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Simoun)》大概是我看过的动画里设定最完备的
by 夏小芽 2017-5-7 12:03 (+2)
我对完备的看法就是,设定很有必要,但同时也很克制,并不多余。
西蒙讲述的是一个在战争背景之下少女成长的故事,所以需要未成年人驾驶机器的设定,而且还需要成年人驾驶不了。一般的动画这个设定会很生硬,而西蒙巧妙的将其设定为宗教仪式用具,这样一来,设定本身就变得非 ... (more)
西田亜沙子 老师的人设是真的可爱 (*╹▽╹*) | w2jmoe | 0 replies | 2023-1-3 |
占位先哈哈 | 狒狒 | 1 replies | 2010-1-1 |
  | 更多讨论 » |
很久没有看过能让人感到如此平静但又致远的悲伤的动画了,每个人都曾是少女,也希望永恒的少女们能一直跳着那首华尔兹,直至Tempus与Spatium的尽头
oped好听,尽管设定比较新奇,作品本身还是比较慢热。西村纯二的调和演出简直一坨。
百合机战要素的战争片,毁灭性的工业战争与永恒的少女,以后有人说新世纪的日本动画写不来政治就把《西蒙》甩给他看。 后半部分水平有所下降,看访谈说是staff挖坑太大填不上临时找冈妈来救火才搞定第二季的……最后两集实在搞不定了,结果充斥着“编不下去了”的气氛,算是个缺憾。 因为类似的原因,我不同意《西蒙》是现实历史的简单影射,最后两集中故事与现实历史的一定程度的对应明显是为了尽快结尾,因此借用观众对现实历史的了解来令观众能迅速理解剧情。这种明显的相似在之前的集数是不存在的。
应该再多打磨打磨,可惜了这么好的世界观
只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按照巴霍芬的说法,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斯》里,复仇女神厄里倪斯指出:“她和她所杀死的男人没有血缘关系”,所以西贝拉对他国的攻击得到了“赦免”。在认清敌人之前,西贝拉和她们的纹章是战无不胜的;但当西贝拉发现对手同为人类并且也是女性,她们的信仰动摇了,宫国(母系社会)也就由此衰落下去,即恩格斯提出的"女性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到最后宫国瓦解、西贝拉们(女性)被分到不同阵营的“约束”、西贝拉作为神使/巫祝/巫女作为”与神沟通的桥梁”被彻底祛魅沦为战争工具。故事背景是在男性社会の崩壊と排除——女性国家確立之后,但其剧情本身却是母权制失败的重演,剧情中没有出现一个“男人”,却是父权制的再次胜利。
西蒙构建于宏大的幻想世界观上,包含科幻、战争、宗教、政治等一系列所谓“大格局”的元素。但它并没有把篇幅花费在调和矛盾结束战争上,反而用支线去丰满人物培养少女们的感情,把少女和她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刻画清楚,并串联进绘制翠玉之纹章,成为“永远的少女”的主体剧情中。因此西蒙更像是跳脱出了百合作品框架,社会性的青春群像剧。至于好似象征性抽象概念的“永远的少女”究竟意指为何如何阐述......还是来聆听佐桥俊彦极具沉浸感的优秀剧伴吧。
她们曾经都是少女
不知道为啥但就是觉得好看的不得了
纠结了许久,还是决定为本片定一个正面的评价。前半部分还好,到后半部分确实有点看不下去——Simoun的秘密可能我看漏了,也有可能确实只是时空穿越、互相影响这种有点生硬的东西。最值得称赞的还是那种青春的氛围吧,成为大人的人、驻留此刻的人、永远年轻的人。说起来,好像就是从政治戏那里我看不懂了,不太喜欢这种桥段。
二次元太平洋战争史。Simoun之名可能引自圣埃克苏佩里的座机,但实际指的大概是别的东西。驾驶员之间的感情极为动人,考虑到历史暗示的话,设定也相当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