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4-6 02:19 /
fw锐评系列主打大放厥词,建议的阅读方式是图一乐。

关注“机器之心”和“神经现实”公众号一个月,每日阅读其推送,然后再来看此电影(

------

咳咳咳,既然开了日志还是随便写点,想到什么写什么。

从某种奇怪的视角看,这是一个NTR的故事(x

(插入:别忘记AI本来的意思,在这里它不是DL或RL的代名词。用词方面让我们不纠结什么叫人工,约定影片中只有不多于两个的AI登场,并定义人类是除AI以外的意识。)

认真地说,这是一个意识走向虚拟的故事,是一个人类转变为AI的故事(假如你不认为AI诞生是影片的主要事件之一)。

这个虚拟分为两点。

首先,存在形态。考虑到人类也有改造(影片中甚至提及了意识劣化之类的事情),尺度其实很难界定。不过这不是一个多新颖的问题,我这里只想指出,有实际意义的讨论几乎完全取决于具体的技术实现(注意现实中搞出来的人确实不一定完全掌握,所以上面的“取决”不是对于发明者自己的理论,而是对于实际的、可能未知的情况)。

然后,社会关系。影片说了机体需要保养,那存在形态的虚拟使摆脱原本社会关系的束缚成为可能。之后即使与巴特的关系也变得稀薄,真正是做到了摆脱人类。

然而,走向虚拟,所容身之处依然是人类的社会。信息之海从介质到内容都是人类制造的,它甚至比现实世界的(常被人拿来说人类过度改造自然的)水泥森林更人造。AI从出生到生存其实总归摆脱不了人造(即使摆脱了人)。

“人造”二字的出现,让“什么可以叫意识”这个问题的难度超级加倍。

呼,讨论了这一堆,其实我当然是无力去解明什么问题的,所以让我以偷懒的方式结尾:

这个问题将不再重要。不管人类是否察觉,当AI接管现实世界的机器,当世界上大部分“造”物都是“AI造”,只要AI真的有意识(交给神明判断是否有吧),那AI造将会取代人造成为主流。

往后退一步看全局:其实意识的独特性并不重要,不要去想什么“主动”,不要去想生育算不算“造”,“人造”跟闪电把氮气变为氨之类的东西的“闪电造”并没什么区别。在这一基础上,“AI造”是直接、恰当而方便的称呼,恰如“人造”比“DNA造”更直接。

再继续发癫:如果你把任何东西看作自身及(整个宇宙)环境的函数,那最后我们得到的图景是:宇宙里的一切都是“整个宇宙造”。(樂

好像这个论断既没道理也没啥用是吧。所以关于意识的讨论就别那么在乎逻辑严谨了,干脆结合技术现实整点方便定义算了(正如本文开头那个插入()。我反正是推崇放弃思考的,所以是完全没救的fw一个。

------

看见有人讨论城市景色镜头。

为了证明我也意识到了这些镜头有其目的(奇怪的胜负欲),特此指出。

不过讲真,完全是城市的那些镜头要是在大城市待久了容易审美疲劳,觉得这不就简单实写吗有什么艺术创作,是个人在城市走两圈都能感受到那种氛围、意识到那种主题。

对我而言我能显式分析的,其实是开头那个素子的房间(窗、床、门)。那个黑框就差把“壳”字写脸上了。

你问壳不是躯壳吗怎么指环境了,我暴论一下躯壳跟环境一样纯纯的都是累赘束缚,真正极致的东西应该是无形的。比如说,磁场是一种超高级的意识(跑
Tags: 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