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21-9-3 20:59
潮留美海 (绕一滩红蓼,过两岸青蒲)
我有一个朋友A,他喜欢B。
A他虽然说是喜欢B,而且天天在嘴里说些什么“恋爱是个好东西”的话,但他自己对恋爱总是一动不动的。女孩子毕竟不太可能倒追,所以他之前还因为不够主动,被一个他喜欢的女孩子认为是“诚意不足还来喜欢人”,给讨厌了。但他仍然我行我素,拨一拨也不动一动。

B喜欢A,A喜欢的也是B,
于是按照道理他们在一起理所应当。
然而你知道的,腼腆的少男少女往往难以相互接近。
B有一个室友,C。
在某一天,B与C开女子会。
C向她坦白了自己喜欢A的事实。B很惊讶。但也并不是不能理解。因为C常常有意挑和A很近的座位坐。而且有意无意总是会和A搭话。
C看出来了B的惊讶。
出于公平竞争信息对称的道理,C问B喜欢谁。
B不说话。C很快理解到了B很可能和她喜欢的其实是同一个人。问她是不是,B只是不说话,默许了。

快毕业的时候,B和C打算冲A。
这种恋爱方式很流行。毕竟成功了,那就成功了,失败了,反正毕业以后也再也见不到了,也无畏。
B生性胆怯,还是打算仔细评估自己的胜率来决定要不要表白。
C则生猛些,她打算不论如何都去。但她隐隐察觉到也许A更喜欢B,她觉得有必要做些什么。
于是,她们在另一个夜里,定下了一条君子协定。
“恋爱,是主动追寻的梦想。不劳而获获得的东西,往往最容易摒弃。恋爱,要求获得先机,守株待兔走马后炮,都不是好恋爱。”
纸面上写的如此文艺,但事实上说的就一件事——
C要去表白了。若C表白成功,B不得有异议。若B表白失败,C不得接受来自A的表白。
B想要和A在一起,除非B在C表白之前表白。
但是这样的话C也同样适用于这个条例,在B表白失败后,C不得接受A的表白。

但事实上,这对生性腼腆的B而言,绝对是个不平等条约。她犹犹豫豫优柔寡断,往往就算有老虎在她屁股后面追,她或许也跑不动——这点或许和A的性格天造地设得合适。但就结果而言,B仍然选择和C达成这条君子协定。

到了C表白那天,B仍然无动于衷。很快,C被拒绝了,B也同时失去了接受A可能的表白的权利。但是结果而言,这君子协定只是一纸空文,A到最后也没有对B表白。
这该死的A和B,都选择做缩头乌龟。
C在表白被拒之后,仍然坚持和A聊天。
“我能在毕业最后一天抱抱你嘛?”“不能”
“我能以后来xx市找你玩么?”“人多的话”
“我能——”
当没有话题的时候就尬聊,但这事实上很艰苦。
C虽然不是A喜欢的类型,但论成绩长相和性格,却都还过得去。
最终,A被说动了。
“你什么时候开学?”
“1号”
“那你什么时候返校?”
“31号”
“那太好了,我30号返校,我们29号出去玩吧”
“行行行,听你的”
于是,A和C便趁着返校之前的日子,出去玩了。
一路上,C完全不在意身体接触。我听A讲的时候,心都在嘭嘭直跳。挽手,贴胸,捏手臂手指,走错路的时候抓手手——A都默许了她。
最后,临离别,C问
“我能抱抱你么”
“随你”
A本以为C只是文雅地相拥,搂一搂腰,谁知她一跃而起,双手挂在A的肩膀上,环在A的脖子上,踮起脚——地铁正好是晚8点,早早的夜高峰——刚下班的中青年人们都在月台嘻嘻观望着这对像是情侣一样的小年轻。
A这回没有拒绝她,反而也将两手紧紧环抱住C。
我事后问起A他当时怎么想的,他只是淡淡地说,“我虽然是被喜欢的一方,也拒绝过她,但如果一边接受她的好意,又沉浸在其中,喜欢这种被爱的暧昧感觉,不就跟渣男一样,虽然我不懂得恋爱,但好歹还是接受她”。
我一惊,我这是第一次知道他的想法。
C抱完A,趁着地铁滴滴的关门警报声,腾地下地冲进地铁门里。
灯灭,声消,门关,车走——A一人愣在原地,周围一圈人的目光也一点一点偏移开去。

那晚,A和C在一起了。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2 - 2021-9-3 21:33
删除了回复
#2-1 - 2021-9-3 22:26
潮留美海
删除了回复
#3 - 2021-9-3 23:19
(正在人生摆烂中的大学生)
这个君子协定我不太能够理解。为什么某一方表白失败后另一个人不得接受A的告白?难道不应该是失败后允许另一个人尝试,并阻止失败者从中阻挠,或者成功后的另一个人继续告白吗?
还是说我没谈过恋爱没法理解这种小心思?(bgm38)
#3-1 - 2021-9-4 00:14
潮留美海
虽然故事框架是虚构的,但这个君子协定是切身体会。虽然我也不太懂,但可能女生圈子里偷跑也好什么也好似乎有一些规则。对冲平衡协定或者是…不知道。算了,确实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