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24-5-16 23:05
由崎司厨♂ (初恋和青梅竹马,我认为是最强的设定。-青山刚昌)
(bgm38)最近看某CP的分析文有感
其中有一个是
原本动画里 男主和女主告白 说的一段台词
“love is 0 0 is start”(大意)
然后这部动画里的一个CP群体把这个解读为 love is XX(另一位女角色的名字)
这个解读过程运用了 日文 英文 罗马文 倒序 我都看呆了....
主要还是这部动画里男女主是已经互相告白并且在一起了
当然 不是说已经在一起的角色 其中一方就不能被磕别的CP
可问题是磕别的CP 还要分析很多... 然后说原CP不可能 肯定最终男主会喜欢上别人 对别的女角色“爱而不自知”
感觉有点迷
就是 真正互相喜欢 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告白)
如果两个人根本不是互相喜欢的 感觉怎么分析都没太大用
确实是不太理解为什么分析了很多之后 就感觉可以让动画作品里的角色互相喜欢
就是现实中我也不会分析为什么我父母是我父母((bgm39)
#2 - 2024-5-17 00:10
真正互相喜欢 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告白)
如果两个人根本不是互相喜欢的 感觉怎么分析都没太大用
虚构作品中的感情描写是源自生活且高于生活的,这就意味着生活中的常见感情经验可以在创作情节中得到呼应,但不能代替创作本身被简单化和庸俗化。
那么在虚构作品中的两个人「互相喜欢」应该如何判定呢?存在唯一的标准(告白)吗?分析的目的就是实现这一判定。「两个人根本不是互相喜欢的,那么分析没用」,然而「两个人是否喜欢」不是否定分析的一种依据,因为在虚构作品中这一断言并不能脱离作者给出的情节和观点而存在,反而恰恰是通过对作者给出的情节和观点的解读而产生的结论。用分析得到的结论去否定分析本身的意义,是完全荒谬的逻辑。
#3 - 2024-5-17 00:24
(我的无名指真是太弱了)
故事又没完,青山赚够钱了整个大活的可能性真的是0吗(bgm35)
#4 - 2024-5-17 00:27
(Just because ! 響け!)
柯哀粉丝享受的正是分析的过程,相当于再创作写同人
另外也是在不断维持十分渺茫的希望,使实际剧情与心中的理想剧情不要相差过远,令信仰崩塌
#5 - 2024-5-17 07:14
(一热抵三鲜)
正常来说观众自己分析自己的恋情就够累的了

但是大部分观众没得分析,空有一身力气使不出来,总要拿来发泄一下的

唉,性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