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3-18 22:18 /
      以前对黑帮、黑社会的理解,总是源于刻板印象,黄赌毒、打群架,往狠的来。但如果仔细思考一下,他们的存在有着现实土壤,从小到大,由浅入深,他们可能是地痞流氓、霸占一方的地头蛇、商人的私人武装、军阀的私人军队。美国的黑手党不是说落魄就落魄的,冷战麦卡锡政策对治安力量的增强,使得今天北美大陆再也见不到维托·唐·柯里昂,取而代之的是黑人社区。《狂飙》里的强盛集团,是改革开放下追求政绩,为发展大开绿灯的大趋势下诞生的。虽然说赵立冬、孟德海、何黎明是典型,但剧情的重点还是在安欣和高启强的对立上。
      《狂飙》很显然讲了三段故事,姑且叫做序、第一、第二章。序章的高启强有很强的人物魅力,一边是执法系统,一边是集团黑社会势力,此时的高启强还只是一个卖鱼的工人,保护家人的决心,和在过程中展现的痞气令人动容。但是在进入第一章以后,实现了阶级三级跳的高启强再也不见序章时的痞气,在李有田、龚开疆、赵立冬等人之间的徘徊,对日常生活的主动远离,初见金钱与权力腐蚀掉高启强的内心。第一章反而有趣的一个人物是陈金默,他和序章时的高启强有一丝相像,既拥有人民立场对朴素生活的渴望、另一边又迫于黑社会斗争中,如果可以的话,我是希望陈金默走上序章那条高启强没选择的那条路的,但很可惜的是剧情选择让他死在这里。进入第二章以后,就开始正面的对抗和反击,这一章就没有那么耐人寻味的角色了。
        剧中高启强在序章时期希望弟弟高启盛去京海外面搞事业,第一章给孩子修风筝那段说有钱才能怎么怎么样,其实能看得到高启强的小市民心态,这种心态的现实来源,家庭环境、国企改革和工人下岗、以及个人的斗争经验(与白江波和徐江),几乎笃定了其会走上一条充满权利、金钱和暴力的道路,偏离一开始想守护的家庭以及生活。
        序章的孟钰的感情线开始显得很多余,我疑惑于剧本中这个角色的作用和意义,这个问题在第一章结尾和第二章得到解答。孟钰和安欣刚出场时情感和剧情的割裂感如此严重,也是说明二者终究不是一路人。
        安欣的存在,我认为是展示了一个完全合格的警察应有的模样,与之对立的张彪、杨建的形象,让我不得不感叹,当警察成为一种雇佣制度下的职业时,存在的形式和初衷的相悖。这几天AI的发展日新月异,生产力的更新宛如就在眼前,重新审视工作和劳动,思考这两个词如何在今天被黏合到一起的,在未来又如何分离。
        结局对京海保护伞的连根拔起,有人冷嘲热讽,但我觉得,站在人民立场上,这不就是我们想看到的吗。纠结真实不真实,我认为反而是搞错了方向。当年,有限的时间内,我们选择了快速发展,无可避免地犯下了许多错误,新中国老前辈们的精神文化遗产在滚滚洪流中被篡改、被遗忘,但是终究还不是全军覆没,我们还没有成为下一个俄罗斯,毫无疑问,还能做到一些事情。
        陆寒、李响的死,安欣几十年如一日独自坚守,如果要从体制内角度考虑的话,我觉得在现代社会分工下,每个人宛如螺丝钉的状态下,这种越权本身就无可避免地走向毁灭。所以体制内的反抗,最后都像这样,空降一个指导组来解决。但人终究不是齿轮,这就是我为什么怀念集体主义,毕竟,康德所说的自然权利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Tags: 三次元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