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6-20 22:23 /

现代性的圣徒与乐园的理想



——《文兰传奇》中的托尔芬形象




  本文不一定代表作品原作者或笔者的观点,或将包含对作品的过度解读与引申发散。


  与《文兰传奇》表现出鲜明的宗教元素,充斥着更浓烈中世纪风貌的第一季不同;第二季则是以现代性的视角审视那个时代,宗教式的救赎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性的反思。至此,北海的战争局势成为背景,舞台聚焦于平凡的农场,聚焦于被史书遗忘的小人物们身上。托尔芬与克努特的理念碰撞,前往文兰的伟大理想成型,《文兰传奇》真正开始。

  托尔芬在白日的劳动中得知收获的可贵,从而厌恶掠夺;在黑夜的噩梦中见识荣耀的本质,从而拒斥暴力。摩西在山上,耶稣在旷野,托尔芬在田地。

  第22话是揭示整个第二季主题并且刻画托尔芬与克努特角色对立的重要一话。托尔芬的勇气如同阿提拉面前的利奥一世,披头散发,在众人注目下受刑,令人肃然起敬的气质,一句「跟我来」就使得艾纳尔跟随——都使其具有殉道者的气质。

  另一边,作品对于克努特的典故作品做出了与历史不同诠释——并非敬畏神的虔诚信徒,而是率领凡人反抗神的凯撒。

  何为拯救,如何拯救,去拯救谁,谁来拯救。将理念的碰撞的推至高潮。

  在23话中,托尔芬做出与历史上殉道者截然不同的选择:非向意图掠夺的帝王宣告天国的宫殿;亦或以身殉道去践行好牧人为羊舍命;而是以退为进去寻找流淌着奶与蜜的土地,去开拓地上的乐园。

  托尔芬是一个被投射到历史中的影子,是作品精神的化身,其本身早已超越那个时代,因此成为那个背景中的异物,同时也表现出本作的瑕疵。

  需要说明的是,宗教对于中世纪的欧洲人并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社会文化,而是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来源,是对世界认知的基石;而来自于作者理念的强烈渗透将启蒙以降的思维方式植入到角色身上,不可避免使角色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脱节。虽然作品在细节中多次表现了宗教对角色观念的影响,但在角色的思维方式上却依然存在明显的现代习惯。(以至于出现了中世纪诺斯人熟练使用心肺复苏的穿帮场景。

  《文兰传奇》本就是文兰式的景观,其虽取材于那个时代,但内核早已脱离那个时代的原型。文兰不仅仅是一片土地,而是承载了理想与希望的应许之地,是化为实体的伟大理想。


  最后,看到这里的,如果其中有苦于的日渐恶化的动画讨论环境的观众,若是向往文兰的,欢迎加入这个动画群



#1 - 2023-6-20 22:46
(life goes on and on..)
分析的很好,加了加了
#2 - 2024-1-19 20:42
(Your fish and chips are mine!)
“托尔芬在白日的劳动中得知收获的可贵,从而厌恶掠夺;在黑夜的噩梦中见识荣耀的本质,从而拒斥暴力。摩西在山上,耶稣在旷野,托尔芬在田地。”

這句有神性,讚
#3 - 2024-4-27 20:49
(苟……)
“以退为进去寻找流淌着奶与蜜的土地,去开拓地上的乐园。”我个人觉得托尔芬的选择,对古人来说也并非是空中楼阁,虽然就像您说的,该作有原作者为其注入的现代性思想,但对于古人来说,为了躲避战乱、暴动,寻找新的和平的居所其实也是很常见的。如同摩西分开红海的传说,桃花源记的故事,皆是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比起一些认为托尔芬是逃避之类的论调,我反而觉得这是符合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能做出的最积极的选择了。寻找乐土,如果没有就自己去建设、开拓,而非选择破坏、征服,多么可贵啊。
而您的评论中,还提到了“托尔芬在白日的劳动中得知收获的可贵,从而厌恶掠夺”我看了后也很赞同您的说法,已经太久太久,没有看到一个ACG作品如此重视劳动对主人公精神面貌的塑造了,EVA终里关于绫波参与劳动那段我觉得还是太浅尝辄止,仅从劳动这情节来说,不如冰海表达得细腻和深刻。但在冰海有限的讨论中,我从未看到有人提到本季度动画中劳动对主角塑造的重要性。事实上,本季度对劳动的表述是不可忽视的,而劳动不仅是让托尔芬认识到收获的可贵和掠夺的可憎,更是把原本变得麻木的他重新变做一个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