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4-23 14:55 /
在莎士比亚诞辰[1]之际写下这篇评论,小谈《白昼梦》中的我对本作行文等内容的感受

——————————————完全剧透——————————————

关于本作我先考虑了一个三元关系:文学、科学、科幻(或者我们一般简称为SF/Science Fiction)
科幻=科学+文学?很多人会持否定意见,而且很多科幻题材的作品并不以文学性而是以虚构的世界观作为其主要标志,大量的科幻影视和游戏也是如此。我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科幻迷,也看的不算多,这方面在之后值得其它的话题进行考察,因此我就只说在《白昼梦》这一部作品中三者的关系。

本作的文学因素主要集中在前三个CASE,科学因素则是全作的世界观和CASE0。明显看得出的是,前三个CASE各有原型或灵感来源。
CASE1可以算直接取材于日本20世纪前期文学流派白桦派[2]的作家有岛武郎和作为有夫之妇的女记者波多野秋子[3]殉情的故事,以及按照访谈的内容,蓝本是渡边淳一的《失乐园》[4]
CASE2即是对电影《莎翁情史》和莎士比亚多部戏剧《仲夏夜之梦》、《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重构演绎版。
CASE3也可以联系到比利时剧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的戏剧《青鸟》——自己所追寻的幸福就在自己家中的故事。
这三种与文学相关的演绎模式,也表达了世凪自己的三种性格特质:感受的(Sensitive),热烈的(Fervent),温和的(Moderate)。正如本作的副标题:The Girl Who Dreamed The World,世凪即是世界的经验(相对于先验的自然或者上帝)上的创世者,她并不是世界本身,而是用文学创造了本作所代表的整个世界。

这就是我想表明或者从本作中获得最大的感想:无论是哪个时代,比如当代的文学家轶事,几百年前的莎剧,近未来时代的冒险幻想,人类的精神世界或者具体而言的文学梦,都是相通的。世凪的悲剧是那个未来的悲剧,也是绪乃构想的悲剧,在本作中她是牺牲者。但是她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呢?
诚然,本作在CASE0中类似于脏翅膀那样的世界观和结局对世凪是无情的,男主和教授他们自己的塑造也不好,远比不上世凪自己的三个故事[5]。但如果我们考虑到历史上无数的文学家,甚至是科学家、哲学家等等思想的创作者:无论是生前一世荣华富贵,还是穷困潦倒,甚至是去世几百年后才被人们所留意,他们留下的作品可能被生命短暂的人们所遗忘,但是绝大多数不会被历史(世界)所忘记。作为历史中的人的形象,在远古和古代靠口口相传,在近现代靠文本和书卷,在未来(我们的现在,或者近未来)靠互联网上存储的信息数据获得“新生/REBIRTH”,被后人所理解;而世凪没这么好的运气,她的悲伤只有海斗所记住。海斗是我们,世凪则是无数被遗忘的创作者的化身。我也很喜欢世凪,她在本作中的悲惨境遇毫无疑问是绪乃恶意的体现。但是当我尝试理解了本作可能的思路,虽然很有可能完全只是我自己的假设,如有反对可以提出异议。

关于本作的其它优缺点,我也不累述了。无论是绪乃本身的问题还是CASE0中后期的行文结构导致的问题,比如背景详略不当和强行he,都说明本作从整体看来只能算是中流偏上。我所喜欢的本作,并不是作为几个CASE的集合的SF故事,而是喜欢本作的气质——那种把未来世界当作点缀,不讲“科学的幻想文学”的“科学的文学幻想”。就像有的科学哲学家会区分“Science philosophy”和“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一样,我认为本作也做了一个狡黠的区分:不是讲科幻,而是讲一个有科幻外衣的任何时代都会发生的故事。
无论如何,我对本作还是持赞赏态度的,尤其喜欢各个CASE的bgm以及细腻的画面。20年三兄弟[6]在这个方面做的都还是很不错的,还是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作品(不指望绪乃了b38)

————————————————————————————————

后记:一厢情愿的发散思考——关于欲望(desire)
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1901-1991)在阐述当代都市问题的著作《都市革命》(《La Révolution urbaine》)中写到:
全球化和都市现象的全球性本质——具体来说,即都市总问题式和关键时期——在被我们所认识(或在形成我们所分析的以都市规划为名的意识形态和知识的含糊融合)之前就在科幻小说中出现了。在科幻小说中,对都市现象的乐观预言极其少见;悲观预言倒是更为常见······不过,这种普遍的悲观主义是都市总问题式的一部分。在科幻小说中,未来的城市是支离破碎的;它像疾病一样在人类和空间中传播,成为罪恶、畸形和暴力的媒介。
我所认为的本作的主题之一,也包括对一个当代(20世纪后至今)的社会问题的模糊表达[7]
CASE0的后期设定为大量人类患上了“欲望缺失症”,没有层级的流动导致社会生活生命力的消亡。但是我认为,从现实中观察的周边状况而言,这不算一个完全SF的病症——现代生活中(都市、城镇或乡村)的人也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欲望缺失症。我不认为这是少数现象,而是身处在后现代(post-modern)人的一种没有完全被主流所关注、只是经常被归结于心理学问题的“病症”,而越到社会人阶段这样的情况可能越明显。以我自己为例,平时感觉得到的生活的无聊,每天除了看书吃饭剩下的时间就是打打游戏(为什么不去社交或者出去走走,一方面是经常性封校,另一方面是平日的精神压抑已经不能用完全社会化的生活方式缓解)。
不说列斐伏尔的问题归纳是否正确,也不说本作所构建的未来图式是否不合理,事实上也没有多少学科和理论能对上述“病症”提出解决[8]。如果我们拥有这样的态度——对CASE0所展示的世界尽可能的拒斥,估计大部分玩家可能也会这样。只可惜,就当今社会生活的可见未来而言,我本身也是持不那么乐观的期望,谁能保证以后不会变成那样呢?对我来说,唯一能做的只是我在短评里的一句口号式的感想:
珍惜现在最后的post-modern。
这样的要求不高也不低,但确实是本作对我而言最大的感悟。

————————————————————————————————

注:
[1]一般认为莎翁诞辰和忌日都是4月23日,但是Wikipedia貌似写的诞辰是4月26日受洗日
[2]也就是《文学少女·沉陷过往的愚者》中提到的武者小路实笃,以及“小说之神”志贺直哉所在的那一派
[3]其丈夫名为波多野春房,在本作中即波多野秋房
[4]当然CASE1中反复出现了《罗生门》,而且芥川龙之介也是自杀而死
[5]按照官网访谈的内容,绪乃大概认为自己在几个CASE关系的创作之间也出现了割裂。但是我全作感受下来除了CASE0后期以外割裂好像并不是很明显,是我自己的理解能力还没看出问题吧?
[6]《丸子与银河龙》,《白日梦的构想图》,《TrymenT —献给渴望改变的你—》,三个会社也做过联合访谈
[7]不知道是由于后期剧情太赶,还是很有可能绪乃认为这算不上问题,我认为是后者
[8]虽然后现代理论中对“欲望”表达不在少数,这里主要倾向于以鲍德里亚为代表的当代西马的生产-消费欲望而不是以尼采-德勒兹为谱系的偏形而上学的生命欲望


最后还是配上我最喜欢的这张主画面cg
Tags: 游戏
#1 - 2024-1-19 18:01
(光芒常在 那电灯却消失)
我的评论呢?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