村上龙的评论非常经典:

高い技術を持っているが、『人生は不条理だ』というテーマは陳腐だと思う

一句道出我心声,如果说的再准确一点——人生就是坨屎这个主题我并不排斥,他可以掺杂在任何艺术作品里面,和恋爱一样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所以其实没有什么陈不陈腐的问题,当然了,如果你通篇都是为了这个主题服务的话,那真的需要很高的水平才能不至于写的像这本苦役列车一样,全都是灰色调。我给这书打低分的很大一个理由是,这书没有深度,就是底边人在抱怨,在发牢骚。

不得不说和几年前看的那个小丑的电影有几分雷同。
如果你不喜欢小丑,你肯定也不喜欢这本书。
都是没啥深度的东西,都有那么一点噱头(小丑有暴力画面,有主角怪异的演技,苦役列车有作者班门弄斧的偏门辞藻),并且都会被自认为很苦命的老百姓一句一个“我感同身受”。
没有深度的凡人终究创造不出有深度的艺术结晶,尽管他的人生充满着戏剧感。

作者先从小时候父亲性犯罪被捕入狱开始出发,描写自己的家庭因为这件事分崩离析,自己也被迫转学,经济问题中学毕业后就开始打日劳工的生活。中后期在遇见了日下部正二的专门学生,相识,相熟,产生矛盾直到最后疏远,然后是第二部的关于中年的自己对川端康成奖的执念和最后并没有获奖魂魄没落的结局。

就全都是灰色的,灰蒙蒙一片的颜色。
没有起承转折,就是像是从家里橱柜里掏出日记本然后拿去出版社印刷出来的文章内容,没有任何句子能让我感到惊喜,亦或是有所延伸的想象空间,只有大量的故意让读者放慢阅读速度的偏门词汇。
不过日劳工的描写还多少有点亲近感,和以前在日本20岁出头的时候做的派遣工作大致一样的感觉了,去活动场所建设备,去学校运动会搭帐篷,杂七杂八的工作一堆,派遣公司打电话给你分配工作,或者自己上网站挑选地点和工作。到点在指定场所集合,一辆面包车把人拉过去干活。时间跨过正午的话,和作中一样偶尔会分配给你便当(也没啥质量的便当),估计是主办方给的吧,派遣公司只会借头盔和工具,手套需要自己带。来的人也是形形色色,有四五十岁好看的大叔,也有年纪轻轻当时和我一样的大学生或者专门学校的学生,学生的话还是比较好说话的,插科打诨一下,大叔级别的基本就爱理不理了,除了一个特别仇视中国人的以外基本都还算礼貌。有次还碰到过一个40多的瘦骨如柴的大叔,和我两人工作完后单独往地铁站走,中间10多分钟一直在我耳边不停地唠叨这唠叨那,我都诧异你咋对一个陌生人有这么多话说,也不好意思打断,就在那“是这样吗”“哈哈,对对”这样子随意附和一下。这类的稀奇古怪的家伙也不少,想必阅历也有趣,但是让他们自己来创作自己的阅历——

那就是苦役列车给我的感觉了。
终究脱不开那个局面,永远被困在负的循环里面的感觉。想表达什么,但是没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做支撑,还是看着没啥意思。
心理描写刨的真的挺浅的,就是虚无,还有一些挺具体性的谁都会有过的龌龊的思想描写——

  今頃、日下部は恋人と濃密な行為に及んでいるのかと思えば、これが何んとも羨ましくってならなかった。
  久しぶりの邂逅と言っていたからには、それはさぞかし本能の赴くままの、慾情に突き動かされるままの、殆どケダモノじみた熱く激しい交じわりに相違なく、しかもそのあいてと云うのは素人である。素人の、女子学生なのである。
  適度に使い込まれている、最も食べ頃のピチピチした女体を、彼奴は今頃一物を棒のように硬直させた上で、存分に堪能しているのであろう。
  それに引き換え、この自分は心身ともに
  薄汚れた淫売の、三十過ぎの糞袋ババアの虚しい放液で、ようやっと一息ついている惨めこの上ない態なのである。
  「――――理不尽だ」
  独りごちた貫多は、つぎにふいと最前の糞袋の口臭が、腐った肉シューマイみたいだったのを思いだし、ブルッとひとつ、身震いをはらう。

…………
不得不说这作者这方面的描写还是非常在行的。
嫉妒他人的才能,践踏他人的不幸,主角就是骨子里散放着愤世嫉俗的气息,其实也是日本底边人普遍的性格。
这样看来,其实这本书全篇灰色色调没有任何上升气流的文风,也是被包括在作者西村賢太的人格特征里面作为艺术作品展示出来了吗。
芥川奖获得的理由可能也考虑到了这个层次上面。
是的,它垃圾,他没有主题,他没有升华,但是这才是作者本人的真实写照,如果有,那就显得不真实了。
这样一想,他的确能高出小丑一个头,
小丑有意搞升华但是搞得稀烂,西村賢太从头到尾没有想过这个事情,没有想过哗众取宠。
不能评价苦役列车单体,而是需要将作者一起放进来看来观赏。

但是就算要拔到这个层次来看待这本书,我仍然只想给65分。

没有深度的东西无法获得获得共感。无法获得共感就无法获得有价值的体验。我也没法对主角产生怜悯,产生同情。
也许去找老一辈听他们讲当年文革的大小事更有意思吧,讲谁谁家的地主被批斗,讲谁谁通奸的婊子被上街游行。他们或许讲的比西村賢太更精彩更戏剧性。

西村賢太今年2月份去世的,死因是心脏疾病,享年54岁。
不知道芥川奖之后是否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没。
一路走好。
Tags: 书籍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