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3 12:17 /
*含核心剧透*
想说的有点多,吐槽箱塞不下,索性挪到日志这来好好写一下。
一个“女儿”,就能让人想到奥尔加那小小的,抱着小猴子向观众谢礼的鞠躬身影。

把本作比作食物的话,那必然不是有奶油包裹的甜品,而是出炉慢慢冷却的,吃起来有点儿涩,有点儿硬,甜度极低的麸皮面包。虽然只有三卷,读完却可以获得相当的饱腹感,算得上绝佳的主食。




【以下关键剧透】
男主和女主总共不过见过三面:第一面初见,第二面可以算互通心意,第三面直接私奔,最后两话儿戏感重了些。
男二一反苦情深情路线,和女主间毫无男女之情,顶多算革命友谊,差一点就形式婚姻。
前两卷披着苦情童话的皮,仿佛女版三毛流浪记;第三卷众人一键长大,情人,未婚妻,革命,参军,死亡,一糊脑扔给你。

每一条,都不能仅仅说“反套路”了。简直是反爱情故事。嗯,我——根本无法拒绝。

很特别,瑕不掩瑜。从形式上来说,无论是暗黑童话的画风,还是对前苏联风情的把握,每一格分镜里人物微妙表情的控制,都与普通的成长类少女漫画甩开了巨大的差距。
从内容上来说,角色形象普遍突破了少女漫诟病的僵硬模版,拿男主尤利来说,懦弱和坚强,暴戾和温柔都得到了统一。持田秋老师在《明治浪漫花绮谭》也刻画了一个热爱艺术,想要突破自身阶级身份于是选择参军的少爷男主,可惜的是剧情在男主从战场归来的那一刻戛然而止——因为战争意味着身染血腥,下面的故事在傻白甜的剧情里已经无法发展。本作对这个问题没有回避,甚至直接描写了男主战场杀戮的情景,残酷直接,但不会让人不适。这点因为我的辞穷无法评价的很好,但确实很优秀。
我认为,马戏团,或许作者暗喻的,是阶级观念的真正融合,是一种可以变成思想的牢笼,也可以变成生命最后归属的东西,是一种“苦中作乐”的物质具现。奥尔加把一生都献给了马戏团,但她从来没有把心束缚在马戏团,和真正热爱马戏的人生活在了一起,好像是狭窄了,又好像是更广阔了;反观男二莱奥,他将马戏团当作政治的跳板,好像离他的理想更近了一步,又好像只是落入另一个斗争漩涡。
当奥尔加和莱奥谈论塔尼亚的时候,奥尔加说,“马戏团外也可以有幸福的生活呀。”莱奥只是淡淡地回答:“我必须留在马戏团。”
——于是恍然大悟,原来一切选择都有迹可循。
Tags: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