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23-10-17 13:28
Adam (萌新二次元)
是否该改成关联艺术家栏
随便列出几个:
https://bgm.tv/character/10452
https://bgm.tv/character/10600
https://bgm.tv/character/10600
感觉好乱啊,而且又长又没有折叠
2023-10-19更新:
本来想着谈论如何处理关联艺术家职位的问题,结果还要讨论v家角色算不算艺术家。。
bgm音乐条目艺术家职位关联歌手/艺术家(artist)、人声(vocal)、演出者(performer)、合唱团(chorus)。
那么以下将辩题简化为“v家角色算不算歌手”。
如果放在十年前,这种讨论还有点意义,但如今是2023年,还在纠结这个问题纯纯rz。主流文化都接受虚拟歌手即虚拟的歌手也是歌手(下文将主要阐述),而且存在年间之久都成了约定俗成的现实,原以为这种社会共有认知不需要论述出来,但看来我低估了人的多样性。
应@Druglich的需要,在此浪费时间论述
一、官方设定就是虚拟歌姬,虚拟的歌手也是歌手
VOCALOID作为一款语音合成软件(貌似也作为V家角色组合的名字,在此不做论述),其中的声库,人们为具象化声质形象而构成虚拟形象,将声库拟人化,具有人的属性——语音合成让她能说话和歌唱、3d动画k帧让她动起来,受时代的技术力有限,只能以此方式实现,而vtuber因技术力发展,动作交由动捕,由一人演绎虚拟角色,相比多人分工演绎虚拟歌姬本质并无什么不同。
那么官方包装成虚拟歌姬,歌唱的拟人角色=歌唱的人=歌手,觉得v家本质就是工具不是人,这点不可否认,但是因此就称不上歌手,妥妥的暴论,就如女友给看你她家的猫,说“She's so cute”,然后你回一句“It's just a cat”。一样搞笑。
二、音乐制作者接受虚拟歌手是歌手,而不是工具
拿调教得最像人声的调教者——Mitchie M,以此为例
https://www.nicovideo.jp/watch/sm15126594
看看11年是什么情况,标题:【リアル調教】初音ミク『FREELY TOMORROW』(予告)【オリジナル】,这不是歌手 - 歌曲名的命名方式?简介上才写上制作者:Mitchie M,真要觉得是工具的话,哪个音乐制作人会写上自己用的作歌、作曲软件?
https://i.discogs.com/ShBWA-1CbT ... AtNTc3Mi5qcGVn.jpeg
再看看CD的书写方式,feat.这写法是主唱、伴唱的合作歌手才这么用的,这点不用质疑吧,乐器是ver.的形式,软件就更不会写上去
三、音乐平台接受虚拟歌手是歌手
https://www.discogs.com/artist/1341664-Miku-Hatsune
https://music.apple.com/us/artist/hatsune-miku/307078957
https://open.spotify.com/artist/6pNgnvzBa6Bthsv8SrZJYl
都是“artist”,国内就不列了,都是“歌手”
四、听众接受虚拟歌手是歌手
由于这类论证需要大量的调查,所以换个论证方向,就如同神明要有信奉者才能存在,歌手也要有粉丝才能存在,那miku有没有呢?想想睿站之前叫什么?
再者,从live上看,又有观众互动、又有乐队介绍,除表现形式相对传统有些特殊之外,主观上几乎和真人歌手的live无异
既然社会集体意识的主流文化认为如此,除非能改变上述的所有情况,不然个人的主观判断没有任何话语权,按照少数服从多数,miku就是歌手。目前VOCALOID6已搭载AI,未来要是能自主创作,是艺术家也是可能的。
===============================================================
废话完了该干正事了
可以的话我只想当用户,对wiki讨论没这精力,但是没法。。我发贴还是想解决问题,不想扯有的没的
目前虚拟角色因只能存在角色条目或者现实人物条目,角色条目无法关联音乐和书籍条目的staff,出演的方式关联无法对应职位,更无法对应多个职位;而现实人物条目无法关联动画和游戏的出演。现在虚拟角色有的是角色条目有的是现实人物条目,比较混乱,作为历史遗留问题,总得要解决
希望看到的各位能够积极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如有需要,我会在主楼给楼层索引和总结各位的方案
===============================================================
针对《角色条目无法关联音乐和书籍条目的staff而现实人物条目无法关联动画和游戏的出演》
总结一下目前提出的的几种方案
1、通过创建角色条目和现实人物条目两种条目来解决,角色条目为主,现实人物条目只填必要信息,并在简介标注staff用
索引:https://bgm.tv/group/topic/388671#post_2500595
好处:功能完善、不用动代码
弊端:人物重复、可能会造成理解问题
相关讨论贴:https://bgm.tv/group/topic/379652
2、为角色条目增加一个判断,若被勾选为虚拟角色的角色条目,归到一个集合里,增加制作人员关联时搜索能搜索到现实人物和该集合,勾选权限交由管理员
好处:功能完善、只需增改少量代码
弊端:制作人员有角色条目又有现实人物条目,有点混乱,可给人物条目界面增加一个显示[虚构角色、虚拟人物、现实人物]的文本栏提示来降低理解难度
3、废案
4、新增虚拟人物条目类,该类具有角色条目和现实人物条目二者的功能,即,人物条目就有三类[虚构角色、虚拟人物、现实人物]
好处:功能完善、性质分明
弊端:原以角色条目或现实人物存在的条目信息需合并或转移、代码量巨大
已得共识
1、角色条目显示需要优化,给出演作品增加折叠、分页
2、给人物条目增加[虚构角色、现实人物]的文本栏提示
随便列出几个:
https://bgm.tv/character/10452
https://bgm.tv/character/10600
https://bgm.tv/character/10600
感觉好乱啊,而且又长又没有折叠
2023-10-19更新:
本来想着谈论如何处理关联艺术家职位的问题,结果还要讨论v家角色算不算艺术家。。
bgm音乐条目艺术家职位关联歌手/艺术家(artist)、人声(vocal)、演出者(performer)、合唱团(chorus)。
那么以下将辩题简化为“v家角色算不算歌手”。
如果放在十年前,这种讨论还有点意义,但如今是2023年,还在纠结这个问题纯纯rz。主流文化都接受虚拟歌手即虚拟的歌手也是歌手(下文将主要阐述),而且存在年间之久都成了约定俗成的现实,原以为这种社会共有认知不需要论述出来,但看来我低估了人的多样性。
应@Druglich的需要,在此浪费时间论述
一、官方设定就是虚拟歌姬,虚拟的歌手也是歌手
VOCALOID作为一款语音合成软件(貌似也作为V家角色组合的名字,在此不做论述),其中的声库,人们为具象化声质形象而构成虚拟形象,将声库拟人化,具有人的属性——语音合成让她能说话和歌唱、3d动画k帧让她动起来,受时代的技术力有限,只能以此方式实现,而vtuber因技术力发展,动作交由动捕,由一人演绎虚拟角色,相比多人分工演绎虚拟歌姬本质并无什么不同。
那么官方包装成虚拟歌姬,歌唱的拟人角色=歌唱的人=歌手,觉得v家本质就是工具不是人,这点不可否认,但是因此就称不上歌手,妥妥的暴论,就如女友给看你她家的猫,说“She's so cute”,然后你回一句“It's just a cat”。一样搞笑。
二、音乐制作者接受虚拟歌手是歌手,而不是工具
拿调教得最像人声的调教者——Mitchie M,以此为例
https://www.nicovideo.jp/watch/sm15126594
看看11年是什么情况,标题:【リアル調教】初音ミク『FREELY TOMORROW』(予告)【オリジナル】,这不是歌手 - 歌曲名的命名方式?简介上才写上制作者:Mitchie M,真要觉得是工具的话,哪个音乐制作人会写上自己用的作歌、作曲软件?
https://i.discogs.com/ShBWA-1CbT ... AtNTc3Mi5qcGVn.jpeg
再看看CD的书写方式,feat.这写法是主唱、伴唱的合作歌手才这么用的,这点不用质疑吧,乐器是ver.的形式,软件就更不会写上去
三、音乐平台接受虚拟歌手是歌手
https://www.discogs.com/artist/1341664-Miku-Hatsune
https://music.apple.com/us/artist/hatsune-miku/307078957
https://open.spotify.com/artist/6pNgnvzBa6Bthsv8SrZJYl
都是“artist”,国内就不列了,都是“歌手”
四、听众接受虚拟歌手是歌手
由于这类论证需要大量的调查,所以换个论证方向,就如同神明要有信奉者才能存在,歌手也要有粉丝才能存在,那miku有没有呢?想想睿站之前叫什么?
再者,从live上看,又有观众互动、又有乐队介绍,除表现形式相对传统有些特殊之外,主观上几乎和真人歌手的live无异
既然社会集体意识的主流文化认为如此,除非能改变上述的所有情况,不然个人的主观判断没有任何话语权,按照少数服从多数,miku就是歌手。目前VOCALOID6已搭载AI,未来要是能自主创作,是艺术家也是可能的。
===============================================================
废话完了该干正事了
可以的话我只想当用户,对wiki讨论没这精力,但是没法。。我发贴还是想解决问题,不想扯有的没的
目前虚拟角色因只能存在角色条目或者现实人物条目,角色条目无法关联音乐和书籍条目的staff,出演的方式关联无法对应职位,更无法对应多个职位;而现实人物条目无法关联动画和游戏的出演。现在虚拟角色有的是角色条目有的是现实人物条目,比较混乱,作为历史遗留问题,总得要解决
希望看到的各位能够积极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如有需要,我会在主楼给楼层索引和总结各位的方案
===============================================================
针对《角色条目无法关联音乐和书籍条目的staff而现实人物条目无法关联动画和游戏的出演》
总结一下目前提出的的几种方案
1、通过创建角色条目和现实人物条目两种条目来解决,角色条目为主,现实人物条目只填必要信息,并在简介标注staff用
索引:https://bgm.tv/group/topic/388671#post_2500595
好处:功能完善、不用动代码
弊端:人物重复、可能会造成理解问题
相关讨论贴:https://bgm.tv/group/topic/379652
2、为角色条目增加一个判断,若被勾选为虚拟角色的角色条目,归到一个集合里,增加制作人员关联时搜索能搜索到现实人物和该集合,勾选权限交由管理员
好处:功能完善、只需增改少量代码
弊端:制作人员有角色条目又有现实人物条目,有点混乱,可给人物条目界面增加一个显示[虚构角色、虚拟人物、现实人物]的文本栏提示来降低理解难度
3、废案
4、新增虚拟人物条目类,该类具有角色条目和现实人物条目二者的功能,即,人物条目就有三类[虚构角色、虚拟人物、现实人物]
好处:功能完善、性质分明
弊端:原以角色条目或现实人物存在的条目信息需合并或转移、代码量巨大
已得共识
1、角色条目显示需要优化,给出演作品增加折叠、分页
2、给人物条目增加[虚构角色、现实人物]的文本栏提示
Vocal、Performer在bgm都是关联艺术家,提供声音就算
当前现状关联角色还是不太合理的,v家专辑这么多,没有折叠或分页,角色条目会很恐怖的
另外person一词好像也不强调现实,只是中文写着现实人物
Vtuber肯定是virtual,只是bgm的分类不适用,能跳脱出作品而存在,归到Character也不是很合理
角色条目页面的问题我倾向于靠调整UI来解决,而不是让角色能关联职位造成进一步的混乱
公司、乐队、社团在bgm都收录为现实人物,这些显然不算person,person只是个字符串,说明不了什么
目前角色关联主角就不混乱吗,虚拟歌手不是歌手?歌手关联艺术家职位是混乱?
公司、乐队、社团在bgm都收录为现实人物,那“现实人物”也说明不了什么
目前的bgm的关联一目了然,职位表里的关联都是现实人物,角色栏里的关联都是虚拟角色,我觉得很好、有条理;而如果虚拟角色能关联职位了,那职位表里就同时有现实人物和虚拟角色了,查看条目的人可能无法辨别,把虚拟角色错当成真人、把真人错当成虚拟角色,那不是混乱是什么;歌手关联艺术家职位没有问题,但同样也请你在主楼佐证虚拟歌手是歌手
“现实人物说明不了什么”,无所谓,你拿person说事,我让你拿person说不了事,这就足够了
客观事实就是官方包装定位就是歌手,音乐制作人接受虚拟歌手是歌手、音乐平台接受虚拟歌手是歌手、听众接受虚拟歌手是歌手,歌手不填艺术家栏填什么,到你这一个辩证法又给判定回工具,你这不主观是什么。
那么轮到你佐证虚拟歌手不是歌手,在歌曲上存在主角一说了
就算v家能这么干,那有真人担任的虚拟角色,未来若有担任多个职位的搭载AI的虚拟角色,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至于你担心的关联错乱,那就不这么解决咯,要么角色和现实人物两者都有,要么代码层面再建个第三类
无所谓,你拿现实人物说事,我让你拿现实人物说不了事,这也足够了
还是有吧
vocalist不还是艺术家吗
"artist"
https://vgmdb.net/
这个甚至没有artist,而是Vocal、Performer
这历史遗留问题遗留这么久也该解决了吧
多数人认为不是v家艺术家!=多数人认为v家就不能关联为艺术家
不是创作者就不是艺术家,这个也确实,但是bgm的艺术家不是这意思,如果是,作曲也是艺术家。还有按你说的“如果一个真人歌手承担的工作与虚拟歌手一样,那他是否也不能算作艺术家?”,按现在的编辑情况来看,应该是不考虑的这类情况的,还是按歌手就关联艺术家
增加歌手的关联选项也是治根不治本,而且你要在出演上加个职位不感觉怪怪的吗。良好的程序设计思路是从一开始考虑好所有问题,而不是为了解决bug而解决bug,解决了v家还有vtuber书籍关联不了作者。还有未来如果有AI创作,能关联的职位就不确定了。
再想想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吧
说到底我根本不想参与“虚拟角色的存在问题”的讨论,我只想讨论“V家是否该关联为艺术家”(我的答案是否),你自顾自地把讨论范围扩大是你的问题,我没必要配合你谈什么vtuber、AI创作
如果不想v家关联艺术家又没有合理方案,那可否说明你的想法并不实际
我目的不是要关联艺术家,我真正的目的是以其他正确方式取代现在用角色出演的方式关联音乐的条目的sb操作
还说我的调查样本空间不够大,你在使用少数服从多数(你打错成多数服从少数了)佐证虚拟歌手是歌手时可是连调查都没做过,一百步笑五十步,真好意思说呢
我提的方案合不合理先不说,想改变现状的人是你,就该由你来提出合理的方案,而不是我,自己想改变现状却要求我这个反对者来提方案,论想法的不实际还是你更胜一筹
我主楼已经提了三个方案了,而且还要你发表看法,但你没有发表,也看不出有想解决问题的意愿,我只觉得你在杠
那我要取消角色关联音乐条目的关联,你有意见不?
你如果想继续和我讨论下去的话,就把讨论范围局限在“V家是否该关联为艺术家”,别提其他有的没的
你在我看来已经是个独断专行的人了,而且你的方案在用于解决“歌曲上不存在主角”的问题上未必就比我的好,别太自以为是了
你要取消角色关联音乐条目的关联?我没意见,不过其他用户有没有意见我就不知道了
还有你回避了重点
你不要关联艺术家,又不填上艺术家,tag系统对冷门条目不好用,搜索又搜不到曲目上的feat.歌手,怎么查看v家作品一览?
这个帖子没有,但你的调查贴有
https://bgm.tv/group/topic/388712#post_2501727
投票结果也只能作参考,不能推出结论
再者你也说了不是艺术家不代表不能关联为艺术家,我如法炮制是艺术家不代表能关联为艺术家,我的调查贴里问的是是不是艺术家而不是能不能关联为艺术家,因此我的调查贴里没有支持将V家关联为艺术家的观点,即使有那也是答非所问,不纳入统计
不讨论普适性就针对v家呗,feat. 虚拟歌手不能填艺术家咯
https://bgm.tv/subject/114527
https://bgm.tv/subject/386554
https://bgm.tv/subject/21282
https://bgm.tv/subject/21281
https://bgm.tv/subject/218578
https://bgm.tv/subject/309263
https://bgm.tv/subject/444349
https://bgm.tv/subject/450832
https://bgm.tv/subject/430051
https://bgm.tv/subject/412163
https://bgm.tv/subject/51164
我把话说明白了,“v家角色是歌手”和“v家角色不能关联为艺术家”是你我各自用少数服从多数得出的结论
1.按照少数服从多数,两者都成立,虽然是歌手,但不能关联为艺术家
2.不按少数服从多数,两者都推翻,因无法确定是歌手,所以没有关联为艺术家的依据
二选一吧,不接受的话我们就没必要再谈下去了,没理由进行不对等的交流
至于“feat. 虚拟歌手”的写法,引用音乐区wiki管理员在调查贴中的回答:
主楼尾又更了些内容,欢迎讨论和提出其他方案
看了主楼方案。1感觉还是很臃肿…虚拟和现实条目的内容也有时候不能同步。2甚至有点没看懂…,但赞同[虚构角色、虚拟人物、现实人物]的标识,用以区分v、vtuber和现实人物。3.加职位感觉算是临时的方法。4就是代码量太大了wiki人好辛苦。
但4如果能做到的话就会很整齐了
我最后说一遍只有两种方案:1、增加vocal栏,用来记录声库,但不进行关联,你班的搜索是可以搜到的。
2、不要在除了歌名和条目名和介绍以外的任何地方提到声库(有的专辑官方信息会标注,这种时候提到的声库本身就是歌名/条目名/介绍的一部分了),除非专辑特殊可以另行标注。
无论如何把声库关联音乐条目都挺傻逼的。
bgm的搜索很蛋疼的,通过关联归类便于用户查找相关作品
2、专辑一般都会用feat.的方式提及声库
关联声库只是方便查找,好比如网易云没有miku的歌手页,你要通过搜索的方式查看相关作品会很难受
有这功能吗,我这么没看到?
这种表记法也不写职位啊
我也不是一定要关联,只是从用户角度确实方便
我主要的目的是想把取消现在以角色出演的方式关联音乐条目
除了把feat抹了外都很标准
说白v家就是起到平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