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19-12-17 21:41
smileandyxu (受不了共趣人啦……不行还是得受住)
英文标题:The Body as Background
主讲人:Richard Shusterman
====概要====
在哲学中,身体(body)虽然一直存在,但通常都是作为背景(background),一般都是和身心问题联系在一起。身体概念本身进入哲学视野是20世纪的事情。在这一时期,身体和语言一样由幕后逐渐转向台前。在引入中需要注意“身体”在英文语境中有几个对应。一个是通常的body,一般是和spirit或mind作为对照出现;另一个则是flesh,是基督教语境下的“肉体”。这两个概念都不是特别合适,因为flesh过多地与基督教的sin联系在一起,body则将身体与心灵、精神对立,而事实上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因此之后在使用身体的概念时都使用soma。
引入身体的概念有几种传统。第一种是现象学传统,代表人物是梅洛-庞蒂(Merleau-Ponty)。主要观点是将身体视作戏剧的幕后工作者。身体并不总是“在场”。在一般状态下,幕后工作并不会被意识注意到。只有当幕后出现了某些状况时,例如生病时,身体才会走到台前,被意识显式地认识。身体作为感知的工具,它自己是无法自我检验的。只有借助于外界的“反映(reflection)”,例如借助镜子,借助核磁共振仪,身体才能感知到自己。这一传统的问题在于过于注重主体/客体二分。
第二种是分析哲学传统,主要代表是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个人感觉说的是后期)。维特根斯坦虽然并没有把身体放在中心地位,但仍然在认知/意义方面涉及到身体的内容。他的观点基于对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情感理论的批判。詹姆斯用“是否伴随有身体运动”来判定一个心理状态是否是情感。如果在看到野兽时身体有反应,那么就是“be afraid”,而如果没有反应,就仅仅是"recognize danger"。维特根斯坦的批评点在于,詹姆斯的观点过于个体化,考虑的仅仅是个体内蕴的身体特性,而不是嵌入到社会背景下去判别。也就是说,意义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应的社会环境、背景情形、具体条件、意图等等。例如音乐,音乐“进入”身体,使身体产生反应,必要条件是存在相应的背景去赋予解释、意义,否则音乐就只是声音而已。
与维特根斯坦相近的是John Rogers Searle。【】
====感想====
说实话,回顾哲学史的时候挺混乱的。后面虽然不是没有启发,但很多地方没有超出常识。他自己也说是持实用主义的立场,落脚点确实实际,实际到有点让人怀疑“有没有必要当‘哲学’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