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壳机动队》由日本漫画家士郎正宗(Masamune Shirow)创作,故事设定在未来的日本。那时全世界被庞大信息网络连为一体,人类的各种组织器官均可被人造化。生化人、仿生人、人类共存在地球上,单凭肉眼无法识别。很多人的身体都有着与网络连接的端口(在脖子后面),身体纯粹成为了一个容纳人类灵魂的容器。在这样的背景下,犯罪活动也有了新的动向,日本国家公共安全委员会下属的秘密行动小组“攻壳机动队”就是专门为对付此类犯罪而成立的,主人公素子就是其中的一员。
早在2008年梦工厂就曾透露有意将《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拍摄成真人出演的3D立体电影,不过此后关于这一计划就鲜有消息。据悉此次改编,负责导演的是曾执导《白雪公主与猎人》(Snow White and the Huntsman)的鲁伯特·桑德斯(Rupert Sanders),而《超凡蜘蛛侠》系列制片人阿维·阿拉德(Avi Arad)则担任制片,主人公草薙素子则由斯嘉丽·约翰逊(Scarlett Johansson)出演。
几年后看真人版还是挺有感觉的。整体风格都在往押井守那版靠,不算成功,重点完全在素子身上,显得格局很小。不过能看到许多高质量的经典还原也算赚回票价了
又是老美那一套 视效不错 最后放的谣IV都感觉没有ghost了//仔细一想还真挺像robocop的 草
几年前看过的,后面的剧情真是莫名其妙,看得我一头雾水
酷,适合,场景赞,结尾略弱,扒前作桥段(非北野武导演)
懒得批了。
特效炫泡,但不是攻殼的核心
就说说动作戏。除去开篇跳楼枪战,水面光学迷彩搏斗,结尾大战思考战车这些大面积搬运自95剧场的动作戏部分,真人电影自己原创的几场动作戏——酒吧钢管打斗,救援博士时的车前枪战,围剿久世巢穴的团队作战,哪一场在创意度、爽快度、可看性,还有时长上是达到一般好莱坞动作戏标准的?作为一部爆米花,竟然还要靠照搬二十多年前的老动画的打戏点子来撑场子,自己原创的部分则在及格线之下,这怎么看都是鲁伯特·山德斯这导演的能力问题吧(bgm38)。这部电影失败的地方还不是在于拍成了爆米花,而是连爆米花都没有拍好啊。 (但他及其团队坚持使用手工模型,且积极探索新的视觉效果形式的心思值得点赞。这份尝试是这部电影又优于其他流水线爆米花电影的地方。) ||顺便一提,本片导演的下一部新作,是《基地》美剧的第一季,结果大家有目共睹……
nothing in the shell
导演聪明的把影片化繁为简。
动画剧情已经记不清了,但经典永远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