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6-26 10:18 /
《即使我不再是十五岁》中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其中扭曲的人际关系。恰好最近在看《亲密关系》这本书,正好参考后面这本书对本作品进行一些非常粗浅的分析。《亲密关系》中的引文将用 粗体 表示 ,而《即使我不再是十五岁》中的引文,将用 斜体 表示。

人际关系间产生吸引力的最基本的假设是:他人的出现对于我们是有奖赏意义的。

岩下

岩下是一名有着一妻一女的普通工薪族。在分析其人际关系前,我们得先了解岩下是有着怎样的个性。在 ep 1 中的开场独白就是他的自我评价:

「自己只是个丑陋的跟不上时代的40岁中年男人,为了不给家人添麻烦必须活得慎重再慎重」

自我评价是影响人们交往的重要因素。高自尊的人对自己友好的搭讪常常信心十足,预期他人会热情地回应。而低自尊的人则则不太确定自己是否讨人喜欢。

在我看来,岩下是一名典型的低自我评价的人物,他逆来顺受、劳苦且生活水平低。他常常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受人喜爱。通常,人们总是期望自己被人所喜爱,特别是那些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但是岩下会不由自主的怀疑自己的家人是否喜欢自己,为了不让她们讨厌自己,他必须活得非常谨慎。

这种谨慎就导致了一种猥琐中年人的形象。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观察在 ep 1中岩下的形象:



岩下的视角:岩下正小心翼翼地晾这女儿的内衣,突然,身后女儿的怒吼声使他吓了一大跳,他不由自主地会想到「啊,我又做了什么让人讨厌的事情么?」,心虚且畏畏缩缩地转过头去,看到女儿发怒的姿态。低自尊的岩下不由自主地道歉,这个道歉显得猥琐而心虚。

其他人的视角:当岩下正晾这衣服,突然女儿的怒吼吓了他一大跳,他畏畏缩缩地转过身子,全身蜷缩,低这个脑袋〔天哪,这个人好像真的做了什么错事!〕,随后在女儿的怒吼下,他更加缩紧肩膀,非常心虚地道歉了〔他果然是做错了什么事情!〕。

低自尊的人往往会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沟通障碍,因为总是担心别人是否会讨厌自己,因此难以进行有效的自我表达。缺乏有效的沟通总会导致关系的破裂。

请思考一下,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怎样的处理才是合适的?

自卑的诱因:自我服务偏差
在这里,我想深入的探讨一下为什么这样一个中年人会陷入自卑之中。我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归结于自我服务偏差(self-serving bias)。

人们喜欢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自己,他们会把事情的成功归于自己,而面对失败则会推脱自己的责任。

这里所说的「自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概念,他指代的是「我」这个概念中有主观能动性的部分。也就是说就算是「我」,也分为「自己」和「非己」两部分。或许举个例子来说会更容易理解:岩下将挣钱养家的成功归于「自己」,因为是「自己」主动选择了去挣钱,因此理应受到赞扬。而将被女儿讨厌的失败归于「非己」,因为女儿讨厌的是这样一个「丑陋的40岁男人」,他相信这样的形象是无法被改变的〔或者忽略了改变的可能性〕,谁能为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负责呢?因此岩下「自己」的责任就被推卸了。

「女儿讨厌我是因为我是一个丑陋的中年男人,而我又不能逆转时光」。在岩下看来,「自己」是一个好人,做事出于好心,做了这么多好事,但是由于糟糕的外部环境,他没有能力改变家人对他的看法。

如此想的岩下将永远生活在这种幻觉中,他的人际交往会显得畏畏缩缩,令人讨厌,他人的讨厌又加深了他对自己的不信任。从而陷入了低自尊的漩涡。至此,他失去了自我判断能力、失去了表达自己看法的能力,他成为了一个毫无主见,畏畏缩缩,丑陋的中年男性,但他本不应该如此。

〔其实还没写完,有时间再更吧〕


Tags: 书籍
#1 - 2023-1-13 05:03
催更
#2 - 2023-7-11 20:15
(追求幸福吧。)
催更
#3 - 2023-8-29 14:22
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