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13 22:56 /
【注】:原文地址:微信公众号“妄想现实骑士团”《文化游牧——我的形而上学文化观》,原文的阅读体验会相对比较好一些,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一、作品、欲望与共同体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现象

现代社会的文化产业似乎较之过去而言愈发繁荣了,就拿笔者熟知的ACGN业界为例,每年产出了大量动画、漫画、文字冒险游戏与轻小说。以日本动画产业为例,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日本动画内容发行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2022年日本动画产业总规模将达755亿港元,而在2013年这一数字仅有233亿港元。

在B站、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中,动画的点击播放量也屡创新高,以B站为例,《鬼灭之刃》的总播放量为4.9亿次、《JOJO的奇妙冒险 黄金之风》的总播放量为3亿次、《OVERLOAD》的总播放量为2.8亿次、《关于我转生变成史莱姆这档事》的总播放量为2.7亿次……

【图1:B站播放数量最多的十部动画】

文化产业的繁盛必然有其自身的逻辑。“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本身似乎已经蕴涵着其蓬勃发展的秘密。在对文化的定性中,现代社会将文化视为某项具体的产业,并以此将文化纳入了现代社会的内在逻辑之中。

现代社会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现代社会的内在逻辑是功用与价值。以文化产业为例,现代社会侧重发挥文化的“功用”、“利用价值”。通俗的来说,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个人当然有创造、消费文化的自由,但文化作品必须具有“功用”。

文化被创作、消费的根本目的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满足这个社会或者社会群体的具体需求。这些需求包括:培养人们的共同体意识、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小结一下文化产业背后的基本逻辑:

1.现代社会将文化视为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物质力量;

2.文化对现实世界具有实际意义,故现代社会将文化认识为“文化产业”;

3.文化产业的实际意义指的是文化产业可以培养人们的共同体意识及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4.也正因此,文化被现代社会视为一种实际的功用,而非一种纯粹的精神现象。


(二)文化作品与共同体意识

上文谈到文化作品具有两个方面的实际功用: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培养人们的共同体意识。我们先将注意力聚焦于文化的第一个功用:培养人们的共同体意识。

在开始论述文化第一个功用之前,我想问读者朋友们这么一个问题:

一部作品究竟为谁而写?是为作者自己而写还是说为读者而写又或者说是为整个社会而写?

一部作品可以为社会而写。虽然作者创作了作品,但无关于作者的意志,作品不得不要满足共同体制定的规则。让我们考察哔哩哔哩十一周年的演讲,哔哩哔哩董事长兼CEO陈睿先生在这场演讲中说了这么一句话:

没有包容就没有B站百花齐放的内容生态,我们相信好的社区能够分辨善恶美丑。——哔哩哔哩董事长兼CEO陈睿先生

【图2:陈睿先生哔哩哔哩十一周年演讲片段】

每个时代对善恶美丑都有自己的标准与答案。或许每个时代的答案不尽相同,但单论某个时代,这个时代具有唯一的“正确答案”。

很明显,陈睿先生在此想要表达的内容是B站之中的内容与作品应当积极向上、内容健康。

B站对这一问题的答案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任何作品的内容都不应该违反社会的道德标准、社会的法律规则。这是作品能够存活下去的“铁律”。

我们身处一个共同体之中。每一个人自出生伊始就无可避免是共同体之中的一员,而共同体则是由一个个平凡的个体组成。

在此,我们遭遇了共同体的结构性悖论:究竟先有共同体的存在还是先由个体的存在?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悖论一样,在理性层面上,这个问题并无标准答案。

与共同体悖论相似,作品的定性似乎有遭遇了同样的困惑。一部作品首先是作者的作品还是社会的作品?如果这一问题的答案是社会的话,那么作品毫无疑问要遵守社会制定的规则。

但如果这一问题的答案是作者的话,那么作品只是作者自身思想的表达,作品在本源上并无遵守社会规则的义务。因为作品只属于作者,作品是极端个人的产物,作品并非是时代的产物。

很显然,在共同体悖论上,我们的社会选择了共同体优先。首先是共同体的实存,只有共同体的有序存续才能保证每一个个体的独立生存。没有一个强大的共同体,个体的幸福无从谈起。

也正因如此,在文化领域,作者从根源上从属于社会,作为作者的“子女”的作品也理应从属于社会。

我们在此需要注意的是,社会规则下的“善恶美丑”单纯指涉作品内容的“善恶美丑”,“善恶美丑”更是一种结构性权力:它是不具有实际内容的“空洞”,共同体可以按照自身的意志填入共同体所希望的内容。

这一理念直接体现在解释权之上:没有人有权力解释“善恶美丑”,因为“善恶美丑”先于任何一个人的存在,它已然就在那里。我们心中的“善恶美丑”并非我们的自由意志,它只不过是那个永恒存在物的分身罢了。

文化产业正是这个“永恒存在物”的忠实部下,它能使这个“永恒存在物”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并且每个人都误以为有关“善恶美丑”的观念都是自己自由意志的体现。

这就是共同体如此青睐文化产业的原因,也是文化产业自身的魔力:它把“他认为变成我认为”、把“他的想法变成我的想法”。

(三)文化作品与自我确认

一部作品究竟为谁而写?是为作者自己而写还是说为读者而写又或者说是为整个社会而写?

在讨论文化第二个功用“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之前,让我们重新回到这个问题之中。

“作品为社会而写”,除了这个答案外,这一问题还有别的解答:作品不为社会而写,作品只为读者而写。

在现代服务业中有着这么一句经久不衰的口号:“顾客就是上帝”。文化产业事实上也遵循了现代服务业的基本逻辑:将文化作品的消费者看作至高无上的顾客。

文化产业只有在充分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之时,消费者才能消费更多的文化产品,文化产业的产值也因此能够得到显著增长。还是在哔哩哔哩十一周年的演讲中,陈睿先生还说了这么一段话:

我们是一家来自用户的公司,我们会怀着敬畏之心,倾听所有用户的声音。——哔哩哔哩董事长兼CEO陈睿先生

【图3:陈睿先生哔哩哔哩十一周年演讲片段】

我并无意去评价哔哩哔哩社区的发展目标与企业文化,我只是想借助陈睿先生的这番话反映出文化企业或是说文化产业的一个共性结构:用户/消费者的认可是文化产业产值不断提升的根本保障。

为此,满足文化消费者的欲望显的至关重要,甜美的幻象首先表现为现代人欲望的幻象。

在bilibili干杯=( ゜- ゜)つロ中,用户们真的是为bilibili干杯呢?当然,用户们确实是在为哔哩哔哩而干杯,但在用户们为哔哩哔哩干杯的背后,用户们实则在为自己干杯,在为自己的美好青春、多元广泛的兴趣爱好、对世界的热爱而干杯。

bilibili干杯=( ゜- ゜)つロ的背后反映出的是用户的自我认同、自我迷恋。拥有这样特性的用户们共同聚集在哔哩哔哩这个家园之中,并在这个家园之中相互肯定、相互分享、相互安慰。

“欲望”在文化产业中被显示为一种值得肯定之物。当然,文化产业并不会直接说出“欲望”这个词汇,“欲望”被文化产业所隐藏,取而代之的是“青春”、“梦想”、“分享”、“热爱”等词汇的出现。

其实我对“欲望”的理解很简单,在我看来,纯粹的欲望就是一种单纯的自我肯定。依照这一观点,“青春”、“梦想”、“分享”、“热爱”在根源上实则与“欲望”同义,它们共同指向了一种主体性的自我肯定的状态。

于是,文化产业使现代人陷入了一种甜美的幻象之中。所谓现代文化,即是人们不断进行自我肯定的过程。作品调动着我们的激情、作品挑逗着我们的理性。视觉盛宴让我们享受了感官上的刺激,缜密的逻辑推理、欧亨利式的结局满足了感性对反转刺激的期待、满足了理性对逻辑完备性的要求。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层面,我们都能在作品中得到满足。

在无限的自我陶醉之中,文化产业成为了现代人的“天堂”、成为了现代人的“失乐园”。

【图4:楽园の扉,现代人的“失乐园”】

甜美的幻象不止局限于单纯的满足,更为深入的来看,这份甜美的幻象还可以使现代人自顾自惜自怜于自我营造的“假象的烦恼”之中,即所谓的“资产阶级式的烦恼”。自我怜爱是资产阶级的标签,但自我怜爱却有着一个“幸福—烦恼—救赎”的维度。

“烦恼”这个元素在资产阶级的文化结构层面上了占据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为此,资产阶级会遭遇烦恼,不,应该说资产阶级需要一个烦恼。

资产阶级会刻意将这个烦恼放大、加重烦恼的深度与广度,但资产阶级的烦恼并不是真实世界的烦恼,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决定了资产阶级的烦恼永远只是少数幸运儿的烦恼,而绝大多数人们依旧处于沉默之中。

与此同时,资产阶级自我怜爱的属性也注定了这一烦恼在结构层面上可被消除,资产阶级最后会走到“救赎”的结局,也就是说资产阶级会克服这一烦恼重新获得自我的肯定、自我的满足。克服困难破镜重圆的剧本永远能给人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对吧?

无论如何,资产阶级的烦恼依旧掩盖了人真正的烦恼。事实上,无论从物质还是从精神层面,“资产阶级式的烦恼”其实并不实存,但资产阶级偏偏就自我营造出了这么一个本不存在的烦恼,并自说自话的沉浸于中、自顾自怜自惜了起来。

“欲望的直接肯定”、“假象的烦恼”都是人们希望能在作品之中寻找的东西。文化产业无疑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文化产业在提供了大量符合人们审美的作品,人们内心的空洞也因此得到了填满,与此同时,文化产业的从业者也得到了丰厚的收入。

在这一逻辑下,一套以欲望为中心、自我消费的循环系统便就此诞生了:作品满足了读者的欲望、读者支持产业的发展、产业生产更多满足读者的作品。

文化产业,就是这套系统的代称。

这便是人们如此中意于文化产业的原因。毕竟没有人能够拒绝甜蜜的幸福,也没有人会放弃那份苦尽甘来的成就感吧。


二、游牧的归途

(一)三种文化社会结构

一部作品究竟为谁而写?是为作者自己而写还是说为读者而写又或者说是为整个社会而写?

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三种不同的解答:

作品为社会而写;

作品为读者而写;

作品为作者而写。

采用结构主义的视角,我们可以从上述三个回答中得出三种不同的文化结构,我将这三者类比为三种不同的社会结构,它们分别是:

为社会而写的作品→稳定的农业社会→秩序的力量;

为读者而写的作品→成熟的商业社会→符号的幻想;

为作者而写的作品→蛮荒的游牧社会→荒芜的真实。


(1)稳定的农业社会

农业社会强调客观的物质现实,强调集体的有序存在。农业社会并不存在独立的主体,有的只是一个又一个共同体的“组成部分”。

我们只需想象一下人体细胞的构成就可以理解农业社会的构成。人体中存在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种类型的细胞,它们分别承担着维持人体有序允许的不同职能。

对于红细胞、白细胞等细胞而言,它们是否具有自己的意志?很显然,它们只是构成人体的“量产零件”,任何一个细胞发生异变或衰竭,它都可以被其他细胞随时替换。对于任何一个细胞而言,它均不具备不可替代性,或者说任何细胞都不具备作为生命体的独立性。

农业社会就是人体,而每一个处于农业社会中的个体就是一个又一个细胞。但与细胞不同的是,个体拥有思维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个体具有对抗共同体的潜能。

为了维护共同体的有序运行,共同体在外部层面设置了律法,以严厉的惩罚压制个体的反叛。在内部层面,共同体创造了作品,将共同体意识植入个体的思维中,从而完成对个体的有序控制。

作品是社会的作品,这意味着:在存在论上,共同体先于个体而存在。个体的主体性被粘平,取而代之的是主体臣服于至高的他者之下。这个他者可以是君权、神权、自然、共同体及其他。

严格意义上,这个层面的作品虽由作者创作,但作品的“著作权”并不属于作者,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于他者。他者只是借由主体之手创造出作品,虽然主体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样的作品往往能彰显出许许多多诸如“善恶美丑”、“时代标准”、“现实意义”、“社会价值”等内涵,但从深层次角度来看,这些内涵既是主体自身的想法,这些内涵也是他者植入于主体的想法。这些内涵既可以说是共同体的,也可以说是主体自身的。

作品成为了共同体意志的集中体现。

那是名为他者的秩序力量。

(2)成熟的商业社会

商业社会的基本逻辑与农业社会大相径庭。在共同体悖论中,依照农业社会的观点,共同体先于个体而存在,主体附属于他者;而依照商业社会的观点,个体先于共同体而存在,主体独立于他者。

按照商业社会的这一观点,从源始意义上看,共同体是由一个又一个个体的联合组成。个体并非共同体手边随时可替换的零件,每个个体都具体其独一无二的价值。共同体存在的目的即为在共同体之中的每一个个体服务。

主体取消了他者神圣性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主体自己踏上了这一神坛。作品不再是献给他者的供物,取而代之的是,作品成为了取悦主体的工具。欲望在这里期待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欲望成为了现代性坚实的基础。

文化产业围绕着欲望做了一个永不停息的旋转,如同芭蕾舞演员做出旋转芭蕾动作一般,“生产—消费—再生产—再消费”,作品降格为一般化的商品,本应自由的作品却在按照商品的逻辑进行生产、售卖与消费。

商品社会,消费者为王。再也没有任何他者可以束缚主体,主体沉浸在自己创建的王国之中,不分昼夜、夜夜笙歌。主体有时也会产生一些“甜蜜的烦恼”,但这些烦恼也能在王国之中自我消费,主体能够将这些烦恼转换为另一种别样的享乐。极端的来说,对烦恼的享乐才是主体真正的享乐。

作品成为了主体自我肯定的一种手段。

那是主体意图消费符号的幻想。

(二)走出家园、走向游牧

传统的农业社会保障了我们的基本生存,我们只需要在共同体中完成被交付的任务即可;成熟的商业社会给予了我们快乐,我们可以自由自在的沉醉于自我构造的小小王国之中。但是我们的内心告诉我们,对共同体的臣服、不断对自身施加肯定,这两者都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满足。

什么作品可以填补你内心的空洞?

献给共同体的作品可以填补你内心的空洞吗?你当然可以沉醉于自己与共同体的同调之中、沉醉在共同体赋予你的激情之中。但共同体与你毕竟是两个主体,极端的来说,共同体完全可以抛弃其麾下的任何一个成员。

想象一下你被共同体无情抛弃时的那份感觉。共同体可以接纳你,共同体当然也可以抛弃你,你只是共同体中的一个毫不起眼的零件,你随时可能会被其他零件所替代,这样的你真的能够在共同体中得到幸福吗?献给共同体的作品真的能够填补你内心的空洞吗?

献给自己的作品可以填补你内心的空洞吗?我们只需回想一下自我肯定之后的那份感觉就可以了。你不断对自己施加自我肯定后会剩下些什么?激情过后便是阵阵空虚,当你愈发肯定自身时,你愈发会感到空虚。

甜美的幻象来的快去的也快,它如瘾品一般,唯有再注射一定剂量你才能暂时摆脱这份空虚,然而正所谓“借酒消愁愁更愁”,幻象永远只是暂时的,幻象结束后空虚还是一如既往的等待着你。献给自己的作品真的可以填补你内心的空洞吗?

不知何时,我们陡然发现我们虽身处共同体之内,但我们的心灵早已离开了共同体;我们虽陶醉于自身之中,但我们已然对自身失望透顶。我们的心灵再也回不去共同体中了,与此同时,我们也无法真诚的爱着自己。如同歌曲《カーニバル》中所唱道的那样:

世界が壊れ 僕は迷う,

世界崩坏 我陷入迷惘,

酷く濡れて傷つく きみ,

被无情淋湿伤痕累累的 你,

夜空は崩れ あるはずの,

夜空崩塌 理应存在的,

なにもかもが消えてく,

所有一切消失殆尽,

夢の背に沈んだ記憶,

在梦之反面沉睡着的记忆,

雫 沈む 歪む,

水滴 沉没 扭曲。


——《カーニバル》ゲーム「CARNIVAL」OPテーマ

【图5:后现代的一片废土】

在后现代的世界中,人们的心灵已经是一片废墟。在这片废墟之中,欲望与共同体都不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满足,唯有精神本身、唯有对精神的自我剖析才有可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满足。

于是,我们离开了共同体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地基、我们不再满足于自我肯定的幻象之中,我们颤颤巍巍的踏上了游牧的旅途。游牧的生活真实而又残酷。没有人关心你、没有人为你服务、更没有为你投其所好,游牧的路途充满着未知、充满着不确定性与风险。

在游牧的世界中,作品只为作者自己而写。

在此,作品的属性回归到了它的本源:作品只是作者的作品,作品单纯只为作者自己而写。

这样的作品丝毫不顾及读者/共同体的感受,或者说这样的作品是“无读者”的作品。作者没想过作品会被阅读,作品只是作者自娱自乐的产物。也因此,这一类作品对读者而言极端的不友好。这些作品可能文字粗糙、自说自话、偏执、令人不适、自我沉醉、自我优越、精英主义、古典、晦涩难懂、毒电波、叛逆……

【图6:对读者极不友好的作品】

或许会有读者朋友问我: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类型的作品进行阅读?阅读这样的作品不是在折磨自己吗?

折磨自己是我们走出舒适区的第一步。共同体能给人带来安心、肯定肯定能让人得到满足,但它们终究只是舒适区,只是虚假的表象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看,处于后现代之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受虐狂”,他们不再希望沉浸于“甜美的幻象”,他们宁可去遭遇到“真实的创伤”。

游牧的世界充满着这样“真实的创伤”。也正因如此,在游牧的世界之中人们,一边前行,一边受伤。虽然伤痕累累,但这份伤痕正是人们所需要的。

现在,我们遇到了问题发生了转变。我们的问题从为何去寻找这类作品转变为如何去寻找这类作品。

作者书写这类作品的本意并非提供给读者阅读,这也意味着我们没有稳定的渠道和方式接触到这类作品。在成熟的商业社会,作品的供应一直以来并不构成问题,读者有充分的自由选择自己喜好的作品。

而在游牧的世界之中,与作品相遇本身是一种奇迹。若你与作品结缘,你自然会遇见作品;反之,若你与作品无缘,即便你费尽心力寻找,你依旧无法寻找到它。

文化游牧具有这样的魅力:在文化游牧之中,理性失去了自身的独特性,人们直面着未知的真实,游牧过程中,或许会遭遇创伤、或许会遇到苦难、或许会被恐惧威慑,但游牧的旅途是一次奇迹、一次奇妙的冒险,我们能够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这个世界可以是银河铁道之夜、也可以是爱丽丝梦游仙境、还可以是炸脖龙之歌、小飞侠、尤利西斯……

德勒兹对《查拉图斯特拉》有着这样的评价:

在《查拉图斯特拉》中,一切都被声音化、视觉化了,一切都在运动、都在行进、都在跳舞。——[法]吉尔·德勒兹《差异与重复》

我想德勒兹的这番评价也适用于文化游牧这个概念。

在文化游牧中,一切都被声音化、视觉化了,一切都在运动、都在行进、都在跳舞。——平信繁

如果让我用两句话对文化游牧做一个小小的总结的话,我想这两句话应该会是:

1.对于作者而言,每部作品都应是他最后的一部作品;

2.对于读者而言,每次与作品的相遇都是一次无可替代的奇迹。

(三)我的形而上学文化观

让我们回到这篇文章核心话题“文化”上来。文化对于人类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文化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共同体的意识,文化也可以被理解为人们自我肯定的一种手段。前者将文化视为为一种“思想教育”;而后者则将文化视为一种“享乐工具”。

上述两种对“文化现象”的理解自然有其道理,但我始终觉得这两种对“文化现象”的理解缺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就其本质而言,“共同体意识”赋予了文化这个概念物质性。文化被展现为物质现实对精神的一种制约,用哲学术语表达就是“他者对主体的制约”。与之相反,“人们的自我陶醉”则是肯定了主体性的实存,用哲学术语表达就是“主体性的自我确认”。

十分遗憾,上述两种对文化的理解都不符合我的审美偏好。我在《精神不是头盖骨——超验认识论与拉康的精神分析范式》一文中曾写道:

一方面精神无法否定自己是某种现实中实际存在的物质,另一方面精神始终背离着这种“物质实在性”。——平信繁

精神是物质世界的一个盲点,精神的盲点已经嵌入了物质世界的固有结构之中。

精神渴望证明物质世界的实存,但精神本身无法完成这一证明。

而正因为精神无法完成这一证明,精神不得已为只能为自己留下一个形而上学的空间。

从这个意义上说,形而上学已经嵌入了唯物主义的固有结构之中。

何谓形而上学?

一言以蔽之,形而上学是一种对精神盲点的探索。

具体来说,所有的主体都具有“盲点”式的形而上学结构。

正因为“盲点”的存在,所有的主体都无法认识“盲点”的本质。

主体无法认知到这一知识,主体所能做的唯有去实践这种“已经存在但无法被主体认知”的知识。

如同德勒兹所言:

戏剧中的登场人物被排除出这种知识之外,亦即“他不知道他所知道的东西”的方式……但与此同时,主人公却不能向它自己表象这种知识,他反而应该将这种知识付诸行动——他应当扮演、重复这种知识。——[法]吉尔·德勒兹《差异与重复》

每个主体都努力的表达着他们心中的那个“盲点”、表达着我们已然知晓,但我们无法洞察的知识。精神的“盲点”却无法被言说,主体只能痛苦的挣扎于这份言说之悖论之中:他们意图言说,但他们却无法言说。

虽然每个主体言说的本质是相同的,但每个主体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言说。他们的言说在差异中存有重复、在重复中存有差异。正因如此,不同的主体走上了不同的言说之路。

于此,美便产生了,如同在无限回廊的世界沙盘之中,闪耀出璀璨夺目的夜空花火。

如果说哲学描述了形而上学的一般规则,那么文化(精神的自我表达)则是人们心中的那条形而上学的道路。哲学家指引了我们通往形而上学的方向,但哲学家无法告诉我们形而上学究竟是什么。

抽象的理性思考终有其自身固有的局限。唯有把这种“已知的未知”付诸实践、唯有充分绽放自身的精神现象,人们才能找到只属于自己的形而上学,找到只属于自己的归路。这种对“已知的未知”的实践、这种对精神现象的自我绽放便是“文化现象”这个概念的真意。

不带来刺痛的作品是不行的!人们应该始终对自身的主体性保有一定的怀疑。满足于共同体的荣光、陶醉于主体性的荣光,这两者都已然错失了盲点的维度。

我们不应如此轻易的得到满足,我们不应忘却自身内心的空洞,我们应当怀着最大的勇气直面我们自身固有的盲点,我们应当在盲点之中绽放自身的可能性,成为无畏的殉道者,毅然决然踏上注定失败的道路。

在重复的戏剧中,人们感受到了那些在空间之中,直接作用于心灵之上,并将心灵与自然和历史直接统一在一起的纯粹力量、动态踪迹。——[法]吉尔·德勒兹《差异与重复》

文化是精神实践的最大可能,文化是每个人通向形而上学的必然道路。

或许有读者朋友会问,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我是否有能力去践行这种形而上学的文化呢?其实读者朋友们并不需要有这种担心,我们所要实践的文化并不在外而是在内,这些文化是我们已然知道的知识,这些文化就是我们自身的可能。

探索精神的盲点关键并不在于你掌握了多少“物质层面”的知识,关键在于你能否深刻的剖析自身的精神。毕竟精神的盲点始终作为一种纯粹的精神体验,而并不表现为某种具体的物质现实。

千百年来,人们始终追问这人作为一种动物究竟与其他动物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

如果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我想我的答案会是:

正因为人能感知到精神固有的盲点、正因为人具有“形而上学”这一特殊的维度,所以人才能区别于其他动物、成为了地球上独一无二的生物。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终于能够理解德勒兹的座右铭:

我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纯粹的形而上学家。——[法]吉尔·德勒兹《差异与重复》

【图7:吉尔·德勒兹肖像】


三、业界的未来与作品的明天

文化游牧承载着形而上学的文化观。

作品既不必为读者而写,也不必为共同体而写,作品只为作者自己而写。

这便是文化游牧的宗旨。

一直以来,人们常以作品数量、作品收益等量化标准评价业界。在这样的标准下,人们也难怪会发出“业界要完”的评价。但“业界要完”真的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吗?仿佛在业界终结之后就不会出现优秀作品似的。

【图8:庵野秀明“日本动画的寿命也就只有5年了”】

在我们思考“业界要完”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业界的繁荣昌盛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些什么?大量的“厕纸”轻小说、粗制滥造的辣鸡动画、永无止境的异世界动画?

在过去的十余年中,业界的产值确实在节节攀升,但我却没看到产值的提升对作品质量的提升。与之相反,在这十余年中,业界的想象力变弱了、实验性作品变少了、媚宅作品变多了、粗制滥造的作品变的更为寻常了。这样的“业界繁荣”真的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

从这个意义上看,“业界要完”也似乎并不是一件坏事。无论“业界完不完”,每个时代的作者仍会创造自己的作品。只不过在“业界要完”之后,作者们又重新回到了游牧的年代罢了。

在游牧的年代,作者不需要为读者负责、更不需要为共同体负责。作者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创造出自己满意的作品,仅此而已。

作者需要持续不断的产出吗?我并不这么认为。作品应该当同夜空中一闪而过的流星,作品的诞生本身就是一种奇迹,作者在作品的身上寄予了他最为真诚的祈祷。作者无需有恒定的产出,作者所需要的只是灵感的火花以及写作完成后刹那间的那份美好。

写作、发表然后离开。

文化游牧应是如此。


业界的未来属于同人社团(同好会),这是一群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非法人组织。

财产制度、公司制度与著作权法束缚了文化自身携带的潜能。毕竟,生产线的流水化作业确实能保证产品生产的连续不间断,但它却难以给读者们带来独一无二的作品。

在我心中,每部作品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作品。或许也只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不管不顾物质世界的种种约束、怀着做好一部作品的梦想聚集在一起,这样的团队才能创造出我心中理想中的作品吧。

当然,这也不过只是一种理想主义而已,但是人还是要有梦想的,万一梦想真的实现了呢?

作品完成后同好会即可宣告终结,同好会宣告解散,大家回到各自的日常生活之中。其实这也没什么值得可惜与遗憾的。毕竟,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彼时彼刻大家倾尽全力做成了一部作品,这样就足够了对吧?

这种模式让我想起了枕社,想起了SCA-自老师、狗神煌老师与基4%老师。

放养/解散/再召集,

或许这就是同好会的浪漫吧。

【图9:枕社官网截图】

作品的明天属于作者,这是一群带有极强主观偏见与自说自话的人们。

作者无需在意作品的销量、无需考虑读者的心情、不需要顾虑共同体的条条框框,这样的作品或许会非议不断、或许会遭到共同体禁止,但这又有何妨呢?作者只需要写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即可,写的开心、写的畅快,这样不就足够了吗?

至于读者方面,喜欢这类作品的读者自然会去欣赏,不喜欢作品的读者自然也会主动离开。这个世界并不存在一部所有读者都钟爱的作品,作品是否合乎读者的心意也只有读者自己最清楚,在文化信息铺天盖地的今天,一位读者能自己中意的作品结缘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能与星空めてお、田中ロミオ、瀬戸口廉也、SCA-自等作者创作的作品相遇,

作为一名读者,

我真的非常幸运。

【图10:星空めてお与他的成名作《腐り姫》】


结语:

自精神诞生伊始,精神就已然呈现为一种错误。

精神可以在99%的时间内伪装为正常,但唯有那1%的时间精神无法卸下自身的伪装、在这1%的时间之内精神无奈只得呈现为一种混乱压抑的状态。

虽然精神存在一定错误,但我对精神存有错误一事没有感到丝毫的遗憾。

令我感到遗憾的是,精神这1%的部分被共同体忽视,精神自身也将这1%的部分视而不见,

甚至,精神需要不断进行自我确认以此来忘却这1%的错误。

仔细想想,一个人为何要执着于自我认可?

我想一个真正自信的人并不需要反复的进行自我确认,自我的实在性对他而言压根不会构成问题。

真正需要进行自我确认的人是那些对自己的实在性没有任何自信的人,他们害怕面对空虚、害怕面对真实的自己。所以他们需要不断的、反复的进行自我确认,并且以这样的方式确立自己在这物质世界之中的一席之地。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对精神自身而言,这确实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

正如奴隶与主人的身份可以相互置换,错误与奇迹其实也只在一线之隔。

虽然精神的错误确实是一种空虚的压抑,但与此同时,精神的错误也为精神开辟形而上学的无限可能。

我希望能为这1%留下一定的空间,

或许在文化游牧之中,这1%的精神能够得到补完。


游牧使得精神自身成为了某种崭新之物、

游牧将它与一种考验、一种遴选、一种遴选性考验结合在一起、

游牧将它自身提升至自身的N次方。

游牧之中的精神不再是那个碌碌无为、庸常的自身,

游牧之中的精神成为了那个闪闪发光、充满奇异的自己。

在崭新的空间之中,每一个特异点都是在其他的特异点之中更新自身。

在奇妙的空间之中,重复在伪装自身的同时形成自身。

我将启程,踏上这个奇异的空间,

形骸放浪于这条没有终点的道路。

我将启程,搭上开往天国的银河铁道列车,

前往专属于作者的那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我将启程,踏上游牧的归途,

在万花筒般的棱镜之中绽放出最美的烟火。

别了!美好的家园!

别了!沉溺于幻想中的自己!

再会吧!远方的人们!

再会吧!命运之星!

(完)


【图11:さらば昴よ】



Tags: 游戏 动画
#1 - 2020-9-14 00:57
(休息一下,吃點炸雞漢堡吧)
沙發!
#1-1 - 2020-9-14 01:19
零溢
蟹蟹资瓷!
#2 - 2020-9-14 06:09
(我只是存于你回忆中的人 我是你少年时代的青春幻影)
每次看零大的文章都感触颇深,行文也让人非常舒服。能把一些微妙难说却核心的感受抓住,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学到很多,超喜欢。
#2-1 - 2020-9-14 09:59
零溢
谢谢凉子君的鼓励!我们一起探索、一起努力!
#3 - 2020-9-14 09:10
嗯,只要有创作的欲望,新作品就永远会出现
#3-1 - 2020-9-14 10:00
零溢
有新了的想法就写下来吧哈哈
#4 - 2020-9-14 15:06
(nobody cares.)
看完第一大标题就觉得作者说的很多东西都很精确,并不是指对不对的准确,而是说作者想表达什么我可以很明确地get到;这样的文化研究我是很愿意很愿意读下去的。
#4-1 - 2020-9-14 16:23
零溢
谢谢支持!一起努力!
#5 - 2020-9-17 10:51
(懒到极致便是不在乎,对一切人、事、物的漠然 ...)
三种文化社会结构怎么只写了前两个?
#5-1 - 2020-9-17 11:29
零溢
我也不知道游牧社会会是怎么样一个社会......
#6 - 2020-9-17 11:03
(懒到极致便是不在乎,对一切人、事、物的漠然 ...)
就算走向游牧,作者作品还是被共同体意识打压限制,
只能组成同好团体,人人都是读者,人人也都是作者,同好间直接进行精神交流
#6-1 - 2020-9-17 11:28
零溢
我也喜欢同好团体哈哈!
#6-2 - 2020-9-17 11:44
ryuju
零溢 说: 我也喜欢同好团体哈哈!
只可惜人是社会性动物,人也要吃饭
精神是被束缚的
而且我已经懒得交流了,自娱自乐还不错
#7 - 2020-9-20 07:26
(若想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找他聊天而不是看他签名,想 ...)
关于作者为谁写作的问题

为什么为自己写作和为别人写作是分离甚至是对立的呢?

其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于什么地方呢?
#7-1 - 2020-9-20 07:29
A
比如  我写一篇爽文,为什么我不能相信,这篇爽文既能让自己爽,又能让别人爽呢?
#7-2 - 2020-9-20 14:19
零溢
A 说: 比如  我写一篇爽文,为什么我不能相信,这篇爽文既能让自己爽,又能让别人爽呢?
商业作品从根本上以销售量而非作者爱好作为写作标准,而同人作品在根本上以作者爱好而非销售量为写作标准。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点。
写一篇爽文,归根到底还是要让自己爽,至于别人爽不爽只是写作行为的衍生结果,而非导致写作行为产生的原因(个人理解哈)
#7-3 - 2020-9-21 05:46
A
零溢 说: 商业作品从根本上以销售量而非作者爱好作为写作标准,而同人作品在根本上以作者爱好而非销售量为写作标准。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点。
写一篇爽文,归根到底还是要让自己爽,至于别人爽不爽只是写作行为的衍生结果,而...
哦哦,谢谢回复。
请问你的意思,我是否可以这么理解
这是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
爱好者先理解自己再说服别人,商业者先理解别人再说服自己。爱好者是自大的,商业者是委曲的。
爱好者如果要相信自己能取得世俗上的成功,那么他需要相信自己理解的东西,别人也能理解;
商业者如果要相信自己能取得世俗上的成功,那么他需要相信自己对他人理解的正确性。
爱好者的第一步是表达意见,而商业者的第一步是聆听意见。
这么理解对吗?
#7-4 - 2020-9-21 10:07
零溢
A 说: 哦哦,谢谢回复。
请问你的意思,我是否可以这么理解
这是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
爱好者先理解自己再说服别人,商业者先理解别人再说服自己。爱好者是自大的,商业者是委曲的。
爱好者如果要相信自己能取得世俗上的...
嗯嗯,你说的很对。爱好者是向内的,是主体导向的,商业者是向外的,是他者导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