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3 22:56 /
《20世纪少年》(1999-2007) —— 浦泽直树

穿越时空的幼稚幻想,另一代人的青春回声

第一次接触浦泽直树的作品是前年,当时花了快一个月,把疯房子制作的《怪物》的74集动画全看完了。现在想起来,《怪物》整体上和后面读的成熟期浦泽另两部代表作《20世纪少年》与《PLUTO》一样,都是那种从头到尾只给读者故事的一个“小线头”去追踪,用有限的信息量自然让故事悬念迭生的典范。故事里的无数支线仿佛单向旅途中的经停点,只是为了推进到那个最后的终点来揭晓所谓的阴谋。或者简单点说,都是很会“唬人”的作品。


左:《20世纪少年 完全版》第1卷封面
右:《20世纪少年》第22卷封面

    《20世纪少年》看起来也是一样的模板:一个好像无所不能的“朋友”,一本几十年前一帮孩子胡闹写下的“预言书”,灾难就这样在全世界按部就班地开始了:席卷全球的传染病毒、势力庞大的“朋友教”、威力十足的镭射枪,还有带来毁灭的巨形机器人。从曾经自己虚构的灾难中拯救世界、逃过围追堵截的追兵、揪出“朋友”的真实面目,这样的重担落在了这群并没有活成特别样子的、明明已融为纷杂生活一份子的、曾经的小屁孩们身上。


左:《20世纪少年》第4卷截图
右:《21世纪少年(下)》截图

    有时候在网上会遇到那种中年人,听他们说话感觉他们无事不通,起码看起来是无事不通:数码产品、电子游戏、政策风向、金融货币、避过可能存在的监控审查的独门方法、玩转矿潮元宇宙nft的蹊径另辟;他们还深谙全世界各种怪谈和政治阴谋论,谈起这种一般总看得我一套一套的。不过在很偶尔的时候,也能拾到一些不太一样的、我更感兴趣的碎片:你会看到他们回忆如何成为当年区里不多的大学生,如何羡慕当时刚刚向外望到的世界;如何喜欢跟着当时的“聂旋风”开始和伙计学下围棋,如何淘了把二手吉他练了几天民谣;甚至如何误打误撞赚钱起家,如何在百废待兴时候浪里打滚……

    在一样非常“套路”《20世纪少年》里,浦泽直树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一个散发着我不喜欢气息的中年人。不过和其他作品不太一样的是,他在这次在“唬人”的同时,也忆起了自己带上滤镜的年少时光,并且无比诚恳地展现自己这趟青春、迷惘、自以为是、天真幼稚的旅程。他丝毫没觉得这些年轻时候的幻想有什么羞于见人,他甚至年届四十仍然相信这些东西真的具有拯救世界的力量,于是他讲着他那个属于日本60后少年的天真梦想:小到街道转角永远抽不中“再来一支”的冰棒,破旧鬼屋里的试胆大会,备受孤立的那个名字模糊的同学,还有在田埂地头成天打闹、胡思乱想的一群朋友;大到拼命也想看一眼的大阪世博会、从广播里听到或是几里外别人家的小电视里看到的载人登月、拿着扫帚模仿的摇滚巨星、电视里笔直站立的巨大机器人、臆想中想要破坏一切毁灭世界的阴谋,还有梦想做拯救全人类的英雄的自己。

    每一个地方的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印记、幼稚幻想,几十年后的现在恐怕没多少人会和浦泽直树的童年和青春产生具体共鸣,但他坦承自己所得到的回声一定宽广,因为属于一个个孩子的“摇滚”的、甚至“孤独”的心总是相似的。


《20世纪少年 最终章 我们的旗帜》截图

    看完漫画,听说《20世纪少年》有被翻拍成电影三部曲,随手搜了搜只找到了最后一部结尾的片段。主角一行人唱着那首在漫画中作为线索出现了很多遍的、浦泽直树自己谱曲作词的摇滚乐,站在台下万人拥挤围观的舞台上。所有演员的扮相都非常还原漫画,因此也都有一种与现实不太兼容的滑稽。台下的群演虽然看起来人山人海,但都伴着音乐整齐地小幅度地在胸前摇动着手臂,发出着太过合时宜的集体欢呼。各种微妙的细节不断地提醒我,这决不可能是一场真正的属于摇滚巨星的演唱会。虽然可能并非导演组本意,不过,这不正是一个少年幼稚可笑、但也真诚坦然的幻想应该有的样子吗。有点可笑,不过实在是恰当且足够了。



H2 (1992-1999)  —— 安达充                            

支撑走过只此一回青春旅程的,原来是清醒的觉悟
       
    九月份的时候在看谷口悟朗导演和黑田洋介编剧的《分身战士》,里面两个主角分别叫“一马”和“刘凤”,都是年轻气盛且意外互相在对面头上碰了钉子,结果分别化身“没头脑”和“不高兴”,遇到对方看不顺眼就一定要打一架决出个胜负。无论整个世界观变成啥样了,无论俩人的超能力进化到啥地步了,无论各路势力正派反派格局分合到啥情况了,总之俩人见面就一定要打一架。而且打这一架并不是闹着玩的那种,也不是那种过分熟的人之间的以武会友,也不必要有个什么理由,但总是一场真正的决斗,自己每一拳每一波都不计自己已经有怎样的损耗、正处在什么样不好的状态,只是全部地赌上自己的性命一招一式,真的想要取对方的性命。无论是谁,看不顺眼的话打飞他就好了。当时看完黑田洋介写的胡来一通又很有魄力的结局之后我觉得非常触动,随手写了句“你们怎么会了解我抱有何等的觉悟”。其实这么想来,H2也一样,首先是一个充满着我难以想象的“觉悟”的故事。


左:《分身战士》动画封面
右:H2 第34卷封面

    互为最好挚友也曾是最佳拍档的棒球投手国见比吕(HIRO,音同“英雄”)和击球手橘英雄(HIDEO,写作“英雄”),两个正值青春的“英雄”(2 Heroes)在棒球场上和青春恋爱中进行着类似的“决斗”,书写精彩得无以复加并且再也不会重来的日子,于是安达充把故事命名为H2。

    所谓“觉悟”,大概在这种带有“运动”题材的作品中,往往以角色们为了实现那个最远的目标,能做好的一切心理准备和实际付出的形式呈现。这并不是什么罕见的话题,H2中对于这种“觉悟”的描绘相比其他作品也只深不浅,而且从不局限在几个主角的身上:把牙根咬到流血来强忍痛觉进行比赛的国见,只是想圆一个小小的投手梦想而不断超越极限的木根,把所有的不安和动摇都打碎牙咽肚子里的橘,为克服自己人群恐惧经常举个牌子站人群里的石元。无论是怎样的角色,目的地都是同一个,即那万人瞩目的、神圣的“甲子园”。他们都明白想要实现这个梦想意味着什么,也都清楚为了这个梦想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这其实就是他们共有的“觉悟”。


左:H2第30卷截图,橘的“觉悟”
右:H2第31卷截图,柳笔下的春华

    可对于安达充来说,这种痛苦又香甜的“觉悟”不只在“棒球“梦想上,作为一本青春恋爱漫画,原来在认清自己、追求“爱情”上需要的“觉悟”也一点都不少:认识到自己与心里的那个人不相称还不愿放弃的小山内,对春华抱着同等爱意但明白自己只能这样静静看着的柳、为了求得正当爱情甚至忘记看看周围与自己的橘,还有通过透彻自省早早清楚明白一切后仍然赌上一切挺身而出的国见。所有人,在这场多重意义的“比赛”的各个层面,都抱着我无法想象的、不可重来的觉悟,所以才都能坚定地一步步经历这场夏色。也正是这样的“觉悟”,让我没办法讨厌故事里的任何一个角色,因此旅途中的每一个纠结和摇摆所带来的小阴雨都成了雷暴,落到我身上自然也都是真实伤害。到了一切一切的最后,原来能赢下“比赛”的那个人,除了不输任何人的“觉悟”,还多一颗诚实面对自己和别人的心。“恋爱”和“棒球”从来都密不可分,“决斗”既发生在场上也在场外愈演愈烈,这是我第一次在二次元体会到被虐得胃疼的感觉。


左:H2 第27卷截图,关于安达充的冷笑话
右:H2 第8卷截图,关于打破第四面墙的幽默

    尽管重要,安达充却也不会把这些坚定的觉悟和自我审视带来的清醒直接摆在读者面前,而是静静地放在他创造的世界背后。我们能看到的,往往只是角色们凝练轻松的言语,是那些打破“第四面墙”的冷笑话,是有声响的阳光、雨水和云朵。但一下子看不清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表面上的轻松写意掩不住的,是为了共同理想的坚定决心,是想要认清自己与他人真正心绪的痛苦,是未能体验或是承认失败的不甘泪水。

    补完H2没多久,我就跑去又看了安达充的后来的作品《四叶游戏》,一样扭捏也真挚的人情味,一样精彩纷呈的故事构建,一样永远流动着的空气、蝉鸣和城市,一样对那个最远目标孤注一掷的勇气,但要是论对“恋爱”的“觉悟”,我觉得和H2相比大概还差了点。



《血界战线》(2009-至今) —— 内藤泰弘    

夸张世界不妨碍寻找生活的真正意义

    总是到年底了才意识到又是半年已过,按说这半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和一段全新的日子,可感官上没用多久一切就变回轻飘飘的日复一日。我从没觉得自己能习惯在始终洋溢轻松快乐的日子里不掉落地生活,或者说我从没觉得自己配得上这样的日子。


左:《血界战线 Back 2 Back》第1卷封面
右:《血界战线》第7卷封面

    在内藤泰弘笔下的世界里,混乱不安、阴暗嘈杂虽然都被放到最大,可是他也用滑稽搞笑和若即若离的关系来消解一切能感受到的苦痛。超级英雄的外壳之下,内里不还是用勇气和爱克服从未远离的软弱、动摇和无力在支持着一切。在这个与异界相连的“赫尔沙雷姆兹·罗特”之中,混乱是真实的,疏离是真实的,一切的“坏”都是真实的,不过没关系,再拧巴的时间也不会倒流,日子总是悄无声息地一去不返,能做的、要做的事情从来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不妨也相信“子弹只会打得到觉得自己会被打到的人”,进而享受这梦一般的美妙奇幻日常,我反而觉得在一切超乎常理的这里找得到生活的几乎全部意义。


左:简单的事故示意图
右:《血界战线 Beat 3 Peat》第1话截图,内藤泰弘的冷笑话

    前段时间还在疫情封控不能堂食的时候,有天我拿着自己没有封扣的饭盒去打了一份最喜欢的香锅干拌,还加了根烤肠在里面,满满当当的。回来的路上左手扣着饭盒上下盖,右手扶着自行车把,居然还能骑得飞快。结果在经过类似上图的一个转弯时,为了躲避减速带我直接来不及调转车把撞在了路牙上。在离碰撞地点还有一米时,我就意识到自己拐不过去了,于是直接把右手一松从车上跳了下来,自行车确实飞的挺远,但人缓冲到了草坪上落得比体操运动员还稳,左手捏着的饭盒盖还是紧紧的,干拌一点都没洒。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会觉得自己挺厉害的,这大概是我离《血界战线》的世界最近的一次。


写在后面:

    迟了两星期,终于在回家前一晚把这个该有点仪式感的总结写完了。过程中不断地意识到自己这半年是多浅的半年,越是想抽空下笔越是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我还是不太想造成影响观感的剧透,所以对任何情节上的叙述都很克制,这下就更没什么可写了。最终的成品其实很不满意,特别是关于H2的部分,感觉自己连试着复述安达充笔下的时间、城市的能力都一丁点也没有,只好胡乱将就一下装装样子,其实讨论“觉悟”我明明更是没啥资格。关于《血界战线》的部分因为上半年写过TRIGUN,也就不想多写。虽然写得烂,但好在还是发出来了。
    另外,其实想写的作品本来还有新井隆广改编的《悲惨世界》漫画,并且在自己一点点去读原著的过程中更加清楚漫画改编的聪明之处和局限性,也更明白这部作品感人的地方在哪里了。不过,连H2都无话可说,我觉得自己更是不可能去还原这么一幅宽广的画卷了,于是就干脆没写。
    总之,这其实是挺开心的半年,或许就是因为挺开心才不知道写啥,有空光顾着去打狂战士信条了。就和上半年最后的补充中说的一样,写这些整理没有一点评价这些作品的心,甚至大部分内容和“作品”无关,只是我“个人”怎么样了。每半年整理一下自己看过的印象深刻的漫画,从中寻找一些不同时段的心情记录下来,不也是件不坏的事吗。
    如果到时候有心力且接下来的半年可以过得不像这半年这么浅的话,就半年后再见吧。调bgm的格式和导入图片真是累死我了,明天必得买点好吃的蛋糕啥的犒赏自己一下。




Tags: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