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9-16 16:00 /
第13话本质是预告片,作为Ave Mujica的预热,可说是给足了风头,但严重压缩了MyGO的情节。作为结尾其实是弱的,应该说,从第10话结束后就一路弱下去,缓和了。第12话结尾和第13话后半,则是为下一季做铺垫。

第13话标志着MyGO故事的暂时完结,现在我比较想来谈谈整部作品令我印象深刻的点。

MyGO这部作品,其中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模糊性。
在绫奈老师和武田老师的对谈中,提到的一个点是,武田老师在写小说时,通常不会在人物的动作后面描写人物的表情和想法,而会试图留下模糊性,让这地方有更多解释空间。

这一句话似乎在冥冥之中贯穿了整个MyGO,也启发了我对作品中的「模糊性」是如何影响整个故事的发展的灵感。

再结合整场会谈,这是否启示了我们,作为创作者在描写人物间关系,尤其是人际关系时,可以增加更多模糊性,允许溢出,允许更多的不成熟?

于是结合MyGO作品,和她们的对谈,我在这里粗浅地归纳了几个关于人际关系的写作方式:

1尽可能让人物的语言不那么确切直接,不让对话表达时有特定的情感指定。

当我们作者在写对话或互动时,内心自然会有一个明确的自知,知晓这段的人物实际心理是什么?他的目的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更曲折地写,不解释,让作者的实际意涵与观众接受到的表层语言,微妙地留下一段距离,一片空白。

从作者角度看,这种写法也同样保留了一段安全距离。模糊的对话互动,让人物的性格变得难以捉摸,当作者写到最后发现原本预想的人物写崩了,需要重新依据先前情节塑造一个新的合理的人物性格时,模糊,正好派上了用场,让人物性格的重塑规划,有更宽松的限制。作为作者,你应该尽可能使人物的发展性和性格不要那么限缩,保留一点模糊性,让人物有空间伸展。

从读者角度看,这种留白则可以塑造一种独特的观感体验,体会一下在详尽托出与完全封闭之间的语言的朦胧感,正因为人并非是单一面呈现的动物,他是由相冲突的无数面以某种险峻的方式,拉线支架,形成一种微妙恰好的和谐,如此搭筑而成的一座怪异建筑,所以对话之间的朦胧与心思才是被允许的。

2让人物之间的关系不要定死,善恶兼容,在友好的关系间加入一些猜疑和矛盾,在对抗的关系间加入一些共性和理解。


模糊的关系,是一种不稳定状态,具有更多的可能。它不是那种「引领者——试炼者」的关系,一旦谁的心结解开,它就充当起引领者,坚定不移地往前走,并且由他去化解下一个试炼者。最好的情况下是,所有人皆是试炼者,试炼者的成长并非是独自受到启发,独自成长,而是在更多关系的对抗中,好几个人在互动里,各自理解了某种东西,彼此朝各自的方向成长。

即,成长的关键不是在于一个超然的旁观者,作为引领者,去指点迷茫的孩子,而是由身在漩涡中的一群人,在互相对抗之中,发现了某种灵光一现的钥匙,最终实现他们自己的自救。

以MyGO为例,这里要再次提及,MyGO是少见的以人物的情感为主,情节的发展全由人物来推动的作品。比起安排好人物之后会在什么场景中发生什么改变,对情节的每一幕如同紧紧咬合的齿轮一般严丝合缝地构思,作者更优先看重的是「如何为人物埋下某种不平衡的种子」,她允许创作上一种喘息的空间,一种不完备,一种预留,以一种实验的态度去测试,看看「之后会发生什么?」

3试着让人物的表达产生误解,让人物的想法无法准确传达给接收者,或表达偏颇;而在接收方,描写不同人对同一句话的不同理解和反应,展示不同人对同一句话所侧重的不同部分。


Ex:以MyGO第9集立希与乐队众人的对峙导致解散为例。或者,以祥子为例,自顾自地抛下一句话,让乐队不同人产生不同的见解,灯侧重于解散是自己的错,素世侧重于这只是沟通不善的结果,大家都还保有回去的念头。

这种「表达偏颇——接收时侧重不完全」的互动关系,经常在校园题材中以人际关系为主轴的故事里见到,在京吹、冈妈的许多作品里,这种脉络早已出现,而这同样可以套用在MyGO的剧情上(可以说展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正是「总是隔着一层心思地理解/揣测对方话语」,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传达不完整的编码,和对对方话语的解码,在这些作品里不断上演,使得故事的推演变成一道道谜题游戏,可以说,这种「编码——解码」过程中的迷惑与烦恼,才形成了青少年们那种模糊不成熟的醍醐味。

4情感中的不可靠叙事者。透过一个不可信的、带有滤镜的视角出发,让观众一路跟随着这样的角度,以为两人之间的关系真如角色所认为,直到真相揭露才发觉事情并非如自己所想。

根据武田老师的叙述,我们可以得到其中一个公式:一个人自顾自地扔下一句话,却成为了某人改变一生的契机,但他错误地理解对方的用意,自顾自地期待和崇拜,最后得到的却是对方轻飘飘的一句话:「我没让你这样做啊」

此处要强调的是,在描写人物关系时,除了某种蓄意欺骗所产生的反转外,我们或许还可以,更多关注「因滤镜而产生错误认知」这样的反转。角色因受限于自身视野,而对关系产生错误认知,这样的剧情往往更有魅力,也对人际之间的幽微感情有更深地探讨。

Ex:这与祥子是极其相似的叙述。不经意间,没有恶意地把别人的一切搅弄得乱七八糟,而他人却对她产生本人也未想过的崇拜。素世眼里,祥子是戴上滤镜的存在,正因为对祥子的错误认知,所以才会以为对方也与自己一样想要回到Crychic。

结语:

MyGO的剧本,从中折射出的模糊性,不稳定性,是它如此精彩一大特点,这本身也给创作者们有很大的启发性,比起一步步按步就班地完成样板戏,我更想看到角色之间在迷失之中的碰撞,让他们多迷失一会,再迷失挣扎一下子,让他们之间充溢更多模糊。

「在迷途之中切勿迷失」MyGO当初在5th live宣传时所定下的标题,随着剧情的发展,似乎也正暗合着脚本家的写作策略。当我们试图以「迷失」的态度去书写人际关系时,整个故事会开始变得有趣,事物的发展也将更加别开生面,某种根植于角色之间的戏剧张力也会拉展得更强烈。

现在,截至完结的丰硕成果,说不定就是那份不迷失的印证。



Tags: 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