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悲观情绪+一转日本本土主义,一般
二足步行机器人最大的用途就是镇暴
先說劇情吧,男主發現自己死了和女主變木偶時的情節處理太生硬了。一開始看到機器人加鬼神的設定還挺期待的,後面越來越偏了和機器人完全沒關係了,政治戲簡直就是過家家。機設和機械作畫太帥了,一開場就被嚇住了。"EVA "與"和平保衛戰"的結合,如果篇幅長一點的話,可能可以講得更完整吧,可惜這個題材了。
我是没想到机战还能和日式传统元素这么结合在一起,而且效果还可以。一部分像和平保卫战,另一部分比起eva我感觉更像装甲骑兵。机设以及战斗部分非常优秀就是可惜太少了,高桥的文艺气质(念诗)也还在,中期政治戏尚可,最大问题还是结尾拉了,遗憾。
為了這片特地去国立能楽堂看了場世阿弥的能劇,大概是不虛此行。 // 重新詮釋了Votoms的理念,在世紀末氛圍裡用了如此沉悶的演藝模式來表達這點還挺佩服高橋在形式上的雕塑,能不只是作為一個儀式放到劇中,在作品整體呈現也有所影響,其體現在對於能劇中的角色配置並非將之單單對應成個別人物,而是對整個情節合適地分配其功能,每條線中都有其仕手、脇、乃至間狂言的設計,整個方向流程上也是如同夢幻能的劇作方式。雖因此帶來的還有對個別細節的過渡聚焦造成他方面的簡化,但其獨特的氣質依然有引人入勝之處。
想说的其实很多,但是想了想大部分都不适合放在台面上说,所以也就算了...
高桥良辅的片从饿沙罗鬼开始看没问题吗?
作品有三条主线:一是主角二人团寻找自我根源,二是豪和家族的权力斗争,三是西田启探寻理想救国的方法(前两条主线因饿沙罗鬼而紧密相连,最后一条主线在后期剧情中处于主导地位)。可以近似看作“EVA”和“和平保卫战”的结合之作,前两条神棍的主线在最后可总结为肯定人在既定命运中掌握自我意志的反抗,否定人对恪守命运中追逐无尽权利的盲目。救国主线则与《和平保卫战》类似,通过发动“战争”来对日本进行革命,不同的是二者的最终目的和实施手段以左、右翼为区分(为理想殉道真的是太昭和了)。厚军武政治风格+日本民族情怀,机战画面的缺失和大量冗杂的文戏,人物塑造的疏离感与叙事演出的沉闷感,也难怪这片如此冷门。
写实主义
我很喜欢看这种的,可惜最后无法得到满足qwq,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类似的作品。
冷战后悲观情绪+一转日本本土主义,一般
二足步行机器人最大的用途就是镇暴
先說劇情吧,男主發現自己死了和女主變木偶時的情節處理太生硬了。一開始看到機器人加鬼神的設定還挺期待的,後面越來越偏了和機器人完全沒關係了,政治戲簡直就是過家家。機設和機械作畫太帥了,一開場就被嚇住了。"EVA "與"和平保衛戰"的結合,如果篇幅長一點的話,可能可以講得更完整吧,可惜這個題材了。
我是没想到机战还能和日式传统元素这么结合在一起,而且效果还可以。一部分像和平保卫战,另一部分比起eva我感觉更像装甲骑兵。机设以及战斗部分非常优秀就是可惜太少了,高桥的文艺气质(念诗)也还在,中期政治戏尚可,最大问题还是结尾拉了,遗憾。
為了這片特地去国立能楽堂看了場世阿弥的能劇,大概是不虛此行。 // 重新詮釋了Votoms的理念,在世紀末氛圍裡用了如此沉悶的演藝模式來表達這點還挺佩服高橋在形式上的雕塑,能不只是作為一個儀式放到劇中,在作品整體呈現也有所影響,其體現在對於能劇中的角色配置並非將之單單對應成個別人物,而是對整個情節合適地分配其功能,每條線中都有其仕手、脇、乃至間狂言的設計,整個方向流程上也是如同夢幻能的劇作方式。雖因此帶來的還有對個別細節的過渡聚焦造成他方面的簡化,但其獨特的氣質依然有引人入勝之處。
想说的其实很多,但是想了想大部分都不适合放在台面上说,所以也就算了...
高桥良辅的片从饿沙罗鬼开始看没问题吗?
作品有三条主线:一是主角二人团寻找自我根源,二是豪和家族的权力斗争,三是西田启探寻理想救国的方法(前两条主线因饿沙罗鬼而紧密相连,最后一条主线在后期剧情中处于主导地位)。可以近似看作“EVA”和“和平保卫战”的结合之作,前两条神棍的主线在最后可总结为肯定人在既定命运中掌握自我意志的反抗,否定人对恪守命运中追逐无尽权利的盲目。救国主线则与《和平保卫战》类似,通过发动“战争”来对日本进行革命,不同的是二者的最终目的和实施手段以左、右翼为区分(为理想殉道真的是太昭和了)。厚军武政治风格+日本民族情怀,机战画面的缺失和大量冗杂的文戏,人物塑造的疏离感与叙事演出的沉闷感,也难怪这片如此冷门。
写实主义
我很喜欢看这种的,可惜最后无法得到满足qwq,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类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