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5-5 19:00 /
【注1】:原文地址:微信公众号“妄想现实骑士团”《长大后的我们终究还是回到了童年的创伤之中——<电气马戏团>思想解析》,公众号的排版格式和字体选择都相对更舒适一些,阅读体验会相对比较好。希望支持笔者的小伙伴能够关注一下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谢谢大家!

【注2】:最后一次评价《电气马戏团》这本书了,占据了Bangumi太多资源了,给大伙儿先道个歉。



一、童年·在世间·父亲的拒绝

“你啊,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每每听到这句古老的谚语时,我总能感受到长辈“嘴巴很硬、内心很软”的那种对自己孩子言不由衷的宠爱。被批评的小辈们哈哈一笑,不以为然,他们继续我行我素,痛痛快快的活在这个世界之上。

这真是令人感到羡慕。

任性、不懂事、自以为是、理所当然,这些看似略带贬义的词语可能是某些孩子花费一辈子都得不到的东西,即便他们早就长大了。

任性、不懂事、自以为是、理所当然,在审视这些词语的时候,我们或许只看见了这些词语批评教育的一面,可我们似乎是故意忽略了隐藏在这些词语背后的那份父母言不由衷的关爱。

毕竟成年人都是害羞的、成年人都是羞于表达的。成年人都不愿意把真心透露给其他人。所以成年人才会在他人面前装作一本正经的表达着自身对子女的喜爱。

要知道任性、不懂事、自以为是、理所当然是成长于幸福环境下子女的特权。“不要太任性”、“你要懂事一点”、“没有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当父母向孩子说出这些谆谆教诲时,他们其实在心中早就原谅了孩子的任性与不懂事。

事实上。孩子也是知道这一点的。任性的本质是一种求爱,孩子是在通过任性与发脾气试探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在“任性—批评”这种潜移默化的游戏中,父母实现了一种对孩子克制的爱,而孩子则在这种父母的这种克制中体会到了严父严母表面下的溺爱与包容。父母是孩子最坚实的地基。“我是被爱的”、“我在父母身上找到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容身之处”。因为找到了一个绝对的东西(父母无条件的爱),孩子露出了天真无邪的微笑。

每当我听到长辈评价其他家的一些孩子从不任性、从小成熟懂事,我的内心便会不禁产生一些难以排遣的伤感。从不任性并不意味着孩子不想任性,从不任性只能意味着父母拒绝了孩子无条件的求爱。

这种拒绝对孩子产生的结果可能是天差地别的:如果孩子能够从这种拒绝中感受到父母的那份克制的爱、体会到自己仍处于“任性—批评”的游戏中的话,这样的孩子或许就能成长为一个理想的成年人——他懂得自我约束的社会规则,与此同时他并未失去对自身无条件的爱,是父母的爱灌溉了他自身,是他自身获得了最坚实的实在。

可当这种拒绝成为了一种真正拒绝,又或者说父母将外源性的压力内宣泄在一个一无所知的孩子的身上时,一切的性质便发生了异变:懂事成为一种对权威的畏惧,而成熟则化作了一个化脓了的创伤。



要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游戏规则是被打破了的。在“任性—批评”的游戏中,批评只是一个游戏的一个课题与表象,批评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一种父母对子女绝对的肯定与溺爱。“我批评你是因为我深爱着你”。这句亘古不变的名言最好的诠释了“任性—批评”游戏的精髓。

而在真正的拒绝中,这一不成文的兜底被直接取消了。

父母对孩子显露了一种由外部转嫁而来的恨意;又或者父母说仍旧爱着孩子,但父母却无法阻止自己对孩子产生负面性的影响。

“孩子是无辜的”便是前者的一个例子(父母对孩子露出的是一种外部转嫁而来的恨意)。“都是你爸爸/你妈妈的错”,婚姻不幸的父母们因各自的过失不断埋怨着彼此,又或者彼此之间不相往来、形同陌路。而童年期的孩子是敏感的,他能在无意识中捕捉到这种氛围。这是爱的分崩离析,一个完满、和谐、整全的爱单方面被切断了并且几乎无法被修复了。

当别人家的孩子任性不懂事肆意妄为的时候,他却不得不从“被爱”转化为“求爱”。于是孩子变得非常“懂事”了,因为一个创伤已经根植在了他的心中。无条件的地基已经从他的世界中消失了。他需要通过懂事来博得父母对他的青睐(他要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则是后者的一个例子(父母仍旧爱着孩子,可父母却无法阻止自己对孩子产生负面性的影响)。穷人家的父母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可现实生活的压力与重担已经压的父母喘不过气,又或者说在被生活的苦难击败前,父母已经被自己击败了。他们逃避自身的责任,并自顾自的将这份责任转嫁于他人、社会之上。

他们一方面极度傲慢,目光无人,看不起那些为数不多比自己地位还要低的人,但另一方面却又极度自卑,敏感脆弱而又惆怅,身上散发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悲伤。



父母逃避了自己的心灵,这本不要紧。但如果将这份逃避转嫁于自己的孩子的身上,那么这个将孩子将不只成为一根无根草(世界之中无条件的地基消失了)。这个孩子将会成为了一位创伤者、一位创伤应激性综合症患者(执着于自我否定中无法自拔)。孩童时代留下的创伤对一个人来说可能是终生的。

在最坏的情况下,如果父母一定要对孩子宣泄自身的情绪的话,那请务必将这份宣泄坚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废。这样的话,孩子产生的情绪只会是纯然的愤怒,而这份愤怒会会驱使孩子拼命的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

“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不需要父母,我自己就能得到幸福”。

如此一来,愤怒便将创伤外化于行动,孩子将以自爱取代了源于父母的他爱。虽然我们都知道这种对创伤的应激综合事实上不会给孩子带来真正的幸福,但孩子至少在这种暗示与欺骗中走上了一条对抗创伤的人生道路。

然而,父母对孩子的情绪宣泄如果没能做到坚持到底,而是半途而废的话,这样的半途而成的宣泄会比宣泄到底给子女带来更为本质性的伤害。《电气马戏团》中有这样两段文字:



殴っだ後に父はいつも悔恨ともとれるような心細い表情を浮かべるのだよね。殴られた痛みはほとんど忘れてしまったが、あの情けない表情だけははっきり覚えてる。僕を傷つけたのはむしろあの顔だった

每次打完之后,父亲总会面露忧色,似乎隐隐有些悔恨。殴打的疼痛我早已忘记,但那副懦弱的样子我至今记忆犹新,伤我最深的反而正是这幅表情。

「なんでそんな屑になっちゃたんだよ」

後ろ姿に向かって精一杯浴びせると、

「おれだって、屑になりたかったわけじゃないだ」

父の言葉は思いの外感情的で、ほとんど泣き声になっていた。そして僕から顔を隠すようにして駆け足で部屋を飛び出してゆく。将来僕もあいう人間になるのだろう。

“你怎么就成了人渣啊!”

对着他的背影,我声嘶力竭地吼道。

“我也不想变成这样啊!”

父亲的语气出乎意料得动情,几近哭喊。他不敢让我看到他的脸孔,飞奔出了房间。将来我恐怕也会成为这样的人吧。



主人公水屋口悟在父亲身上看到的不是对父亲的失望,他在父亲身上看到的是对自己的失望。

在水屋口看来,真正伤害到自己的不是父亲的拳脚相向,真正伤害到他的是父亲在殴打过后的愧疚表情。水屋口的父亲从始至终就没有认同过他自己,即便他可以有权力殴打孩子,但他最终却不得不在孩子面前忏悔。他知道自己错了,但他却控制不了自己不做啊,这是水屋口父亲的悲哀。

殴打儿子的父亲哭着求着恳求孩子的原谅。这个扭曲的场景深深的影响了水屋口的性格与成长。

儿子应当从父亲身上学会一种傲慢,一种无根据、无条件的过分自信。对于儿子而言,父亲是禁令,父亲是秩序,父亲是儿子接受符号化世界的最初伦理姿态。

正如孩童会在幼儿园班会中大声说的那样:

“我爸爸是警察!”

“我爸爸是老师”!

“我爸爸对我妈妈炒鸡好!”

孩童应当无条件的认同父亲,并以此为豪。认同父亲意味着儿子接受了父亲主宰的符号秩序。如此一来,儿子在未来也将展现出同他父亲一样的男性气质——男性即意味着主宰、支配以及承担之相应的责任。

如果儿子选择与父亲对抗,那这也不失为一种融入符号秩序的途径——以俄狄浦斯情结的方式完成了自身符号化的进程。极端的说,对抗也是一种极端的认同,儿子在与父亲(禁令)的对抗之中融入了符号秩序。终有一天,儿子将取代父亲的地位、成为符号秩序的一部分、成为禁令本身。

最可怕的是身为秩序化身的父亲竟然在实施暴力之后恳求自己儿子的原谅。

这种伦理姿态是最要不得的,因为这是一种倒错。本应处于绝对支配地位的父亲却在祈求一个全然依附于他的子女的原谅,一个外强中干的、虚弱无力的权力(秩序)形象展现在子女的面前,而对于父亲的儿子而言,他又会有做何感想呢?

父亲真正伤害的不是儿子的身体,而是儿子想要成为父亲的那颗心。一个伟岸的、坚强的、充满自信的、或者说至少是无条件傲慢的父亲形象破碎了。而归根到底父亲的形象就是子女心目中世界的形象。

事实上,傲慢是一种能力,傲慢并不是人与生俱来就拥有的,或者说有些人一辈子都无法具备傲慢的能力。孩童呱呱坠地的时候,他只会哭而不会笑,因为孩童对于母体的外部是恐惧的。他的哭泣与呼喊呼唤的是母亲,对母亲的[依恋]与对[一体化]的怀念。

“不要哭哭啼啼了,像个娘们儿”。是父亲赋予了孩童对世界的自信,是父亲赐予了孩童[去一体化]的能力。虽然父亲的本质是徒有其表的伪装,虽然父亲在本性上依旧是虚弱的,但父亲却刻意展现出强大、坚定、自信的形象,这种形象就是权力与秩序的雏形。这种形象就是人能够积极的、充满欲望的活在这个世界之上。

但当父亲刻意向儿子暴露自己的无能与懦弱时,父亲便硬生生切断了儿子对父亲的幻象。

“你怎么就成了人渣啊!”

对着他的背影,水屋口声嘶力竭地吼道。

对水屋口而言,他渴望得到一个能够令人感到骄傲的父亲,或者至少是一个“父亲”的幻象。

“我也不想变成这样啊!”父亲的语气出乎意料得动情,几近哭喊。

父亲击碎的不仅是水屋口对“父亲”的幻想,他击碎的更是水屋口对“世界”的幻象。在父亲的背影上,水屋口看到了一个无法傲慢的活在这个世上、更无法像个男人一样承担起自己责任的惶恐脆弱的可怜人。在父亲的背影上,水屋口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影子。

或许水屋口真正想要责怪的并不是那个懦弱而无能的父亲,水屋口真正想要责备的其实就是眼前这个同样无能而脆弱的自己。

“你怎么就成了人渣啊”,对着他的背影,我声嘶力竭地吼道。

“我怎么也成了人渣啊”。我恨着把一切过错推给父亲的自己。

“我也不想变成这样啊!”父亲几近哭喊的吼道。

“我也不想变成这样啊!”带着同样的语气,我也几近哭喊的吼道。

或许此时此刻的父亲与儿子,已经同化为同一个人了吧。

是啊,或许就像水屋口内心所想的那样:“将来我恐怕也会成为像父亲这样的人吧。”

就这样,水屋口的父亲离开了水屋口,但他给水屋口留下的那个化脓了的创伤却深深影响了水屋口的青年时代、甚至影响了水屋口的前半生。




二、边缘人与老鼠人

创伤的种子一旦种下,这颗种子便会在阴暗的内心中生根发芽。孩童天真无邪的微笑令水屋口如此厌恶,他无法想象自己能够露出这样的微笑。在儿时的水屋口眼中,世界呈现为分崩离析的家庭、卷钱跑路的母亲、暴力相向后向儿子做出忏悔的父亲……这样的世界,既可悲又可笑。

或许这就是水屋口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的原因。当同龄人享受着互联网时代的繁荣与狂欢时,水屋口的眼中却只能看到完满背后的虚假、繁荣背后的泡沫。

同龄人们无不拥有了“父性”(“理所当然”的扎根世界),而水屋口的“父性”早就遗失在了他那阴暗的童年之中(无根草在世界中漂流)。或许也正因如此他与世界之间的龌龊从未被真正消离。即便在水屋口离开了原生家庭独立生活后,这一点依旧没有发生任何根本性的改变。

水屋口本以为自己在逃离家庭之后会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可事实上水屋口的精神状态没有任何变好的倾向。与此相反,每当水屋口愈发逃离自己的父亲,水屋口的父亲就越发显明的呈现在他的身上。

与世界之间的龌龊渐渐化作了一个怎么填也填不满的空洞,那个曾经被父亲挖开的伤口正在渐渐化脓、出血。没有事情能让水屋口感到开心,学习的意义、工作的意义、游戏的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龌龊的、所有的“意义”都是虚伪的。

很多人都能够将自身的价值寄托于自己的事业与工作上,但这只是拥有“父性”的人们的特权。拥有“父性”的人总是那么的天真乐观,他们总能认为他们理所应当的拥有着天生幸福与快乐的权力。这份“理所应当”是天之骄子们无条件扎根于世的地基,而水屋口所缺失的恰恰就是这份“理所应当”的自信与傲慢。

水屋口冷冷的看着这个世界,他本能的厌恶这个世界,但他真正厌恶的是这个厌恶这个世界的自己。

水屋口拒绝了外部那个鲜活明亮的世界,而他的内部那个化脓了的伤口则在不断变质、腐烂。就这样,水屋口不断沉沦于自己为自己设下的泥沼。

僕の毎日は、支離滅裂になってゆくばかりであった。薬を飲み、酒を飲み、インターネットのゲームをプレィし続けている。そうしても常に念頭には先行きの不安があり、何をしてもちっとも面白くはない。強いて言えば、馬鹿げだ行為によって人生を無為に消費している喪失感が面白くかった。

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支离破碎。嗑药、喝酒、玩网络游戏,无休无尽。即便如此,心中总悬着对未来的不安,无论做什么都觉得无趣。硬要说的话,唯一的乐趣是将人生浪费在这些愚蠢的行为上而产生的丧失感。



.......................

(后续文章Bangumi发不出来,有兴趣可以到我的公众号“妄想现实骑士团”中查看!)



Tags: 书籍
#1 - 2022-5-5 19:36
(看上去很美)
看一半没了呜呜
#1-1 - 2022-5-5 21:44
零溢
剑大,bangumi屏蔽太厉害了。。
#2 - 2022-5-6 19:07
最近怎么流行用精神分析的符号学体系来对ACG作品进行一个简单的解构?
#2-1 - 2022-5-6 22:49
零溢
不知道额
#3 - 2022-7-1 16:25
(我不会妄想自己没被人支配)
很多人都能够将自身的价值寄托于自己的事业与工作上,但这只是拥有“父性”的人们的特权。拥有“父性”的人总是那么的天真乐观,他们总能认为他们理所应当的拥有着天生幸福与快乐的权力。这份“理所应当”是天之骄子们无条件扎根于世的地基,而水屋口所缺失的恰恰就是这份“理所应当”的自信与傲慢。
-----------------------------------------------------------------------------------------------------------------------
不懂精神分析但自己最近也有发出过类似的感慨,缺少这份“自信”,实在是难办得很
#3-1 - 2022-7-2 08:34
零溢
恩,是的。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