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9-7 05:05 /
校园欺凌是日本校园作品里经常抛头露面的主题,然而事实上,这并不是日本的专利,常看美剧或是美国电影的话,和校园搭上关系的时候,出现霸凌情节也是家常便饭。讨论霸凌主题的作品如此之多,以至于看日本作品刻画霸凌就仿佛在看韩国电影讽刺资本主义——辛辣但无用,绝望又无力,对于改变现实状况并无什么用处。有趣的是,三秋缒笔下的男主也几乎都是冷漠、颓废,对于自己糟糕现状无心挽救,但对于烟、酒、唱片却有着异常执着的“极致低欲望”的边缘人,几乎都能从中看出作者的影子了。当然,在有些人嘴里这种边缘人成了“反社会人格”,不禁让人想到,说出这种话的人是个多适应社会的人呐。
首先要承认的一点是,校园欺凌在现实中确实是个普遍现象,不仅是日本和美国,哪怕在中国也一样普遍。前不久看B站一些欺凌作品,欺凌者一旦有要被“洗白”的倾向,下面评论区的光景就是一片痛骂。那些现实中的“受害者们”痛斥自己一辈子不会原谅欺凌者。我想这时候要是有人轻描淡写地说一句“欺凌有那么严重吗”,可能会被群起的唾沫淹死吧。
但是最吊诡的一点是,有很多人看了不少校园欺凌的作品,却仍没能理解什么是“欺凌”,以及这些作品到底在讨论什么。甚至有的人还把“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画上等号,真的轻描淡写地说出“放钉子过于夸张”“最多是在校外打架或冷暴力”,带着一种自上而下的俯视,忽略了欺凌作品所讨论的重点。当然,最搞笑的还是“为什么不报警”和“放监控就能终结大多数问题”这两句出现频率极高的话语。
希望有的人真的能动动脑子想一下,警察怎么可能管得了欺凌?把人推进冬天里的泳池,把拖地用的脏水泼到人身上,在鞋里放钉子,用油性笔在别人桌子上写下恶毒的话语——这些行为都是欺凌,连治安条例都没有违反,但却能给被欺凌者身心带来巨大痛苦行为。那么,这些当作拘留的理由都不够充分的“小事”,警察能管吗?当然能管,但是警察能做到的无非就是批评教育欺凌者,通知学校,通知欺凌者的家长——欺凌者真的怕这个?
欺凌的重点就是“学校”和“家庭”监管的缺失与不负责,只有欺凌上升到打架斗殴、故意伤害、故意杀人这样的刑事案件的时候,警察才能真的发挥警察的作用。那学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家庭对孩子不管不问,警察又不能把欺凌的学生抓起来的情况下,那报警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至于“监控”就更搞笑了,欺凌者又不是傻子,知道为什么厕所经常作为欺凌的发生地吗?很简单,因为厕所没法装监控。如果还要问“厕所为什么不能装监控”,那脑回路可真的不能单以“神奇”来形容了。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因为我真正讨厌“为什么不报警”这句话的原因,跟报警有没有用无关,而是说出这种话的人,看似在考虑现实情况,给出了一种“万能的解决方法”——报警。但实际上却是在进行一种傲慢的指摘,像是在说:“这么简单的解决方法作者你怎么就是不愿意去用?”
太厉害了,太精彩了,打一个电话,说一下自己被欺凌,就能解决令人痛苦的霸凌问题了?那为什么还有作者费力去写这些讨论欺凌的作品,是被欺凌的人没有手机吗?还是他们打不好报警电话啊?
如果报警无法把欺凌者抓起来,判个两年三年,根本就无意义。把欺凌者拘留两三天,抑或是报警让欺凌者被学校退学,结果也不过是让受害人招致更加激烈的报复。欺凌者也不是傻子,知道怎么下手才不会造成太大伤害,却也能折磨到人。被欺凌者也不是傻子,知道轻举妄动只会遭到更多的欺凌。
那么,什么程度才能到“报警”的程度呢,要以故意伤害罪判人入刑,起码得到“轻伤”的程度,也就是重要活动部位骨折、缺失半个指节、牙齿掉落2枚这样会造成无法磨灭的伤害,才会达到报警的程度。而悖论的是,女主如果想要靠报警,就要一辈子带着这些无法磨灭的伤痕活下去;如果不想身体残缺而使用“取消”,就又无法通过报警解决问题。
再者,关于家暴的问题也向来棘手,这一点美国倒是做的很厉害,一有对孩子使用暴力的嫌疑直接将孩子带走,取消家长监护权。但是中日韩“家暴”和“管教”的界限向来模糊,这就给家暴有了无限扯皮的空间。就算真的判定为家暴了,又要怎么解决呢?教育家长让他停止家暴?屡教不改怎么办?能够取消监护权吗?取消了之后孩子由谁监护呢?社会福利机构还是孤儿院?社福机构又是什么样的环境呢?《天气之子》里阳菜和弟弟为什么宁愿离家出走独自生活也不愿去社会福利机构?
这些细节问题,也不去深思,也不去探究,只是简简单单一句“为什么不报警”这种把欺凌者当作傻子,又把被欺凌者当成傻子的话,到底是能凸显出谁的聪明,一想到这我就内心作呕,厌恶至极。
----------------------------------------------
这本书,其实看到后记不难看出叙述重点是“地洞”,而不是“校园欺凌”,三秋缒大可借别的什么题材来描写人是如何进入地洞的,“校园欺凌”只是让人物进入地洞的一个工具。尽管如此,这本书对欺凌的一些描写仍然能看出作者的思考:“他们特别擅长判断别人是否会反击,一旦认为不会还手,就会痛揍对方”,“欺凌者确实经常把重心放在‘如何让人出洋相上’。他们直觉很敏锐,知道这才是让人屈服的最高效的方法”。
说到底,校园欺凌和“职场PUA”十分类似,精神攻击才是最要命的。作者虽然为了一些设定的合理性,夸张描写了物理伤害,但也没忘记强调这种行为对于人类精神和社会性的双重打击才是欺凌的实质。而这种精神伤害,是报警永远无法解决的了的。
Tags: 书籍
#1 - 2023-1-26 19:08
(为了逝者与生者,我们必须见证)
受教了,以前从没想到过的角度
#2 - 2023-9-21 13:36
警察本身就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社会既然默认这种弱肉强食,那能指望警察给你解决吗?搞不好警察自己都有职场欺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