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22-9-17 14:16
秋人 (社畜です。)
平时PT保种在1TB左右,恩,对,拿了SSD保种(bgm38)

用途上通常还是BT居多,反而是拿HDD,没想到BT用硬盘先出事(bgm38)
上传下载都用HDD(上传到云盘居多,分享率为5就删种),不过这样会导致硬盘寿命减低?

BT用的硬盘到底要选SSD还是HDD?这方面小白,不是很懂,只清楚SSD读写上比HDD快上许多(bgm36)
#2 - 2022-9-19 11:18
对bt/pt来说HDD会好一点,因为ssd成本高而且寿命不及hdd

但最好还是使用企业盘作为bt pt盘较好,一般的家用盘(例如蓝盘和酷鱼)不适合太大的负载

我个人使用西数的hc系列企业盘和希捷的银河系列,都比较推荐,价格在90~120/T左右
#2-1 - 2022-9-19 12:21
秋人
谢谢 我可以安心购买了 正愁要企业盘还是家用盘就好hhhh
#3 - 2022-9-22 00:20
简单地说SSD的读写直接影响寿命,因为SSD写入过程中会产生不可逆的损坏,所以你购买SSD的时候应该偶尔会看到一个叫TBW的指标,意思是这块SSD在死掉之前大概能写这么多数据。

HDD虽然不像SSD这么直接相关,但是作为一个符合物理学的物体,用的多总是会坏的,为了方便理解,厂家一般会给出一个平均故障时间作为参考,虽然这玩意就是图一乐,但是基本意思就是家庭用=垃圾,越接近企业级越牛逼。
而且HDD是个大坑,别看各个厂家出品了各种名称,什么游戏用的黑盘,家庭用的蓝盘,NAS用的红盘,监控用的紫盘,其实都是一个生产线上下来的,俗称油漆税。
其实很好理解,3.5硬盘拆开来里面都是有很多小盘子纵向堆叠组成的(小容量的可能就只有一张),那些小盘子才是存储数据的,一个生产线主要就是生产这些小盘子。优秀的盘子就拿去做企业级,垃圾点的拿去做其他产品。比如出来了一个很次的单盘容量2TB的,就屏蔽掉那些不能用的部分然后做成500GB的家用蓝盘。。。
至于空气盘和氦气盘,其实没啥好说的,大于8T容量的基本上都是氦气了,这玩意是日立发明的,因为单盘容量2T基本上就是极限,只能往3.5里塞更多盘子来增加容量,但是塞到8T就开始感到极限了,因为会产生微小的震颤,后来日立发现只要充氦气进去密封住就可以解决问题,然后大家都抄答案了。
至于SMR我觉得也没啥说的了,建议自己搜一下。
就是不买,虽然说不是不能用,但是技术垃圾价格却没低多少实在是我不能接受的。

至于具体到选什么,关键还是看需求,我自己只买8TB的日立HC320和希捷的银河,原因如下
1.氦气盘一旦损坏数据恢复极难,所以不是很想考虑氦气盘
2.硬盘损坏之后重建阵列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坏第二块,所以如果硬盘太大,重建需要的数据吞吐量就更多,也就更容易出现坏第二块的情况,所以8TB作为一个空气盘的临界点比较合适
3.而且硬盘容量越大越吵
4.西数企业级盘吊贵,不买
5.东芝数据少,不好分析,不买
6.HC320和希捷银河在玩NAS的人群中好评较多,其中希捷银河运行时的温度更低,故优先选择希捷银河
7.为了防止同批次同型号同时坏,交替购买一些HC320
#3-1 - 2022-10-8 21:06
丽奈的小号
补充一个希捷的要素,在希捷公众号查质保返回的经销商是神州数码的话,盘坏了可以直邮总代保修,网店跑路也不怕。貌似大陆流通的零售希捷企业盘都是走的神码,家用盘可能有好几个总代。
#4 - 2022-9-22 00:24
事实是正常人玩PT和BT根本用不完大几百T的TBW
#5 - 2022-9-22 05:23
(整理归档(摊手)
读和读写盘分开对待。。。
常读写建议ssd 常读/顺序写入建议hdd
(bgm38)读写多了硬盘就寄了,最好加一层傲腾做写缓(32g以上
#6 - 2022-9-22 12:11
(いざ出陣 我ら 時代の風雲児)
选HDD的话就是这样:链接描述
#7 - 2022-9-22 22:56
既然都有5的分享率限制为啥不是BT放SSD……然后过5选择性删除或者放HDD存档,至少我是这么处理的(包括PT,只是PT移到HDD依旧保种),无论是性能上还是速度都会好(HDD建立下载临时文件能给你卡到怀疑人生,而且BT客户端的随机写入经常不到带宽上限HDD负荷就不小了),还是尽量保证HDD一次性顺序写入吧;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你有没有关注过HDD的温度,HDD对温度比SSD敏感,工作温度<50℃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