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30 08:19 /
艺术激发了我们的享受(情感)与判断,这样的享受与判断是我们主观上的行为,正因为取得了享受,作为自以为是的现代人,我们怎能不去尝试认知这份美呢?

动画需要一种单一美,也就是不能混杂过多的元素。单一是指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相似因素的集合。单一不一定可以深入,但深入一定需要单一。艺术的存在是为了表现理想世界的景象,这里的理想世界并非一定架空,也可以指艺术家头脑中理想的现实世界。为了表现理想世界,艺术家们需要将一般世界里的无定性的普泛观念自我外现成为定性的可以显示心灵方面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意蕴的意境或情境。而尾石为了展现自己的理想世界,为了营造出单一而深刻的意境,创造了极具特殊性,并且非常贴近剧中人物,剔除杂物,用几近相同的物体填满空间的尾石美学,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才能有极强的代入感和吸引力。因为单一,因为违背、忽视常理,因为与普泛观念截然不同,所以独特而意蕴深长。虚渊玄的脚本也是一样,忽略与魔法少女无关的情节和日常,将原本一天里平铺直叙的时间变形,只写重点。类比物语,除了垃圾君唯一的男性角色是烊烊,纯粹是为了男性观众们考虑,如果把垃圾君"好色花心"的行为添加到其中任何一个女性身上,对于男性观众们来说对立面就极大增加了,所体验到的感受也不再纯粹而单一,那么物语便不再是物语。艺术之美体现为一种特征。特性作为艺术原则,应当既另个别因素有所凸显,又为整体服务进而升华整体,而非成为累赘冗余。而单一性令整体无限吻合于特性,在艺术美所要表现的那一个方面登峰造极

动画需要一种音乐美,即旋律、歌词与动画契合,还有运用得当,小圆和物语都做得极好。对音乐的运用直接决定了观众的感动程度以及回忆方式。有时候听到这样的旋律,不需要再去看动画,最初的感动就喷薄而出了,现如今能够静下心来把自己喜欢的动画看很多遍的观众已经为数不多,但大家重温自己喜欢的动画的理由,我想绝大部分都是为了找回当初那份感动吧。不可以说音乐只是为观众找回属于自己的感动提供了便利,因为这份感动本身就是音乐与声音画面相结合催生出的,就像父母与孩子长得很像一样,音乐与感动是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无法分割的,是只属于你大脑的私人物品。

动画需要一种情感美,具备了以上两种条件,无论是单纯的美好欢乐、忧伤沉郁还是大多数时候二者相交融的情感都一定会存在一方面。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是和我一样以体会到感动作为看动画的目的,奥兹奥斯本说感受到"第一次觉得我的人生有了意义"是在听《With the Beatles》的时候,而我是在看动画的时候。这次二刷魔圆在观念上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情感是拥有自我的基本条件。没有情感便没有所谓对自己而言重要的无条件价值,仅仅是客观的利害关系,也就失去了自我存在的意义从而转向忽略自我的群体。我们之所以拥有自我,是因为我们拥有属于自己的情感,从而拥有无条件的价值判断,与他人相冲突从而个体化。回归正题,无论是怎样悲伤的情感,只要它足够强烈,它就同时带给你满足感和存在感,《常识》中说"暗自咀嚼其中的痛苦刺激,于是可以期待破镜重圆的圆满幸福",这并不等同于自虐,而是仅仅对这种情感存在需求而创造一个条件,再加上我对于这些情感的高度重视,所以我才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了意义。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些情感同时也会反作用于动画本身,让动起来的画面和声音成为真正的动画。事实上你只是听到了音符,看见了像素,如果没有情感,你什么都感觉不到。所以,对于动画来说,其产生区别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这份情感。这样理解就可以得出,正因为存在情感所以才会有艺术与美的存在,如果失去了情感,那么艺术与美都将毫无意义。但这种观点并没有考虑到情感并非一定涵盖万物,情感也许仅仅是能够评判美的其中一种我非常重视的途径,这样情感就不能是决定和产生美的因素。但说回来,无法产生情感的美并不一定存在,而且我们又难以确定,总不能说,啊,这便是无情的美吧!如果无情的美的确不存在的话,那么情感就又变成了美与艺术的主宰。艺术所带来的感知并不等同于感情,感情是感知的子集,那么感情相对于感知的补集可能为空集,也可能不为空集,无论如何,这样的一部分感知无法通过语言描述甚至难以被确认存在,但在观影过程中无需考虑这么多,单向接收的话即便无法确认也的确能够感知到

说了这么多,针对艺术美与感情,最初的我其实只是在问自己:单单用情感评判动画艺术美究竟是对还是错?
对的,我现在可以这样回答,但是不是动画美只能用情感评判呢?我知道当然还会有其它很多维度比如视听语言,但我还在美的本身来源上存在疑虑,例如假设美本身就是由感情在主体物人的精神中产生的,那么视听语言就难以用于评判美,而变成了一种单调的技术,以此我推生了以下三类问题

一:产生艺术与美的是人的主观感情吗?还是说艺术与美是具有客观独立性的,能或仅能通过感情进行认知?
二(对一的反面立意):感情是艺术与美的产物吗?如果是的是唯一产物吗?还是仅是感知方面的唯一产物?
三(对一与二否定感知后的疑问):对艺术的欣赏只能通过感情或感知吗?对其他途径进行艺术欣赏从而产生的美感有强加的成分吗?可以确定存在吗?

上述疑问我无法自我解答,但我可以对情感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我极其重视情感,所以厌恶黑格尔对情感的描述「单纯的感性关系是一种欲望关系,这种关系以消费、消灭对象为目的,主体自身也被欲望的狭窄庸俗的兴趣所束缚」但我最终认识到: 对艺术品进行情感诉求是一种欲望,是娱乐的一部分。然而,这样的诉求与欲望不能用狭窄庸俗来形容,因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情感是艺术美所带来的,可以让观众取得最直观感受的呈现形式。只不过这样的形式是感性的而非心灵,于是便遭到了一些崇敬高尚精神群体的鄙视,事实上感性关系被冠以狭窄庸俗之名是毫无道理的。将情感说(情感,也就是快感)与审美感官说(感知以内情感以外)合并,就是一个感知说了,这两种说法的研究者同我一样,都受困于感知的不明确性,以及感知与艺术美关联起来的不确定性。最终导致无法深入研究而且连形而上都无法完全做到,因为太过抽象了,超出人类目前的认知范围与观测水平。
最后,我能确定的就是:情感与艺术美是相关联的,从情感欣赏美是感性的欲望与娱乐,但这并不可耻,反而是认识美的绝佳途径。

再思考,我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三个问题,究其本质,是因为美本身具有不定性,是形象将美这个理念定性而为我们所认知的。因此,有情感,便多少有美的存在,这是至少是人类所能够完全肯定的。至于其他美的非感性形式,我们也许可以通过对美进行定义而认定其存在于非感性形式中.....?其它所谓存在的非情感美如空间美等多少是伴随着愉悦之感的,如果仅仅因为这两个图像对称,我便称之为美,谁又能否认这可能是自己强加的美呢?)

写到"......?"这里我明白了,我不小心否定了自己。我在潜意识里认定美是一种能够激发人的情感的事物,所以在提出以上三个问题之前没有对美本身进行定义,这三者的答案最终取决于任一主体对美的定义,这是我自己不小心得出的结论,但只是这样就结束思考未免也太形而上,到头来还是只剩下一个空泛的普遍性概念。例如黑格尔既认为艺术产生情感波动,影响心灵的这种状态是美,又认为心灵产生美,他对美的定义令他确信了感性美是低于自由美的。之所以他能够自信得讲出自己的答案,而非像我一样犹豫不决,是因为他已经有了自己对美的确切定义,基于他的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很容易得出答案。而我也有了,但却是潜意识里的,下意识以自己的定义思考,却受到黑格尔美学的限制,导致没法下定义。总得来说就是,连研究的对象本身都没搞清楚,研究自然进行不下去

于是我终于发现了,只要我有一个对美的确切定义,那么解决这三个问题就是小事一桩。那么"能产生情感的艺术即美"(艺术可以很空泛)
这样疑问虽然解开了,但定义却使得我的眼光变得更加狭窄。

最终我这样定义美,一种物,无论是主观产物还是客观实在,能够带给人们除了虚无以外的物。很模糊,这是把美缩小到我所能理解的最宽泛的定义内了。如果以这种定义思考,那这三问依旧没有答案,但这样的定义是有效的,依旧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美
————————————————————————————————————

二刷魔圆新篇



《君の銀の庭》
「ここにいるよ」,就在这里,
静かに寄り添って,静静地靠在一起,
何処にも行かないで,请哪都不要去,
窓辺で囀って,在窗边窃窃私语,
終わらない始まりへ,向着不会结束的伊始,
ほんとうの終わりへ,向着真正的终结,
何を失くしたって,无论失去什么。


我喜欢在黑暗中发着光的动画。在悲伤中渴望幸福令我产生压抑沉郁的情感,但当渴望终于实现之时,我先前的那份情感却随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聊和虚伪的感想。原来我只能从悲伤中汲取情感吗?实际上我太以小见大,以个例概括整体不是明智之举,这其中掺杂的因素数不胜数。新篇开头那样的美好太空洞了,一直笑着并不是明智之举,再稍微多一些平淡,一些平常更加真实贴切。幸福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彰显幸福的不幸,所以我喜欢黑暗中发着光的动画是因为这样的光芒在黑暗中如同太阳在宇宙中那般明亮。这份感动并不是只能从悲伤中获取,只是我将自己曾经从快乐中获取的感动暂时遗忘掉了,如同先前所说,从三个方面都可以取得。然而我不应当为了它催促角色经历那样的悲剧。

对于悲剧的卡塔西斯作用,我极其赞同宣泄说第二派中的一部分观点,即,人们有要求满足他们的强烈的怜悯与恐惧之情的欲望,人们在看悲剧时,这些欲望便得到满足,他们发生这两种情感,并在发泄的过程中感到快感。唯独情感将马上归于平静并回归正常状态这点我不认同,毕竟我宁愿一直沉溺在里面。我赞同宣泄说的原因仅仅是出于感同身受,而非其他任何理念性的原因。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卡塔西斯(依据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可把卡塔西斯理解为陶冶)作用是:悲剧引起怜悯与恐惧之情,使它们经过锻炼,达到适度,以此陶冶人的情感,使之合乎适当的强度,借此获得心理的健康。但这种说法有一个致命性的缺陷,那便是:悲剧真的能使怜悯与恐惧变得适度吗?事实上这个问题没办法回答,也就没办法被我认可

也许我将情感以外的事物忽略了
故事和画面本身也存在着
那观众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呢
我是否仅仅是一个情感吸食者
是又怎样呢
这就只是热爱而已吧
那就别想那么多
那么就尽情享受吧

这是还没有得出结论时我写下的话

我只是见证人罢了,一芥观众只需要欣赏,珍惜拥有的,学会接受而非索取,把动画当作一个真实的故事看待,当作一个无法改变的故事,并不是谁做出来的,它仅仅只是存在于那里。艺术是为人们提供一种可以弥补损失的孤独,在观影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沉浸在艺术中就可以了,无论是情感,还是画面还是音乐,我们只需要单向的接收或思考动画本身,不要带入抽象理念。抽象理念用于提取艺术中的特征部分,但与此同时我们就会丧失对艺术品整体的把控与欣赏能力,这样就违背了艺术品诞生的本来目的。抽象理念一定是在创作或欣赏后的评判艺术品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谨记。当然完全这样做实际上很难实现,只能说以此为主,不影响观感程度的思考,能够沉浸在动画中即可

终于回想起了,最初我看动画时的目的有二
1.娱乐,包含了美(以上述我的狭窄定义阐述),情感(欲望,是美的子集),当然还有其它方面比如情节本身
2.思考,包含了美学等抽象思维
所以到头来我是逐渐被情感与美所束缚住了,忽略了这两大范围里的其它东西,即作品所带来的不一定仅仅是美学,美和情感。
另外娱乐也肩负着把我从压抑沉闷不如意的现实中解脱出来的重要职能
观影欣赏时娱乐,评判创作时思考,这是我对于观影方式问题的最终结论。
Tags: 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