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15-5-18 22:43
出戏 (这个镜头,本监督很不满意)
尽管听上去不胜凄凉,周末的确是完成作业的时刻。本周的素描作业是一位妹纸。(后文会出现她的模样)

我极少在母亲面前画画,她相应的热衷于对此吐槽不休。这是一个良好的机会,既可以给老妈做出潜心绘画的样子,兼具完成作业之功——某一刻我甚至想到,以后每个周末都留一点作业到家完成就好了。

然而尴尬也随之而来,由于我遵循自上而下的作画顺序,因此这副漂流回家的半成品完成度最低的部分恰巧位于妹子的欧派部分。这个微妙的细节我在周五把素描纸匆匆卷回家的时候全然没有想到。

什么?给母上大人演示画欧派?

我也注意到了老妈的监介:她一边切换各大电视台搜索某档律师肥皂剧,一边向我这边扫上几眼——“画到哪……?嗯你先画着。”,“画得怎么……样了?”。我的回复则统一为“(bgm38)”。

绘画过程中,我努力保持勾画细节的同时不把脸朝画面凑的太近。

这种体验一遍遍告诉我,比文明观球更刺激的一定是若无其事的坐在母亲身边文明画球。

素描的部分过程需要运筹设计,更多部分是机械化的排线,掏出笔袋里的4B、8B、12B铺满画面空白,再简单涂出过渡就可以了。
可怕的是,虽然排线难度不高,但相当耗时(尤见于图示边缘部分),对初学者而言意味着沮丧的几十分钟。


(效果图,完成度约80%)

这个时候,我通常塞上耳机、放一些曲调平和的靡靡之音来抑制我不断增长的摔笔欲望。
另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开启脑洞,沿着伍尔夫和普鲁斯特开启的伟大传统医治生活中某个瞬间的平淡。

映入脑帘的是达芬奇(或是伦勃朗、梵高,或其中任意几人的组合)——这位前现代世界的画家进入这沮丧的几十分钟时,是怎样排遣这段魔鬼降下的乏味与孤独呢?

按小道传说,微染断袖之癖的达文西同学或许正惦记着在佛罗伦萨街头飞檐走壁的Ezio(这当然是虚构的),或许回忆着美少年萨莱纤细的腰肢(或许是片刻的史实),让他在日复一日的百无聊赖中依然感到片刻温存。

尽管达芬奇被誉为天才,他也很难设想到,500年后,亚欧大陆另一端,一个在母亲身边生疏而纠结地勾勒着妹子胸部的东方人正在徒劳的揣测着他某一刻的所思所想。由于我们尚并不能穿梭时空在那间狭窄的画室里当面求证达芬奇的想法,因而他在创作时瞬息万变的情绪比今日(被世界解读得面目全非)的蒙娜丽莎显得更要神秘。

(好,画完了!
#2 - 2015-5-19 22:59
(这个镜头,本监督很不满意)
达芬奇、解剖学与进化史

今天画骷髅头。
从人所熟知维特鲁威人及其他手稿可以知道,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代的解剖学家。遥远的15世纪既不存在石膏仿制的头骨、也没有用来惊吓柯南及其愉快小伙伴的人体模型,绘画的依据唯有取材自真实人体,过程要求不断使用正在绘画的双手摆弄鲜血淋漓的尸体以确认器官的细节。如果再扩展一步,早期的植物图谱、动物图谱、地质、星象绘卷都需要专业人员成为半个画家,或者画家在指导下变成半职业人员,这种具有古典痕迹的博学者形象在专业化趋于精细的现代遭到消解。对照着墙壁上1920*1080的头骨图片,一个画室的众多爱好者正在成为业余画家。解剖学是必要的,但只涉及常识。因而今天我们不再是全能的亚里士多德、达芬奇,而保持了在巨人肩膀上更进一步的可能性。

比较人类与猩猩的头骨,可以明显地发现人类下颌骨的缩小。由于开始摄入熟食及精细食物,早期人类的下颌和咬肌退化,变得不再强壮、坚韧,这一变化的副作用是解放了额骨、顶骨的生长束缚,为脑容的扩充、变成现代人类提供了空间。按照这一趋势,未来人的颅腔会更加饱满、颌骨进一步退化,变成科幻电影中常见的大头外星人形象。

然而依照达尔文的理论,进化的因果似乎是相反的,真实的过程可能是:由于某种基因突变的影响,一只(群)黑猩猩的颌骨比起同类既微小又脆弱,不能轻易的咬合坚果的外壳和粗糙的食物,被迫寻找其他饮食来源,由于恰巧大脑较之同类更发达,他们开始制造工具、使用火种加工食物——这只不幸的猩猩的后代继承并加强了这些特征,逐渐进化为最早的人类。


(好,画完了!省略牙齿
#3 - 2015-5-20 00:59
(老爷爷模式)
画画真是个复杂的过程(bgm38)
#3-1 - 2015-5-21 00:23
出戏
(bgm38)其实在纸上涂涂抹抹本身还是挺轻松愉快的, 不过画一天就太累惹=-= 止不住的开了脑洞
#4 - 2015-5-21 00:23
(这个镜头,本监督很不满意)
达芬奇、表面下的可憎面目、与生俱来的天赋

今天画肌肉解剖图。

被剥去皮肤的吴克依然身残志坚的用左眼观察着世界,他的外貌可怜却又可怕。肌肉和昨天绘制的骨骼一样不为人知的生活在皮肤的包裹之下,因此每个人都可以被理解为一具移动的骨骼/肌肉模型,在遇到紧张慌乱的公共演讲时,想象“台下只是一群骷髅!”或许能舒缓压力(亦可能由于场景过于血腥,反而变得更加紧张)。时光匆匆,数十年后,我们都将褪去皮肤肌理变成白骨,这位生死不明的吴克反倒一直显示着顽强的活力。

这张作品除了不像(bgm38)之外,最严重的缺陷在于背光暗部与受光亮面在明暗对比上微乎其微的区分。老师点评时指出“刻画细节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也就是说,请从未学习过素描的人绘制肌肉解剖图,其结果并不会比我的更差。为了强调暗部的深沉,细节宁可忽视也无需得到清晰的表现。上帝说,要有光。一个美术的视角就在于分析光及其造成的明暗变化。因而不断研究光的艺术家也在某种程度上窥探着上帝旨意。

(脑洞收束,今天的逗比实际上是我的单口相声,由于前两日的惯性,标题里依旧邀请了达芬奇串场,特此鸣谢
#5 - 2015-5-21 23:41
(这个镜头,本监督很不满意)
达芬奇、常识泯灭与成为麻豆

今天学习五官,另有完整人像一幅




当眼耳口鼻临摹完毕,我倒在地上拷问自己:所谓五官,第五处究竟是什么?五官是儿童启蒙时期被教育的知识,镌刻在注音彩色挂图上,但时间轻易剥夺了这段记忆,让成年人疲于应备。我绝望的猜测,答案大概是舌头,因为它与味觉感官直接对应。但值得质疑的是,舌头极少在人像造型中露面,它似乎有碍于绘画的严肃。几次失败的思想实验敦促我放弃猜测,转而寻找标准答案,结果十分出乎意料——眉。……眉竟是五官?我惊讶地用食指和中指倚住眉心试图安定情绪,可叹自己多年目中无人,竟被两条充满阿卡林气质的眉毛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老爷子把目光投向远处,这个姿态深沉、慈祥,但并不讨喜。实际上麻烦出在其形象本身,老人的胡渣、稀疏的头发、纹理遍布褶皱令刻画变得困难异常。外貌上,老人又已经失去了年轻人的俊美,造成了绘画既麻烦又不好看的尴尬。如果画家一生能创作出一幅深受评论界喜爱的老人头像,这个事实将成为画家具有深厚功力的一个证明。

现实的老人模特需要在绘画者面前保持同一姿势长达若干小时,这项工作辛苦而吝于报酬,因此职业模特多半由拥有穷苦形象的边缘群体构成。这与古典时代通行的人物写生截然相反,只有身处上流社会的达官显贵才能出资聘请画家为自己留下肖像。蒙娜丽莎的创作动机可能正源于此,我们不知道她在达芬奇面前安静地等待了多久,但享受这位画家长久的注视绝非一次不愉快的体验。

(好,画完了!
#6 - 2015-5-22 22:07
(这个镜头,本监督很不满意)
达芬奇、独身与代表拒绝的山田之吻

今天画汉子和妹子

汉子像一位球员,这是我对体育运动最近的印象,现在已经叫不出名字了。另外提一句,他本身就是大小眼。


妹子画得不像,明天再改几笔,或者重画一幅。

当初设想的,学习绘画的最终目的就是画出理想世界的模样吧。(达芬奇会出于什么而选择绘画呢?)有这种虚拟但坚实的慰藉存在,看似玩笑的“死宅需要什么女朋友”也未尝不是一种真实。
年轻人在透露出可能长久维持单身状态的欲望时,总是不可避免的被长辈甚至同辈指责为天真无知,现在流行的解释是,你还没有遇到命中注定将要打动自己的人;另外一个解释是,你在亲身体验之前擅自贬低了恋爱的美好。当小田切酋长带着斯德哥尔摩式的冲动向山田君表白爱意时,我们感受到了它强烈的自证,恋爱本身带来的曼妙会胜过其对象:我只是被正在恋爱的状态俘获了。这也解释了现实世界里的公主与青蛙王子,即今天被称作女神与屌丝之间令人费解的结合——男方本身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但他成功施下了名为恋爱的魔法,女方对其不感兴趣,但不能抵御坠入爱河的甜蜜诱惑。
然而。
把死宅(通常是男人)带入这个情景,他们对恋爱究竟有多大兴趣呢?
#7 - 2015-5-25 23:41
(这个镜头,本监督很不满意)
达芬奇、捏脸学与男/女神摧毁计划

今天学人种。(黑人)
除肤色外,人种间仍存在着可供辨识的外貌差异,这些特征构成了精准化捏脸的有效材料。稍加留意,我们并不难观察出黑人较其他人种唇面更厚、鼻庭更宽。在那些呼唤写实主义、突出人种特点的场合,学以为用是个不错的主意。


如何摧毁男/女神?一个简单的方法是把他/她画在纸上,从今天开始的一星期(左右),我将基本沿着黑人→蒙古人→高加索人的线索陆续摧毁偶像,性别平等视之。有兴趣挑战认知极限的同学可以尝试猜测所画之人。今天的范例非常滑稽:



顺便回顾上周末的一个细节,这里我决定神游到达芬奇的主题上去:我在豆瓣更新读书进度时的发现了一个悲伤的事实:从2009年标记第一本书开始,6年内“读过”的目次仅仅缓慢攀至55,这对诸多友邻而言不过是一年的阅读量。
这个时刻并不陌生,它再一次暗示着反思的必要,自从对时间流逝的痛苦产生模糊的印象之后,这种怨天尤人的悲戚从来没有停止过。而解放并不是这一过程的必然推论,恶魔在仪式化的反思中会带着文艺复兴的幽灵回来,用枯萎的左手指着窗棂、铁轨和湖泊,让仪式的孩子睁圆双眼跳着朝圣……它自上个世纪以来变成了时代的敌人,今天依然在模仿宗教、神灵……
因而,不免要效法元首的好战友斯大林同志,为生活定下连续的五年计划,为从现在开始的未来划定最低阅读量要求。最初的想法是,不如一并在这里缀上阅读日记,考虑到内容过三于次元的性质作罢。(bgm38)
#7-1 - 2015-5-26 01:05
千月星痕
看你这么一说,才想起来自高中以后就没看过多少书了(bgm38)
其实我很想跟读阅读日记
#7-2 - 2015-5-26 23:03
出戏
千月星痕 说: 看你这么一说,才想起来自高中以后就没看过多少书了
其实我很想跟读阅读日记
谢谢。 因为阅读范围基本是和二次元关系最远的法律/政治/经济……所以看情况写点吧(bgm38)
#8 - 2015-5-26 23:03
(这个镜头,本监督很不满意)
达芬奇、绘画教室与边缘

今天学蒙古人种(黄种人)
逗比时刻!

如何画一个李宇春?

①画一个周杰伦、脸型稍向方形调整。(如图所示)

②补全灰调

请保持冷静,由于多次修改脸型,人像已被擦得面目模糊,脸颊露出了苦逼婴儿高原红或被人暴揍一顿的特征,我自暴自弃的停止修改,保留了最丑陋的一刻。但并无恶意,望粉丝见谅。(bgm39)

今日读书Part
安兰德对边沁功利主义的一段批评,即对“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众多驳斥的一种(这个观点本身亦可被质疑):所谓最大幸福只代表一种欲望,因而不足以成为指引行动的道德标准,虐待狂的幸福是施加暴力(在一个虐待狂占多数的群体,施加暴力便构成“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因而是值得欲求的);独裁者的幸福是奴役人民;好吃懒做(可以不经劳动取得生活资源)是人类的一般幸福状态,但这些最大幸福却不能令人满意(例如,不能为人的一般福祉而立下“好吃懒做”法)。实际上,幸福是理性生活的一个结果,而非可靠的行动指南。
这一观点还暗示着多数决可能造成的非理性,也即“多数人的暴政”的危险,因而冲击着政治民主,或者和我们更贴近的网络民主的正当性。让我们意识到,听上去多么高尚、美好的共识,说到底,可能只是一致的欲望而已。

(bgm38)这段总结得我很心虚,基本都是个人见解
#8-1 - 2015-5-27 13:50
千月星痕
Aieeeeeeeee"(º Д º*)?!一开始只是表达一下个人意愿怎么现在有种亲手改变了世界线的感觉?!

因为在这些方面是业余的(完全没学过好吗)所以我也没见过多少非个人见解(……),顶多只是看得懂文字和内容的程度(bgm38)
#9 - 2015-5-27 22:32
(这个镜头,本监督很不满意)
达芬奇、走形与立场

今天画白人。

汲取前两日的教训,我开始在打形阶段投入更多时间,勾出了尚且满意的草稿

而皮肤细节一旦补齐,形象就面目全非了。我自暴自弃的在头顶添加了两个象征双马尾的小球球。


昨天提到读书,让我想起一个检验读书效果的工具。每半年到一年,我会到Political Compass中文版)上做同一个测试,简单记录观念的变化。

2013/12/22测试

2015/04/12测试,这些变化基本来自于阅读的影响

这个网站有趣的地方在于,测试者可以将自己的坐标与历史名人、当代政党相比较,例如这份音乐家的立场统计(我很好奇网站编辑基于哪些史料得出音乐家立场)。

可惜,除非详细检索史籍,我们无法将自己与达芬奇同学相比较。
#10 - 2015-5-28 23:06
(这个镜头,本监督很不满意)
(bgm39)今天负责摧毁正太和萝莉



好像战舰少女活动开始了。今天带着达芬奇走一趟
#11 - 2015-6-3 00:04
(这个镜头,本监督很不满意)
二维码在设计品中的处理与男星毁灭

玩了几天消失,实际上是受朋友之托,做了回设计狗。
对于一个业余人士而言,毁灭自己的作品有很多方法,其中之一便是添加一枚醒目的二维码。
原本,它看起来尚且差强人意:


后来,朋友告诉我,展板上要添加一些信息,包括增加一枚二维码。这时我率先沉默了,他显然也明白二维码融入原画面的困难性,但事实诚然无奈:



它变成了现在这样。原稿虽然也充满了业余者的生疏和拙劣,但就整体性而言我自认为没有太过明显的疏漏,塞进二维码后,画面立刻变得突兀了。
我也想借此请教,在设计中遇到突如其来的二维码该如何应对?现在我还想不出太好的方案。

今天的画比二维码还丑,所以放在后面说。

内容是人物夸张与变形,针对皮特的“欧美男人”属性,我为他安上了硕大的鼻子和坚毅的下巴。(bgm38)毁容成功案例。
#12 - 2015-6-3 22:48
(这个镜头,本监督很不满意)
大脸与不存在的浪漫

今天的人像夸张课将目标对准了大脸系男子。


第一张临摹,第二张有参考性的自由创作,老师把自己的画放在另一侧展示。

a
站在窗边,面向黑夜,仰头至南泽十八的四十五度,看到的就是星空了。这一实践在帝都并不总是对的,夜空群像或许只显露为不同形状的月亮和宇宙的映像。但在为数不多群星璀璨的夜晚,我们依旧可以仰望苍穹,约好妹子穿上白色长裙、背上沉重的乐器登山,指向南方天际的猎户座,让妹子温柔的倚在肩上,听你笨拙的描述星座的形象。此刻,康德亦为之动容。然而,__________。

b
风从樱花隙间穿过,树下便落起一阵粉色花雨,少女缓缓展开手掌,让飘落的花瓣片刻停泊。而当真置身其中,花瓣何尝不是现实的烦恼?帝都的春季不常有樱,鲜丽的组合是成熟桃树枝条上的粉红桃花和迎春/连翘丛中大簇的黄花。更寻常的则是杨柳的绿色,小时候,同学间会追逐飞落的杨絮/柳絮,于撒盐空中腾空挥舞手臂,继而小心翼翼的张开手指,期待一抹细小的白色。如今,我不无惊讶的发现人们开始用口罩、墨镜将自己武装起来,作为躲避漫天侵袭的杨絮、柳絮的防御与反抗。那么,樱花是否也会因为相同的遭遇而为人避之不及呢?

c
镜头拉向地面,一双脚轻轻踮起脚尖。下一幕不是捏脸,而是热烈的拥吻。如果二人具备此种最萌身高差,那么踮起脚尖的一方在长达数分钟的拥吻中一定是异常痛苦的。ta正在忍受芭蕾舞演员的酷刑,用失去重心的姿态勉强拥抱着浪漫。缓和疼痛的好方法是倾斜身体倚住对方胸口,同时扶紧对方两肩。这样,双方在爱情中一同失去平衡, Duang,后脑狠狠砸在地上。(bgm33)

————————————
4日:
人像夸张之葛优(精灵族)
#13 - 2015-6-5 22:40
(这个镜头,本监督很不满意)
达芬奇与未来的乐趣

人像夸张化第五弹,这位同学长了一张派大星似的脸,猜猜他是谁?


打开任意一家主流在线音乐网站,收藏数十首曾经或当前感兴趣的歌曲,站点的随机推荐功能就会准确的匹配出用户听过或可能喜欢的其他歌曲。类似的阅读、观影、游戏分析系统也在疯狂生长。人们怀着雄心将传统上隐秘而难以捉摸的偏好与品位用大数据洞悉的一干二净,这也使人类在数据与机械面前羞愧难当。统计学征服了审美。未来,审美或许会被更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届时人格将变成一段可以预测的数据,这在达芬奇时代仍是属于神的秘密。即便如此,我们仍把握着形成自我偏好的绝对影响力,好在如此,世界不会因为被猜透而变得百无聊赖。


——————————————————————

6月8日


今天进入速写。照片上的模特姿势丰富、非常自豪。

6月9日

新一批姿势,部分图片添加细节有直接成为本子的潜质【绅

6月10日

摔♂跤 也要遵循透视规律

6月11日

纵向比例尚可,横向的把握缺乏头绪_(:з」∠)_

6月12日

人物轮廓、结构线,抱银貂的女子【雾
#14 - 2015-6-12 20:21
少年,你是从事于美术方面的职业人员么
#14-1 - 2015-6-12 20:57
出戏
未来将会是(bgm38),已经学三个月素描了
#15 - 2015-6-15 23:30
(这个镜头,本监督很不满意)

修长的八头身

舰N与统计学的忏悔

舰N弃坑之前曾经做过一些数据,研究不同公式对各船只出货率的影响:



这份表格的结论是:公式400-30-600-130在每艘船只出货率上的表现均高于公式400-630-650-130,但总出货率却低于后者——这是可能的吗?对我惯有的线性叠加式思维而言,这一事实的确并不容易接受。然而仔细计算的话,知晓四则运算的小朋友也可以得出正确结论。

恰巧,上周末在水水水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这一问题的系统解释——100多年前,一个英国老头做出了最早的相关研究,今天,这一问题被称为Simpson's Paradox(辛普森悖论)。它还涉及男女生入学率的性别歧视、医学疗法有效性等领域的实例。

世界的细节简单而具有迷惑性,因而我们足以相信,下结论是一件多么艰难而又要求当事人百般谨慎的工作。这也让我回忆起多年以前,乃至不久前不假思索的说三道四,其中恐怕充满了辛普森悖论式的简单错误——弱弱弱。且于此记是事,藉以自勉。(bgm38)

短学期结束,本文将不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