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6 20:52 /
目录
前言
无剧透的游戏介绍
微剧透的总评部分
完全剧透的个人游玩感想
 
【前言】
虽然今年还有不到两个月,但打完图书室我就知道,这是我今年最喜欢的文字冒险游戏。但我对图书室的感情是比较复杂的。我认为它不算是一个普遍意义上能被称为“神作”的作品,甚至可能是评价两极化的作品。我对它的喜欢掺杂了很多主观上的共情,这些感触与我本人的成长经历是很难分开的。所以我不确定别人是否能够接收到这部作品的电波。
举个例子来说,就好像我小时候曾经做过的手工们:歪歪扭扭的折纸,像条渔网的围巾,粗糙的画作……最后它们都不知道去了哪里。但是我知道,在记忆深处的某个角落,它们曾经存在过。一如那个蜷缩在黑暗中,默不作声的,尚是孩子的我。
图书室让我想起的,就是这样的回忆。蒙着尘的,温柔的,青涩的,一去不复返的回忆。虽然现在也可以一笑了之,但是那时,很小的痛苦都会显得无比沉重,很小的秘密也会占据我的整个世界。于是再看游戏中的少年们,我由衷地羡慕并怜爱他们的易碎。因为你要知道,现实中很多人没有破碎后再度复原的资格,更多的人,只是无声地将自己摔碎了。所以幽灵栋的孩子们是幸运的,他们遇到了愿意把他们的碎片拼好的人。两个“大人"面对着被摔碎,散落一地的心脏的瓷片,艰难地一块块捡起,试图拼凑回原来的形状——而不是简单地倒进熔炉里回炉重造,美其名曰“成长”。
何为“合格的大人”呢?文太在这部游戏里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因为大人也会犯错,也会不想成为大人。但通关整个游戏以后,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自己的答案。
【无剧透的游戏介绍】(参考了汉化组的文案)
“那个夏天最后的暴风雨之夜,我死了。”
“那个夏天最后的暴风雨之夜,我的弟弟死了。”
这是某个少年的神秘失踪案件,人们耳语着关于亡灵身影的不详传言。而与消失的他曾是好友的,住在“幽灵栋”的五位少年,似乎在各自隐瞒着什么。
身为记者的津久居贤太郎在弟弟清史郎失踪后,收到了一封信:“为故去之人举行埋葬仪式吧。请出席者口吟赞美歌、手捧胡桃仁,向脚踏灵魂之处撒去。”然而当他前往学校调查时,却被不明人士袭击。醒来时,房间里站着和弟弟穿着同样制服的五个学生。“你真的不知道自己在这里的意义吗?”贤太郎没能回答他们的问题,莫名其妙的囚禁生活开始了。贤太郎一边求生,一边努力调查弟弟失踪的真相,他能否逃脱呢?
主角·槙原涉曾是补习班讲师,由于过去的某个事件决心要做个相信学生的老师。他离开东京来到这所学校任教,然而梦寐以求的教师生活却与他的想象相去甚远。诅咒的传说,不安的传言,同事的冷漠,孩子们的轻蔑……“你最好,不要把幽灵栋的那五个人当孩子来看待。”入住教师宿舍“幽灵栋”的槙原开始了与五个少年的同居生活,然而他们似乎在隐瞒着什么。某一天,槙原偶然间在图书室翻开一本古书《Neversista》,他才终于明白了自己来到这所学院的意义。
“这是,我的故事——”
几条排雷:
1.本游戏不适合“自认为是健全人”且道德标准是非黑即白的人游玩。
2.本作包含一定的暴力、流血、死亡、犯罪描写,同时含有非直接描写的未成年性/行/为表现。
3.不是BL,全员直男。但含有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依存关系描写,可自由解读。但不建议以BL要素的有无为兴趣标准来游玩游戏。
(以上排雷不针对具体的玩家,如果您游玩后不喜欢本游戏,先别急着找我,请返回前言看第一段。)
官网:http://www.tarhs.com/
【微剧透的总评部分】
图书室是一个双线叙事的游戏,而且一周目强制读者通向TE,看完TE后才能玩个人线。但是完全不用担心TE会剧透——它只是出示了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但是其中埋藏的许多谜团还等待着读者去解开。文太真的很会埋伏笔,每条线都会故意抖出一点和真相相关的拼图碎片,但是想要拼凑出真相,必须要历经所有be和个人线end的折磨!其实我有一点不满就是玩这个游戏只能被文太的剧情牵着鼻子走,没办法主动调查,还必须把结局分支都玩一遍才能了解到必要的信息,线索藏的太深了。我好奇,我玩,我被创来创去,然后文太还在旁边嘲笑:你自找的(^_^)☆ 
官方建议的通关顺序:主线(久保谷线)→白峰线→茅线→和泉线→辻村线。
当时通完TE的一点感想:
总的来说在情感上可以理解,但仔细推敲总觉得逻辑上少了些什么。两个主角从开始得到的信息就非常少,基本全是来自于他人的转述,这些信息半真半假,而他们也没有办法直接调查,读者完全在被动接受文太的降维打击,在推理方面无能狂怒。当然也可以说情节只是为人物塑造服务,但明明直接调查就能懂却处处碰壁真的很憋屈啊!虽然成功在终章制造了感情和悬念的引爆点,但总觉得有一种故弄玄虚的空虚感,也可能是因为没有走个人线的缘故吧。
游戏是双主角的设定,我自作主张地把槙原的情节归为不死鸟模式(受伤→和好→再次受伤)把贤太郎归为侦探模式(推理→推翻→再次怀疑),两人各自持有一部分信息,但合在一起时由于立场冲突反而开始打架x在互扯后腿方面就还蛮真实的。
总的来说,我不是很满意图书室的悬疑部分,因为读者其实应该有主动调查和选择的权利。不过这部分不满很快在个人线的惨烈展开下消失了……
个人线根据主角选择的协助者的不同,会深入地挖掘角色的过往和内心世界,解释他们各自的行为逻辑,交代他们的“真实”。虽然贤太郎没死,但在一些路线里他的遭遇,比他死了还让人难受。槙原这边的遭遇也很惨烈。建立信任总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更何况对象是被大人伤害过的孩子。但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两个主角始终是以平视的角度来看待少年们的,他们没有滥用大人的权力来干涉他们,也没有一味地原谅他们的错误,而是愿意帮助他们正视自己,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样温柔的剧情对于东亚孩子来说实在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情感体验(一种刻板印象)。
我从这个游戏中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青涩又迷茫,只是默默消化着对世界的疑惑,同时希望自己的青春停留在最完美的一刻。不想成为陌生的大人。因为害怕失去手中已有的东西,害怕自己变得不再是自己,所以想停留在某个瞬间的心情。“想要成为彼得潘,永远地活在永无岛上。”图书室里的少年们也是这样想的。只是,他们自己才是故事的执笔者,在亲手写完故事的最后一页之前,尚且有做梦和任性的权利。
“你是自愿,成为大人的吗?”现在的我会回答:“但只有活着才会不断遇到出乎意料的事情。”孩子们看到这个世界上尽是不负责的大人和他们的造成的恶果,才不会想要成为大人。在这个游戏里,负责的,能够引导和保护孩子们的人,才是合格的大人。两个主角虽然都有不完美之处,但他们都在努力成为这样的人,为了不再重蹈覆辙,为了守护孩子们的未来。
作为一个文字冒险游戏,图书室的演出与音乐插入做得也非常好。可以说充分利用了文字游戏这一载体,演出非常具有感染力。音乐插入时机真的抓的太好了。共通贤太郎试图逃出时插入《13》,茅线贤太郎发现某个事情时插入《rusted bash》,这两个地方我特别喜欢。前者是一种,绝望中祈求救赎的感觉,后者则是极度紧张中插科打诨的滑稽感。
图书室的剧情基本上是通过对话进行推进的,几乎没有多余的描写,限制了读者获得信息的渠道,不过卖点却并不是推理。人与人的对话中会存在的“有效交流”、误解、以及有意制造的距离感和微妙错开的暧昧含糊之感,这些情况都会出现在对话里。诗歌一样的短句在对话框中一条条闪过,配合急转突进的剧情反转和演出,构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被创体验。
【完全剧透的个人游玩感想】
勇者线(关键词:过错)
因为犯下错误,所以将自己的秒针静止在了犯错的那一天。一味地想要弥补过错,却总是事与愿违地失去珍贵的东西。无论怎么挽留,都会从指缝中流失的温暖;无法填补的,过往的沟壑。即使如此,答案已经写在了相遇的那一天:并不是因为最后的离别,相遇才显得悲伤。而是因为,一起共度的时光已经是彼此最珍视的东西,所以它的丢失才令人悲伤。只是人终究要学会,放过自己。这不意味着遗忘,而是坦然地接受命运的归咎。
春人线是我玩的第一条个人线,全程震撼于贤太郎的悲惨遭遇,毕竟TE里他看起来还没那么疯!春人和古川的部分是我最喜欢的部分,明明两个人已经建立了友谊,古川也想要回到正轨,却因为误解而不得不离开。最后找到古川的信的时候,我也差点哭了。
“我有时会想,我好像既没有翱翔天空的翅膀,也没有能在大地上奔腾的马蹄,而且这大概——是真的。但是呢,老师对我说:‘我知道,你有一双健壮的脚,同样都是前进,这样又有什么不好的?有什么需要感到羞耻的。’”
“最后,你不原谅我也没关系,但我希望你能原谅你自己。”
隔着时空收到了这样一份珍贵的礼物,但是那个人却无法重新启程了。活着的人要如何代替死去的人原谅自己?这个问题只有活人才能回答,并且要不断不断地回答下去。
“还好春人是玛利亚,如果你是罗宾汉的话,我就要被你驱逐了。”
春人,其实你既有玛利亚的温柔,又有罗宾汉的勇气哦。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少年,普通的会犯错的人而已。因为太温柔了,才会为不可挽回的事情怪责自己。
但是,人类最大的天赋,是不断遗忘啊。是把珍贵的回忆保存在心里,不断不断地与之对话。死去的人会不断成长,然后,总有一天,你的生命中,也会承载他们生命的重量。那时,你将会成为流动的河流,带着你所爱的一切奔向海洋。
勇者的森林,一定是存在的。
船线(关键词:孤独)
孤独地在海上航行的,千疮百孔的船,直到沉没为止,都抗拒着他人的修缮。一切外物都是异质的。一切外物都可以摧毁我。如果血缘相连的亲人也会互相吞食,这个世界上是否还存在安全的角落呢?在染上任何颜色之前就被撕毁的白纸,已经无法言说自己的痛苦。在纸做的面具后面,紧闭着眼睛的孩子是谁呢?他被抛弃了,只是一个人在玩着鬼捉人的游戏,在黑暗中摸索着不会将他推开的船锚。“抓住你了。请把我带回家吧。”一直以来,他只想说出这样一句话。
茅线是我最喜欢,展开也最戏剧性的一条线。我感觉我被摁在车头上狠狠摩擦,赛车在跑一个S型弯道,我就这样被创来创去,完全的无药可救!要不是文太最后还留有良心,给他紧急来了一个人工呼吸,我都不知道这故事要怎么结尾。
这条线最好味的果然还是贤太郎和茅的依存关系,贤太郎原本最害怕有暴力倾向的茅君,逃出来以后第一个揍的也是茅(喂)。但是面对自带兄长依恋雷达的茅,贤太郎渐渐卸下了心防。两个人意外被锁在天台上出不去突然开始坦白局也很搞笑w但是后面我就完全笑不出来了´_>`
被自己曾经最喜欢的哥哥施虐,被扭曲的家族束缚,茅总是看不到“自己”,只能看到身边的人强加给他的身份。不详的镜子中,只会映出祖先们冰冷的视线,和一个没有脸的孩子。为什么自己会被这样的不幸选中呢?茅放弃了思考,每次睁开眼,总是身处在陌生的街道上。“只要杀掉就好了”这样说着的他并不是毫无人性,也许他打心底觉得死亡是最好的归宿,就像船的沉没。
可是贤太郎却说:“修缮开始腐朽的船只,有什么不对?让它再一次——长久地,长久地……这样期望又有哪里不行?”
就算每次试图修缮它,都只会加速船的解体。
“您会成为……我的什么人呢?”
“我不会成为任何人。”
“……”
“但会救你。”
“……”
“我会救你。”
我以前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痛苦的时候,希望别人不要否认我的痛苦,不要否定存在于任何时空中的我的痛苦。“就算我不理解你的痛苦,我也会一直陪在你的身边。我容许你的软弱。”我想痛苦的人需要的是一句这样的话。
那么贤太郎他是真的做到了,仅仅陪伴在茅的身边,只是努力感受他的痛苦,和他一起承受。仅仅是这样的陪伴,就足够了。
有尖锐物体恐惧症的茅君,拿起自己害怕的小刀,笨拙地雕刻着手工船模型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呢?但至少,他已经不再惧怕握住他人的手了,也学会了依赖身边的人。
历史上的卡蒂·萨克号消失了,但属于他的船还在。
终有一天,会扬帆出航。
鸟线(关键词:性)
没有脚的鸟,一直飞着。它的正体是死在初冬来临前的森林中的雏鸟。在懂得“爱”这个字眼之前,先用身体接受了扭曲的“爱”。于是只懂得这一种最为激烈也最为丑陋的“爱”的形式。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它是错的?他们不敢提及“我”的名字。无聊的时候也好,寂寞的时候也好,痛苦的时候也好,懒得思考的时候也好,想要逃走的时候也好,想要被理解的时候也好,只要重复生理性的动作,发泄无处可去的欲望,就会自然有人渴望“我”的存在吧。想要摧毁别人,想要拆解自己,想对全世界竖起中指。哪怕是被利用也好,哪怕谎言也好,“我”不懂触碰以外的爱的形式。因此请给予鸟儿项圈或是枷锁,使它坠落。
打完小咲线,我由衷感谢这个游戏里还有Makki老师的存在!没有你这个家还怎么过啊——
不过对贤太郎怎么就失忆了大半集感到无语,哥哥你错过了最精彩的地方!不仅错过了精彩片段,而且最后还在病床上指控是Makki捅了你,我真的服了你了哥哥!这条线心情感觉像来到对爱丽丝ep3了,抽丝剥茧快看到曙光了!终于把神波从幕后拉到了舞台之上!把这个b人整得还挺惨的,喜欢(乐)。
从共通的学园祭部分,我就有点怀疑和泉姐弟之间的关系了……进了个人线这份怀疑成真了。
什么都托付给他人的丹尼,总是把自己的身体拆的七零八落,还试图和别人混在一起。因为他的“妈妈”希望他变成“爸爸”的样子,他一直在寻找一个能成为“爸爸”的芯。
相比其他几个人的经历,小咲的悲剧更像是在不知不觉中,在甜蜜的蜜罐里酿成的毒。他在对“亲情”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被姐姐灌输了错误的“爱情”。他只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就被姐姐同时当成儿子、恋人和丈夫。被寄托了太多错误的期望,也没有受到过正确的性教育。
雏鸟睁开眼时,世界就已经扭曲成了错误的形状。但世界却在说:“是你的错。”
“世界继续,背叛着我们。”
因为在知晓“爱”之前先知晓了“性”,因为在感受到“爱”之前,先受到了名为“爱”的错误的言语的束缚。他只知道这一种,“爱”的形式。无论是自我厌恶,还是为之痛苦,都无法摆脱对他人的温度的渴望,只有被需要和渴望,和泉咲的人生才有意义。
咲总是不懂,如何把握与他人的距离。他像一阵风一样神出鬼没,看似自由,但实际上几乎毫无留恋,总是望着远方,向往着坠落。
而同为男人的Makki老师,是他最不知道要如何与之相处的存在。不是异性,不是同龄人,也不是一直渴望的“爸爸”。
“燕子不会一直是燕子,寂寞的男孩也不会一直是寂寞的。燕子以前是寂寞的男孩,然后那寂寞的男孩,有朝一日——成为别人的燕子不就好了吗?”
和泉君,你在拼命地活着啊。假装自己爱好自由,但实际上却在一直寻找能够将你从孤独中解救出来的“芯”。那个答案并不是“爸爸”。而是“take care of yourself”——爱你自己。
害怕变成只有欲望的野兽,害怕不被人索求就会失去价值,大概是因为,把感官的刺激和真实的爱混淆了。因为没有得到过真正的,正常的爱,才会竭力抓住这一点活着的证据。如同听惯了谎言的人,会希望对方即使重复善意的谎言,也不要说出伤人的真话。
但是啊,这其中,并没有任何真实可言。真实的事物,是要靠自己去创造的。即使会很艰难,还会碰壁和失败,难以得到好的结果……
“不去思考如何天明,而是迈步走向明天吧。”
“要用’爱‘这个词,应该是在这之后。”
回过神来,徘徊的燕子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栖身之处。
冬线(关键词:背叛)
说实话这条线是我唯一一条找不到共情点的路线,斯密马赛。记住的只有一句话:“向所有人寻求理解是一种暴力。”可是小国王这样做了。即使没有人理解他,他也不断喊叫着“我在这里”。用文字,用声音,用行动,不断地绞杀着他人与自己之间的距离。因为不想看见父亲冷漠的脸,所以躲到了文字之中。但实际上,你真正希望的并不是冬天的结束,而是使整个冬天融化的奇迹。那么就先从父亲的表情开始吧——你笑着点燃了所有的原稿。
在炼慈的记忆里,父亲一直都是背过身去的。父亲总是沉迷于读书,从来不看他。即使怎样哭闹,即使怎样任性,父亲也不会在乎他。而母亲从他的生命中匆匆离开了。为了了解父亲,他阅读父亲翻译的和歌,尝试写小说,寻找父亲写的《Neversista》。
“当看到《Neversista》的献词中写着“献给我的儿子”的那一刻,始终背对我的父亲,似乎朝我转过身来了。”
图书室里存在两本《Neversista》,一本充满恶意,另一本充满了愧疚。一本披着童话的外皮,将孩子们引渡到“永无岛”,用甜美的死亡诱惑他们;另一本则平实地讲述了沉重的过去,解开了整个故事中的死结,将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们。
建立在不断地背叛的基础上的,摇摇欲坠的家。
就算这样,炼慈仍然在大声呼救着。“来理解我吧”“来找到我吧”。
槙原老师接收到了他的电波。他送给炼慈的是雪莱的《西风颂》。肃杀、冷酷的西风,在诗人笔下却豪放而勇敢。“哦,举起我吧,当我是水波、树叶、浮云!我跌在人生的荆棘上,我在流血!这被岁月的重轭所制服的生命。原是和你一样:骄傲、轻捷而不驯。”有人在期望着西风卷走陈腐的一切,埋葬秋天的残骸。
西风是冬的使者,炼慈是揭露一切真相的人。即使真相会带来痛苦,也需要有人来斩断这悲剧的连锁。
炼慈总是不理解他人,他的小说中除了主角,其余的人都很单调。但是,当他能从信任老师开始,逐渐信任他人,不再固执地呼喊,不再随便给人下定论,而是倾听他人的声音时,他成长了。
“没有果实会自愿腐烂。可能是在恶劣的环境里勉强结实,或许是被害虫啃噬了,又或是被身边的枝叶传染了病菌,总有不期而遇的阴影存在。”
“不要对人感到失望。”
于是炼慈也能够说出“小说就是将人生切片贩卖”这样的话了。
冬若将至,春亦不远。
【曾经是孩子的大人们】
衣老师跟我讲过,贤太郎和槙原其实是完全相反的两个人:一个是不想成为大人的人,另一个是渴望成为大人的人。贤太郎曾经不想成为大人,逃避做出选择,他曾经和清史郎站在同一边。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他逐渐遗忘了成长的阵痛。于是他被迫在囚禁中逐渐回忆起了自己的罪,那是放弃理解自己的弟弟,挥开弟弟的手的傲慢。他在自己的新闻中,曾经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少年犯的轮廓,但听了槙原的话后,少年的面庞却逐渐变得清晰,变成了捎来噩梦的恶灵。
一封封信堆在桌子上,从来没有被拆开过,一片片飘落的雪花,累积成心中厚厚的,失望的冰层。所以清史郎才会将自己和朋友的生命作为赌注,希望换回哥哥的醒悟。清史郎也是一个天真又残酷的孩子,他讨厌虚伪,讨厌大人,因此他想要将朋友们带去不会长大的永无岛。这让我想到《麦田里的守望者》里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谦恭地活下去。我很清楚地看到,你就为了一个极不值得的理由,不是这样就是那样,正在轰轰烈烈地死去。"
槙原涉是一个几乎没有什么缝隙的人。虽然看上去很软弱也很容易妥协,但实际上就像拳头打在棉花上一样,他能够化解别人的攻击,并且用意想不到的真诚直球砸晕别人,让孩子们依恋上他。冬线里他还透露过,为了改掉自己的这个毛病,他读了很多书,为自己定下了很多作为教师的准则,但一条都没遵守过。这个人非常恐怖,看上去很容死掉,生命力却如同xx(消音)一样顽强!而且他也是真的行动派,积极用行动去拯救孩子们,并不是说说而已,他有那种干涉别人人生的觉悟。他坦然地接受了成为大人的事实,并试图将自己得到的多出来的爱和关怀传递给孩子们,帮助他们成为大人。简直就是我的理想啊Makki!古川的悲剧其实是,Makki只是一味纵容他,没有看着真正的他,没有斥责和纠正他的结果。他无意识地用道德感逼迫他人,只是盲目地闭上了眼睛,为了不伤害到孩子而一味地"理解",其实是放弃了作为成人的决断力。
槙原的软弱和贤太郎的傲慢毁掉了一个孩子,槙原的信任和贤太郎的接纳拯救了活下来的孩子们。"理解"并非唯一正确的答案,也许关键是,是否有勇气注视着,拥抱他们本身。
神波和花则是两个内心始终没有变成大人的孩子。神波深陷在自己受到的诅咒中,惧怕母亲的报复,认为自己无法一个人活着得到幸福。花被宠坏了,只是认为自己没错,不愿意去理解不同的观点,是一个社会化失败的例子。这两人的命运曾有片刻的纠缠,但神波还是为了一己之欲切断了和花的联系。然而再次相遇时,神波的神情仍然如同少年。啊啊啊好痛啊突然磕到!神波诚二你看看你都三十好几了,还要靠小孩子保护!(指指点点)喜欢咲线两个人的结局,神波抱了一下咲,花也有了自己的归宿。成为大人的方法是有的,其实他们只是移开了视线,故意不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