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5 09:43 /
抛开作者怎么想,自己瞎读,解读,然后变成圈子自嗨,最终就会导致作者被观众牵着走,同时被市场牵着走,作者会在这项创作中成为最底层的存在,作者的主题就会变成不重要的虚无主义,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导致现在作品极度商业化,同时缺乏灵魂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一直怀疑这不应该是莎士比亚说的。
像这种抽象同时可以多方面解释的话,说出这种话的人有义务去定下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同时传播者也有义务沿用这种概念去传播,如果说在传播的过程中这种概念被曲解被扭曲,这句话本身不会变,但他的意思变了。就比如说以前的读者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原意跟现意不一样,可一般人对于他的意思的认识就是现在的现意,所以在我们一般人中这句话就代表这个意思了,所以我在这说这句话是导致过度商业化过的重要因素。

作品自身的价值所有权已经不在作者的手中,权利逐渐全部转移到观众手中,作者的作品甚至自己都没有权利解释。而观众的理解能力下降,曲解能力增强,同时因为看到市场的作品会由着自己转,也觉得倍感骄傲,党同伐异,作品本身已经不重要了,由于作品产生的优越感更重要,产生的小圈子之间互相吵闹更重要,同时看个动漫都能弄出个那么明确的等级排列,婆罗门之类的词可以说是导致饭圈进入这里的元凶之一,不信的话,如果谁都不说什么萌豚了,厕纸了,婆罗门了,这环境马上就不一样。观众自愿服从情绪跟欲望,不耐烦的一遍一遍的刷着让自己愉悦的东西,即使他明白,最终肯定会导致空虚。这将会导致当真正想要看到能让大脑产生颅内高潮的作品时,当你有时间了,想看点需要思考,分析,理解的作品时,已经找不到了,而观众在一次一次的享受着快感的同时,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最开始可能会被这种现实感到不满,感觉到有深意的好作品应该出现,对这个时代加以批判和报复,但最后已经被消费主义调教到享受这种空虚。当然,事件并不都是观众的错,社会就这样啊。。。

文艺作品的意义是扒拉人的灵魂,文艺作品没有任何义务去构建或者腐化道德,那是教育的问题。他的要求就是能不能讲好一个故事,就比如说现在所谓的萌豚动画,轻视的核心是他会通过卖萌等行为取代本应认真塑造人物性格的桥段,会通过各种过多的不正常的行为取代故事的完整性与逻辑性,归根到底,他讲不好一个故事。一部动漫的时长和定位并不一定能说明问题,所谓的受众不同只是借口,我什么都没要求你,你就把故事讲好就行了,最起码让我看完之后除了浪费时间的空虚之外一无所有,就想我不认为京吹和日常是萌豚番一样,虽然故事有瑕疵,但我可以自己找到合适的借口圆上,京吹(bgm38),他们讲得不错,同时看完后后劲不小。
就像孤独摇滚5集从死宅借由加入乐队玩摇滚改善社交障碍,转为如何发展乐队磨练技术促进自身成长就像黄毛说的,过家家到此为止。故事逐渐像话了,首先行动然后停下来去思考意义,有点意思了,但之后7集开始,又完了,正面刻画少得可怜,其余都是脑内剧场,精神发颠,还是过家家式的乐队友情,根本逃不出所谓萌豚的范围,承接上文的过的桥段也不是你这么过度的呀,这一集本身就是个笑话吗?但我还是给了他6分,因为后来又回来了。但作品反应社会,他能这么火一定有原因,说到底还是社会的锅。

所谓严肃跟商业只是一种标志方便我们去给他们汇总,去识别他们,给他们分类,给他们聚到一起, 就像我说他是傻逼,他是流氓一样,这不是讨论他的工具,而只是一个标记的工具,文艺作品很简单,就是讲好一个故事,扒拉人的灵魂
Tags: 动画
#1 - 2023-2-5 09:53
(如果感到快乐与幸福是虚度年华,我没什么好悔恨的。)
完了
#2 - 2023-2-5 11:40
很多人自顾自的认为京吹是百合番、萌豚番,让人无语。还有因此给誓言的终章打差评的,理由是和男生交往了……好好的青春文学非要被套上一层滤镜,看不见它本来的样子。
#2-1 - 2023-2-5 13:26
Mr.
现在都这样,观众为王 ,想干啥就干啥
#3 - 2023-2-6 02:17
这句话确实是在传播的过程中被放大了原有的适用范围。原本只是表达观众有多样化挖掘故事和人物内核的权利,现在变成了堵嘴的话术,主观拒绝一切他人的理解和分析,我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孤独摇滚这片gigguk说它比轻音好的地方在于它是个在日常中穿插了少女成长刻画的正剧,但我觉得他大概是偶像动画看的不够多,这片其实就是邦邦那类乐队偶像动画,但赢在美少女上。四个美少女都是正好对上年轻阿宅XP的人设。
#3-1 - 2023-2-6 05:38
技术规范书阿卡卡
把孤独两个字刨掉,再去掉那些当众发疯的段子,自以为社恐共鸣的萌豚会少一半。
#3-2 - 2023-2-6 05:58
Mr.
对,所以我觉得它只是个很正常作品,但私活实在太多,没有那几集撑着,我分还得低,话说两点多都熬着呢?
#3-3 - 2023-7-3 14:18
Bgkanlunmi
在看的时候就觉得轻音有少女成长的刻画,只不过很细微,就像在两季里真的度过了人生高中三年,还是少年模样,只是与开始相比稍微成熟,仍有活力。然后在B站看到那些一点一点挖细节去分析的,才明白这种感觉哪里来
#4 - 2023-2-6 05:37
牺牲远景,满足一下观众的短期狂热。
过几年再看吧,潮水会退的。
#4-1 - 2023-2-6 06:00
Mr.
它?的太大了,大到全世界,销量还这么高,只能说现在社会压力太大了,照这样下去,水退就够呛了
#4-2 - 2023-2-6 06:11
技术规范书阿卡卡
Mr. 说: 它?的太大了,大到全世界,销量还这么高,只能说现在社会压力太大了,照这样下去,水退就够呛了
改变不了世界,只能观察世界,不为难自己。
#5 - 2023-2-7 14:26
真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建立在这一千个读者有着基本的文学鉴赏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而番剧本身不是严肃文学,严肃本身是和庸俗化、大众化是相反的,所以不可能两者兼得。所以大众化作品(商业动画e.g.)观众对作者的影响,是(某一个圈子/市场内)主流文化对作者性的影响,而作者性也不是所有作者在创作时拥有或坚持的
#6 - 2023-2-10 00:27
(她?你?。)
发人深思,受教了。
#7 - 2023-2-10 00:27
(她?你?。)
发人深思,受教了。
#8 - 2023-2-10 14:16
或许是“评价”这个词分量太重了吧,我一直认为几乎所有人都实际上没有去评价文艺作品的资格。一些经典作品花几百年的时间才逐渐成为经典也并不稀奇,而我们甚至连十年后会发生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能清晰地预知后人对当下作品的历史定位呢。既然这样的话,观众的想法恐怕也就称不上是曲解,最多只能说是一种人云亦云。或者换一个更中性的说法,是发表自己朴素的观后感。但在国内比较尴尬的一点是,“二次元”作为亚文化的一种已经被众人所熟知,再加上孤独摇滚开头部分的剧情与画面的确足够吸引人,所以才会大范围传播。近年来“火出圈”的番剧,从蕾姆到阿尼亚,几乎都是这个套路吧。不过无论如何,这里面确实没有作者什么事,随波逐流而已。
#8-1 - 2023-2-10 21:22
凌晨凌乱风
雷姆到阿尼亚都是鲜葱霸权番,BTR不是这条路,只是天时地利人和让BTR火了
#8-2 - 2023-2-11 13:26
五十海里的天空
凌晨凌乱风 说: 雷姆到阿尼亚都是鲜葱霸权番,BTR不是这条路,只是天时地利人和让BTR火了
有道理。我只关注了现象级传播这一个共性。
#9 - 2023-2-10 21:20
(plus est en vous)
实际上萌豚本身就是反对讲故事而发展出来的,从最初的处理上就去除叙事,把内容简单地切分为很简化的叙事和大量的卖萌夹杂塑造人物(但是塑造人物不可能没有叙事,所以也很有限),所以兜兜转转萌豚能做的都是固定的,在萌豚范围里最多也就像new game那样,叙事与空气系的原教旨是较为矛盾的,萌豚本身就是一个让人感受愉快和轻松的产物,也就是半商品一样的东西,或者说文化工业,并不是像文艺作品那样“扒拉灵魂”
#10 - 2023-2-10 21:41
(plus est en vous)
日常不算萌豚片,因为它是日常番啊,萌豚和日常虽然很像,但是区别在于前者更偏向卖萌,后者则充斥着无数个每日生活的碎片,用夸张甚至无厘头的形式来传达,我认为日常在叙事之外找到了一条新的赛道,即用非连续的故事创造了一个披着华丽幻想,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景的类乌托邦的时定市,这基本就是日常番的终点了,至于萌豚就永远只能是萌豚,是商业的饲料
#11 - 2023-2-12 10:22
果然作品火了后等于烂番,但也不能光挑没啥人看的冷门作吧
#11-1 - 2023-2-12 11:50
Mr.
在bgm排前一百,一万多人评分叫冷门作,就非得吵的乱七八糟才叫热门?
#11-2 - 2023-2-12 11:52
一根儿烟儿
Mr. 说: 在bgm排前一百,一万多人评分叫冷门作,就非得吵的乱七八糟才叫热门?
所以不火最好啊,出圈不就相当于埋到坟墓里了
#12 - 2023-2-12 12:47
个人感觉角色的塑造也不能完全脱离故事,很多东西看的乐不能说不好,但好像也不能说一定是优点,就算每个人评价的标准和来看番的预设都不太一样,我个人也并不喜欢如楼主所说的过度商业化的情况。
#13 - 2023-2-12 13:50
槽多无口,
哈姆雷特的评价用在商业动漫作品上不合适,没有商业作品能达到那种高度。
      作者表达多个主题不是问题,观众有不同理解也不是问题,问题是只认同自己的看法,抨击他人的看法。
       读者不是作者,脑子和经历注定是不一样的,从一开始完全正确的理解就不可能发生。
#14 - 2023-3-4 18:33
(嗯?)
想要完全统一理解,从一开始就吃透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味,观众的傲慢展现的淋漓尽致
#15 - 2023-3-31 20:56
萌只是一种风格,又不会违背作品创作的原则,好的萌系作品一定是贴合于日常而不是反常,认为萌会影响讲好一个故事毫无道理!此外,文娱作品的核心之一就是娱,一个完全不能给读者带来情感波动和情绪价值的作品一定是没有价值的,反过来说只要是能够带来情绪价值,那它就是多少有点意义的,所以哪怕是如今遍地的异世界厕纸的作品也有其价值,更何况是孤独摇滚这种顶级叙事和制作的作品。楼主总是纠结于作品的内核,还得出浪费时间的结论,但是有没有可能,相比于世界名著,99.9%的动漫都可以算作是浪费时间了,所以还是看的开心就好
#16 - 2023-3-31 21:27
(~∧o∧o@∧o@∧o~∧o∧o-∧o~∧o∧o@∧o@∧o~∧o∧o-∧o)
#17 - 2023-4-4 17:49
槽点有点多,不过懒得写长评了
#18 - 2023-5-7 16:23
(初心者译为能保有初心的人)
受教
#18-1 - 2023-5-7 17:58
Mr.
意外的还有人在回复,不过现在看看,的确是有不少偏激的地方……
#18-2 - 2023-5-7 19:04
初心者
Mr. 说: 意外的还有人在回复,不过现在看看,的确是有不少偏激的地方……
是这样的,但是想法很好
#19 - 2023-5-28 22:14
攻击性好强...我个人是不太喜欢看太严肃的动画作品的. 动画这个载体在表达严肃问题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般就看看轻松搞笑日常的内容.
不过这个现象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出现. 动辄几千章的网文, 层出不穷的氪金手游, 没有营养的短视频...
各种作品受众不同罢了. 其实批评这些动画「废萌」和某些人批评动画「软色情」、游戏是「精神鸦片」区别并不大.
不过读网文的反而嘲讽读名著确实有些不对, 而读名著的也不应该去嘲讽读网文的. 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在某一领域取得深入的理解. 只能说互相理解是最好的.
#19-1 - 2023-5-29 08:08
Mr.
……偏激的地方太多了,只能说那时候上头了
#20 - 2023-7-3 16:30
(当你长大,会成为绝望者、失败者与被诅咒者的拯救者吗? ...)
光是这个“名言”出处就值得说上很多了233
作为一位文字大师,莎士比亚一向就是一个说话很尖酸但不留痕迹的人,那句话就算真的是他自己说的,语境应该也更类似于“我懒得跟你们这帮傻逼解释我的创作意图了,你们爱咋咋地吧”的感觉吧
包括牛顿那句“站在巨人的肩上”也引发了很多有趣的解读和讨论,只能说名言这种东西就和成语一样随着时间流逝意义会发生转变,或者被赋予很多它原本不带有或者根本不打算、不愿意带有的价值

回头想想,很多能让部分人有优越感的文艺作品(包括动画)其实也是这么回事
#21 - 2023-8-7 20:38
理解尊重祝福
#22 - 2023-9-24 10:17
我觉得尊重多元化是能够互相理解的桥梁啦。
就像现在各大app存在于人们脑海中的鄙视链,在每个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视角里会有自己独爱的那一个,不是由于他们低俗和无理取闹,而是他们的日常、他们的生活需要他们有片刻放松的精神圣地。
而且我自身也是带有一定局限性的人,如果要验证这些话需要有一定量的载体,为此最好的办法我还是觉得尊重祝福,以及不带偏激地客观看待。
#23 - 2023-10-15 01:35
冯小刚那句话说得好,垃圾观众造就垃圾电影。观众筛选作品,然后制作方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就成了规则,就是市场化。日常这种没反响的动画连京阿尼都扔了,彻底淘汰。
市场化上面,间谍家家酒就是典型例子,作者在多次失败后反过来把市场玩弄于股掌之间,每一个毛孔都充斥者商业化、专业性的气息,懂行的人看一眼就知道会爆火。
时代环境早就已经变了,不需要有各种创意的动画匠人,只需要能把握风向的技师
#24 - 2024-4-21 02:36
(Dixit Deus: Fiat lux. Et facta est lux.)
抽象,上一秒钟还在说“如果谁都不说萌豚、厕纸、婆罗门之类的词了环境就会变好”,下一秒就开始拿着萌豚大帽子到处扣、给动画分三六九等,合订本也太短了。

然后是关于文艺作品的解读方面,“触动人的灵魂”和“有逻辑地塑造故事”之间根本没有任何的逻辑关系,能把两者划上等号像极了古典学院派文艺批评的思路,然而这个的前提是基于古代文艺始终是一种贵族爱好,一小群受过差不多教育、人生经历可能也大差不差的贵族精英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遵循差不多范式写出来的作品的好坏,这一套体系在19世纪已经开始受到质疑。而现代是一个创作和欣赏都大爆炸的时代,创作者和欣赏者都有庞大的基数和完全不同的阶层、文化和人生经历,因此无论是呈现的形式和内容,还是解读与评价的标准都会出现巨大的多元化,“触动灵魂”的标准也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可言了。

就比如你认为“萌豚”作品里“以卖萌取代人物基本性格与行为逻辑因此无法触动灵魂”,这样的解释只是正好迎合了传统标准的你自己的一面之词;而对“萌豚”动画的爱好者们而言,动画里展现的美好、可爱、理想化的人物设定与关系和温柔的背景设定就是触动灵魂的原因,能很好地与自己的生活建立联系、进一步产生了灵魂受到净化的感受。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的悲剧应该包含έλεος和φόβος,即唤起观众的恐惧和厌恶,最后再通过结局实现κάθαρσις,即对这些负面情绪的清除,以此震撼观众的灵魂(例如魔法少女小圆就算是这个模式的教科书动画之一)。而“萌豚”动画则某种意义上是借助观众在现实生活中积累或想象的έλεος和φόβος,在动画中只着重刻画κάθαρσις。如果只关注动画里的内容可能会觉得它不完整、剧情烂,但观众是个现实中活生生的人,没有文艺作品一样积累了不少的经历/思考,因而也能够为之共感。对于能做到上述过程的观众,这类动画就能够触动灵魂,哪怕作品本身欠缺了剧情。

因此,在现代这个时代,比起继续坚持一个高雅的、不容置疑的评价标准,更重要的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而导致了视角与标准的多元性,这一点就算是作品的创作者也无法阻止。但文章前半段提到的反对饭圈化、人云亦云的观点我很赞同,因为多元性最大的价值就是每个人独特的经历和思考,如果大量观众受到自身以外因素的影响而不能诚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那多元的声音反而会变成一种统计学上的误导。
#24-1 - 2024-4-21 20:54
Mr.
只能说当时中二犯了,偏激的地方也多,算个黑历史
#25 - 2024-4-22 03:06
(成为无用垃圾中的一员,使我充满了决心 ... ... ...)
有一点说的绝对是对的,总想着把文艺创作和教育问题扯上关系来限制创作者的人都是纯纯的坏逼
#25-1 - 2024-4-22 07:07
Mr.
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