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9 23:57 /
“最后,他们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就像此刻正在进行的那个一年一度的活动所带给人们的刻板印象一样,这无疑可以称为西方童话中“包饺砸”的翻版。在年龄成长到看到高墙后的第一缕黑暗之前,是这样足以称为“美好”的童话故事渲染着童年。因此,尽管在未来的一个瞬间,黑暗映入眼帘,“童话”这个词依然代表着美好、无暇,代表着某种憧憬与希望。

直到在另一个借用了“童话”一词的地方遭遇了难以忘怀的经历,我才再一次回望这个词汇。看了上百部虚拟作品的我终于意识到,那个“最后”,究竟足以称之为不负责任地略去了多少时光。童话啊,从来都是那样,先塑造两个完美却又不得不经历些许困难的人,再理所应当地让他们在一起;它从未讲述在一起后性格与观念的碰撞;它从未讲述生活在一起后的那些琐碎、讲述柴米油盐酱醋茶;它从未讲述多年以后,垂垂老矣,失去年轻时的容颜。

童话故事美好吗?如果对于“美好”这个词的定义没有异议,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给出否定的答案。然而,当已不再是无知孩童的我用一晚上的时光再度欣赏一个如此美好的故事,我很难忍住不去想到这份美好背后究竟承担了怎样的代价。

我在标题中用了“小甜饼”这个词——我早已记不清什么时候,我就第一次见到有人用这个词来描述这种“纯糖无刀小短篇”的作品了。只是,吃下一块小甜饼究竟是什么感受呢?诚然,对糖分的喜爱应该是刻在基因里的本能。然而,当我偶尔回忆起童年时一些吃得很开心的东西的时候,我也明白我早已不是那个每天晚上都要至少吃一个巧克力派的孩子了。

或许我该把思绪拉回刚刚欣赏完的这部作品了吧——小时候写“读后感”“观后感”,写不出“感”,总得把“读”或“观”的东西拿来凑字数;如今却是洋洋洒洒地写几段不知所云的感受,甚至都连与自己“观”的东西毫无关系了。回忆刚刚的两个小时,我记住了哪些瞬间呢?或许是那个“在店门口捡到陌生女孩”的初遇;或许是故事前期和后期,对称的几个场景;或许是那段奇幻的过往;或许是解开心结的拥抱······可我总忍不住去想的,是初冬与妈妈的那几个电话。

家人电话中透露出多到溢出的爱意,同时却也在感情问题上不断追问和催促;尽管眼前的是那么美好的场景,可家人知晓真夜存在的那一天必将来临。那一天,故事中和蔼温柔的妈妈又会作何反应呢?故事中没有答案——这是正确的,小甜饼就该这样——小甜饼补充一下糖分尚可,怎能指望它提供成为支撑身体的蛋白质呢?我也无法做出推测——作为观众,我对初冬的妈妈的了解少之又少——更让我恐惧的是,我对自己的家人似乎也是如此。现在回想起来,竟有种“若干年后我是否也会经历这种场景”的担忧。正因此,这些片段才会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了吧。

故事太过美好——就像区间上的、连续的、单调递增的函数,性质如此美丽,却又如此稀少,在庞大的、充满无数可能性的世界中,出现的概率趋近于0。真实的故事,不仅是起起落落增增减减,更是有可能连连续都是奢望,这样一段段散落的人生倘若可积已是极大的仁慈。我们尽力地用具有良好性质的函数去逼近它,让它成型,模糊的轮廓逐渐可见——这便是分析教材中总在做的“逼近”的意义吧。

我不止一次地试图回答过自己为何会喜欢百合作品这样的问题,此前想到的词所构成的集合中所包含的,不外乎“美好”“纯洁”之类的词汇。今晚,这个集合中多了一句话,这句话在两年前让我沉迷的一部作品中出现,而我仿佛今晚才开始懂得这句话的一部分含义。

——“无法触及,因而闪耀”

美好无法触及,童话因而闪耀。这或许是今晚用两个小时看完的这个故事,虽然让我产生了这么多悲观的想法,但也让我真心地流露出了相当多的笑容的理由吧。
#1 - 2024-2-10 00:00
(与过去和未来的自己和解。)
赶在跨年之前码完字了。回看上一次发日志,竟然是恰好一年前的2023年2月9日。那就用今晚的这些感受作为前一年的最后一篇,也作为2024这个公元年的第一篇文字吧。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