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3 14:56 /
吴一郎作品巡礼第11弹,依然和前面几篇存在逻辑和叙述方式上的紧密关联性,全文分为无剧透+剧透两部分。



水落归槽的耀眼初心

「 Do not suppose that I have come to bring peace to the earth, but a sword. 」

————————————————————————————


2010-2011,这是属于吴一郎的第十年。
从十年前在Circus出道,又最终离开那只能作为配角的舞台,再到十年后, MOONSTONE基石已成,自己却在独角戏中迷失了方向。
若从大众的角度去看,当初的惊艳与天才,以及那些不变之物应当都已经被淡忘得不值一提了。
而改变之物,便如同21世纪最初的十年那般,连作品的载体都日新月异,内容更是一并陌生了起来。
也正因如此,还能够有机会在岁月的侵蚀下,找到曾经的,熟悉的事物,那种感情便会在回忆的酝酿下化为珍贵的感动。

同时,这也是霜月遥的第七年。
在Moonstone最能称为名作的前两部作品中,留下了玩家久久无法忘怀的《夏の羽音》和《追憶の破片》后,时隔7年,歌姬再次回到了她最开始的地方。
又是否会有不少早已离开的玩家,仅仅是看见那个名字,听到熟悉的声音,就想要主动去寻回那关于月石的,早已埋在内心深处的情感与记忆。







也许这是看似很合理的逻辑,是无论作者和读者或多或少都心心念念过的美好之物。
吴老师和恋纯不止一次地提到过“回归原点”的追求,而为数不多仍然自最初坚守至今的老玩家,也同样喜欢在剧本定位和感情基调截然不同的作品里去找寻同一个作者曾经的影子。

可惜,最终岁月还是如同潺潺流水一般将太多太多的事情不可逆地改变了。
一昧寻求不变之物,梦想着还能见到从前的一切,最终只能失望而去抑或原地徘徊。
再怎么无奈,世界上正是有这样的道理存在,而《Princess Evangile》(简称PE)恰好便是一个关于“改变”的故事。

20岁的人难以写出有丰富阅历的作品,反之30,40岁也难再有20岁时的热情和渴望表达世界的愿望。
曾经非常狂热推理小说的20岁已经是遥远的过去了,即便吴老师依旧能记得那些喜欢过的世界名家的名字,他们的著作所交付于内心的东西也都不同以往了。
在谈及《PE》的创作契机时,吴老师表示作品构思的源泉是那鼎鼎有名的推理奇书《献给虚无的供品》。
这不禁让人想起同样以奇书《脑髓地狱》作为创作契机而诞生《あした出逢った少女》。
然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PE》其实是一部全无ミステリー要素(解谜推理)的作品,吴一郎自己也称对于高中时期第一次阅读的《献给虚无的供品》的小说,其实内容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唯独对一个叫奈奈村久生的登场人物印象深刻。
其理由是「よくって?」这种有趣而附有时代气息的说话方式,即便这个角色在现代绝不能算是所谓的萌角色,吴先生还是因此取得了灵感,想要在下一部作品中让女主角以那种错时代的方式说话。





然后,若以久生那样说话语气的女主角为中心而建立的舞台是怎样的呢?
如此思考着,从09年10月开始的企划,吴老师独自花费了一年多终于完成了剧本,《PE》的“大小姐学园”这一理想的舞台也就此诞生了,其中第一女主角理濑虽然是和久生八竿子打不着的萌妹子形象,但唯独那错时代的语调感保留了《献给虚无的供品》的原型。
从“希望描绘出这样那样的女孩”而诞生的企划,吴一郎本人也称这是一种充满新鲜感的创作体验,其中漫长的创作时间,对角色投入的感情,也使得这部作品在未发售前就成为了他最喜欢的一次创作。

或许作者在作品发售前的自吹自擂只能让人半信半疑,但在MOONSTONE十周年纪念本上,玩家最喜欢作品的投票里,《PE》5位数的票数几乎是2,3名票数的总和,其中角色投票排名更是占据了月石历代作品大量角色竞争的前5位,统治力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霸榜的前五名里居然有两位是《PE》本篇不可攻略的“副角色”,这难免让人联想到FD圈钱计划,不管怎么说,月石最核心的两位成员都是参与和见证「曲艺商法」诞生的业界古董,有一些商业操作说是已成定式也不为过。
意外的是在这一次,吴一郎本人主张副角色数量众多是有其特殊的理由存在。
虽说在那个时代,女装潜入满是大小姐的学园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展开了,不过吴一郎个人不喜欢男主女装的设定,因此对于剧本所设置的女校舞台,作为男人入学的主人公,所带来的变化“原住民们”会如何接受,特别是初期阶段,合理地写出这点是很重要的。
“这是稍微有点特殊的学校舞台设定,所以想更多描写在那里生活的学生们。因此登场的角色很多,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思考与立场,想要描绘这些配角的故事,不愿她们单纯作为故事的零件而存在。”
对于不可攻略角色太多而遭受的批评,吴一郎同样诚心接受并给予了并不意外的解释,
“如果不将副角色的故事点到为止的话,我的能力不足自不必说,就连月石的人力资源也远远不达。”








事实上,对比《PE》FD里容易让人疲劳的“推土机”作业,给副角色充入个人线路未必比让她们在共通线抛去恋爱关系会让故事变得更好更饱满。无论是作者对于各个角色倾注的感情,还是剧本的长度都能够印证他的解释。
而无论出于商业利益,还是创作技巧的利用,其实在笔者眼中《PE》都是相当优秀的作品。
不仅一举扭转了吴一郎在《Marginal Skip》和《Angel Ring》中毫无亮点的表现,更是在结合曾经的巅峰后,第一次可以在写手的全面性上被称为“几乎没有短板”了。
毫无疑问,不是为了重现年轻时期的思考,也不是依照成功的模板继续去模仿,《PE》所代表的是“改变”,是前所未有的新一步。

若要类比的话,最与《PE》有所相似的,大概就数四年前发售的《Clear》了,那对笔者而言,也是月石进入黑暗时期的最后光芒。
同样有着已成生态系统的细致而登场角色众多的舞台,《Clear》拥有一个十分具有野心的故事立意,不过对于吴一郎日常部分的短板和推进故事的手段,仍旧没有跳开“平淡”和“超自然”两个限制,更别提让那些副角色跳出工具人的限制了,几乎全部都是为了个人线特定剧情而存在。
相较《Clear》作品内容承载不下作者的想法,达到了单一作品的极限,《PE》则是在适当的“容器”内投入了作者的百分之百。这可以算是吴一郎出道至今,唯一一部没有“超自然”元素的作品。
作为一个极为擅长利用悬疑剧情吸引读者的写手,从设定上就完全抛弃了对自己最有利的武器,让人很难想象他要用什么方法去完成长达30小时(24话的剧本中有18话左右)的共通线剧情。
结果事实表明,即便吴是早已打定主意要写迎合主流市场的萌作,结果仅仅对于女校这个元素的认真刻画,就足以让剧情变得跌宕起伏,动人心魄。




正如他自己所说,作为男人入学的主人公,所带来的变化“原住民们”会如何接受,特别是初期阶段,合理地写出这点是很重要的。
树立着被认可,能够留校这个目标,男主角正也的经历不亚于一场战役,若是被《Marginal Skip》和《Angel Ring》影响的话,你会丝毫无法预料到在一个满是美少女的学园里谈个恋爱会是这么充满艰难险阻,整整二十几话的分段剧情都不消停。
人际关系的复杂,学园势力的强大,重重关卡设置,每一步都进行得很艰难,甚至你会怀疑“胜利”这个结局是不是真的存在,如果存在,又究竟要胜利多少次才能安安心心地和美少女恋爱。
就是如此,应是套路感满满的剧情结果让你猜的出第一个套路也猜不出第二个。
若是玩梗的话,颇有一种“开局只有一个大小姐,慢慢发展队友赢得战斗”的热血青春漫的感觉。

等到故事的后期,几乎每一个在男主身边的妹子都是在众多困难的时候伸出宝贵援手的妹子,是一点一点驱散孤独的恩人,是一起共度难关的伙伴。
比起男女之间恋爱,以正也和理濑为核心的白百合会的成员的战友之情显得更为珍贵,直到故事中期出现角色路线分支选项之际,笔者也是难得一见根本不知道该选谁,甚至不想做出任何选择,觉得维持这样的战友情,心情会更好一点。
如果回到这系列文章前面(《何処へ行くの、あの日》)提到过的日常力的话题,实际上那些原本说不清道不明的答案就已经呼之欲出了,拥有明确目标和行动力的男主角,解决着一项又一项戏剧冲突矛盾,直达故事阶段性的高潮,只要秉承这种思维方式,仔细考虑好剧本的结构,谈什么代入感设置都没必要了,足够吸引人的剧情以GALGAME这种形式代入感本身就不是问题。
也正因为足够吸引人,才会让玩家读者诞生选谁都有些难过的心情,不要说攻略对象了,就连看到看到好像百合一样的妹子们被拆散都可怜,即便不是那种残酷的世界观,没有那种非爱不可的,不被爱就没有救赎的角色,没被选择的人还是注定会受伤,而过于美好的共通线让人一直期待能够停留在稳定的状态,那或许才是大部分人都幸福的状态。

抛去了《Marginal Skip》堪称莫名其妙的展开和徒有其表的宣传,
也放弃了除了玩梗外朴素平淡《Angel Ring》,
《PE》所象征的改变,大概就如我前面所说的,是让吴一郎在我看来“几乎没有短板”了。即便再难以呈现20代的天才与惊艳,但他与月石一起并没有在他的10年后止步不前,光凭这点,大概就是最大的惊喜了。






——————————————————————————————

箱庭中定格的永恒岁月

「世界上能够跑马拉松的生物,只有人类,比起纯粹从生理方面分析,我想努力是更重要的因素,同样,这也是只有人类才具备的美德。」

_______________下文含剧透————————————

从剧本上说,《PE》是吴一郎此前从未有过,往后也难以再现的类型,没有天马行空的想象,没有惊世骇俗的展开,也没有浪漫至死的思想,仅仅是最典型的,和美少女在学园里亲亲爱爱的平凡故事。不过这种打磨适度的剧情,不仅让情节足以吸引人,又能让角色魅力和萌度得到绽放,不得不说在美少女业界小几十年的历史里,这种风格和程度的剧本配合发挥稳定的原画和CV,就是毫无疑问的常青树。
没有超自然因素而又平稳的剧本,但这绝不是乏味和无聊,很多看上去都合和不严谨的设计都在游戏中披露信息后变得圆满。
当然,关于本作的剧情,虽不尖锐但依然存在的批评声有一部分会指向这个故事中的“反派”——以校长为首的“学院守旧派”。在这些批评中,无论是反派的行动逻辑,设定上的异常,以及结局的处理都有成为故事的减分点,甚至存在“全员精神&病”这类完全不贴切的玩梗吐槽。
但是,《PE》这部作品的剧情,若有值得深挖的地方,那也必然和这些批评相关。
在看似和平光明的学园生活中,吴一郎证明了自己把控剧情悬念的方法,除了诡异与杀意的悬疑外,平凡的生活也是能够实现的。毕竟,熟悉他风格的玩家总会有某种第六感,比如“这个学园没那么简单”的直觉。
作为故事剧情分量超过百分之90的舞台,文森特学园并不单纯是一所由于学生减少而陷入财政危机的女校,而“大小姐”也绝非其内学生共同或唯一的标签。
除了那些设定上的印象之外,敏感的玩家读者大概会对那频繁出现的法语称谓和宗教知识有着不浅的印象,而由此扩大化后,就成为了一种可以称之为“氛围”的事物。








有趣的是,这种氛围最初给人的感觉应该是新奇而绝非诡异甚至反感,毕竟这一点就是前文所提到的,《献给虚无的供品》对吴一郎创作《PE》的影响。
一个学生言行举止具有时代风格,文化氛围与“外界”截然不同的学园,即使对于刚入学的男主而言,感受到的是排斥感,但随着剧情的推进,玩家读者会渐渐喜欢上生活在这里的一个个原住民妹子们,以及更加认识和察觉到文森特女校独特生态的优点。
并非对于百合的描写,而更多的是少女们神圣不容侵犯与玷污的圣域的构建,加上延续百年的悠久历史。
相较之下,主角一方却是为了打破这份圣域,改写延续至今的历史而开始的学园变革,初期的动机仅仅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和让男主角留下而已。
除了代入男主角后那种想被他人认可,想留在学园的心情可以理解外,笔者在这个故事进展大半过程中都无法理解为何要将原本安宁的女校变革为男女同校,将这份在喧嚣尘世难得一见的圣域打破。

事实上,反对力量也就跟前文所说的一样远非同量级,以至于在FD中,没有将心思完全放在变革上的男主,分支线路的学园变革全都是以失败告终,无一例外。
实际上这样历史悠久而又氛围浓郁的学园对人的一生而言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在全通游戏之后,我脑海中一直回想的是一句很特别的台词——
“不要再玷污我的回忆了……那一天,被所有人憧憬姐姐大人,最终选择了我。”








这句台词是作为故事反派学园校长美砂子,在看到圣歌会上,自己的女儿与男主角交换了信物念珠后,一个人走在夜晚的学园里的独白。
这句话既是我印象最深,同时也是最让我震撼的台词,即使没头没尾,甚至可谓不明所以,可我依旧从这句话中想到了一个令我心情五味杂陈的事实——
现在年轻的主角们过的光芒四射的青春生活,实际上也是几十年前,上一辈人的样子。

就像女主角理濑和美月一样,曾经的美砂子也有着同样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同学挚友的存在。曾经的少女们既竞争过会长的位置,作为学生会成员共事过,又憧憬着同一位姐姐大人,最后一起流泪送别友人送别母校,直至彼此成为再也与那“圣域”无缘的社会人。

即使没有男主在,女孩子们也会在文森特学园度过多彩特别的一段人生,甚至就和我们在剧情中看到的“这一辈”们相差无几。
可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又在发生着什么事呢?
这样的疑问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缭绕在我的脑海之中。
读了那么多的故事,都以男女主的恋情发展到克服困难的平稳状态便结束,可以是毕业,可以是组建一个新的家庭,少有的还会写到白头偕老,幸福一生。
可仔细想想,我们都知道那就是一个童话,并且我们就习惯**在童话的甜美中,沉沉睡去不愿醒来。
即使是虚构的世界,也应该存在着各种各样合理的“现实与未来”,就如同《PE》中我们看不到度过多彩现实主角们更远的未来,但却能看见上一辈青春渐行渐远的模样,那是她们长大成人后的岁月里再也看不见的美好。
如同我们可以随意定格一个幸福稳定的瞬间作为结局,却无法无视作者已经给出的她们的未来——
只因为她们的身份是父母,是过去完成时的“上一辈。”








曾经憧憬的姐姐大人早早成婚失去音讯,而和挚友一同登上大学的美砂子也不得不适应那和人生前十多年的岁月截然不同的世界。讽刺的是,如同相似的她们在高中时期的相互竞争一样,在毕业后相似的她们依旧爱上了同一个男人,可早已不是乐园的环境并不会催生那种温柔的良性竞争,挚友富江重病垂死之际,美砂子却与当时仍是富江丈夫的男人发生了不伦关系,强烈的负罪感最终让她的精神出现了部分异常,否认自己发生不伦关系生下的孩子的血缘,所以才有了作为女主之一的绫佳不被承认亲子关系的悲哀童年。
令人难以释怀的不只是这样生离死别的悲剧,也并非单纯道德伦理悲剧与感情的冲突,而是下一代那宛如自己模板一般的青春,和他们未知的未来。

比起做出“全员精神&病”这样玩笑式的评价,其实熟悉吴一郎作品的玩家读者会明白只有这个部分,才是他对于这部“改变”之作中难得的“不变”之物——
「虽然父母对于孩子们而言好像一直就是父母一样,但在孩子出生之前,父母也有着他们自己的孩提时光,有着青春,和青涩的社会人时期,然后直到两人结合孩子诞生。也许人与人之间拥有的血缘,代表了特别的关系,但这份特别却是这样平平常常地诞生出来的」


无论是这句在《Clear》春乃线结尾的台词,还是《GIFT》里男主角母亲贯穿全作的爱,与在通关隐藏线中生前的故事,无一不是在那耀眼的青春之下,埋下了上一辈不只有青春的人生故事。


这既是吴一郎笔下从不忽视亲人存在的“亲情”,也是那独特死生观在作品中挥之不去的影子。


没有主角光环的他们迎来的就是这样生死无常的众生平等,又或者在吴一郎的脑中,仅仅想截取主角们的一部分美好生活去讨好玩家,即使不为故事的戏剧性,他也不会倾向于一个人的一生都能像童话一样美好。
然后抛去这些总能联想到曾经那些悲伤故事的“不变”,有关《PE》主题的“改变”,便会用来解释那些上一辈的悲剧。


文森特学园乍一眼看上去,最具有问题的大概是其所具有浓厚宗教氛围,不过我们也不难发现实际上除了律子线中利用基督教信徒“秘迹”婚礼来限制自由恋爱外,作者已经多次借用角色(甚至包括修女)之口表达了她们并没有宗教信仰,或是淡化宗教对其的影响。
所以真正的异常其实在于“封闭性”。


文森特学园不光是一个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女子校的设定,并且是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就业志向都是自动扶梯式的封闭环境。少女们在这所学校中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几二十年的时光,不光对于外面的世界缺乏认知,更是沉醉在文森特学园独特的氛围中,久久不愿醒来,以至于在成为社会人后,甚至也有很大一部分人会回归曾经的学校任职,直至在那片圣域里终其一生。
可是——
「人间、谁しも歳を取るということなのだろう」








少女们久久沉浸而不愿意醒来的,是那些在时光酝酿下的美好,是唯有青春才能享有的特权。
只可惜无论多么美丽的花朵终究都会渐渐枯萎,人也会徐徐老去,等到教室里坐着的不再是自己熟悉的友人,憧憬的姐姐大人成为了新娘,校服变得不再合身,脸上不得不以化妆品去掩盖岁月的痕迹之时,曾经的少女们才不得不从梦中醒来了。
才不得不接受,人生不是连绵不断的梦幻之旅,而是一场又一场的“道别式”。
守护不变之物和迎接那未必美好的改变,一直是各种各样的故事中会探讨的永恒命题。
而在《PE》中,作者给出的答案便是——
「“改变”并不是什么坏事。倒不如说,于人而言,“改变”是必不可少的」
在接受了理濑的母亲,上一辈文森特学生们的悲剧后,也许玩家读者们才能在这个故事的结尾,第一次明白少女要变革学园的决意,才能明白男主正也作为投入平静湖面小小石子,从而引发的波澜具有何种意义。
即使回忆再多么被美化,即使过去的时光是至高无上的美好,道别之后迎来的改变,也不能从一开始就否定它的一切。
这是个象征着“改变”的故事。
不光是虚构的故事,现实中的创造者们,亦是如此。








从《Gift~ギフト~》开始,月石延续了6年的英文+假名的标题格式,终与改变的决心一起消失了,实际上《PE》的原标题《花は短し恋する乙女》会是看上去更加明显的改变。
无论如何,《出逢》的惊艳和《Gift》的成功都再难以复制,可这也并不能说明,吴一郎在改变之路上不能去攀登一座崭新的山峰,然后给予仍旧关注着他的粉丝们既新鲜又可以是久违的感动。
在OP《勇気の魔法》响起的那一瞬间,以圣堂里悠扬神圣的小提琴为背景的画面当中,当我看到霜月遥的名字之时,虽然我明白那不是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回归原点,但心里头还是感慨万千。
勇气的魔法不仅是为文森特学园自己的未来而举起变革旗帜的少年少女们而施展,我想也应该献给吴一郎和月石在美少女游戏的求道之路上勇敢做出的改变。





Tags: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