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22 10:03 /
——说来也是巧,刚好在入宅三周年纪念日这天冈妈的《在离别之朝束起约定之花》在中国上映,借此机会我得以把在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当作对入宅的一种纪念,看来之前一直忍着没看这片还是对的,能用这种方式作为一种象征是件很有意义很有仪式感的事情。


    呀~哈喽!这里是萌新陈苦瓜。之前写过一篇纪念第一次玩galgame四周年的日志,不过由于撞上deadline,又触犯了敏感词,推迟了4天才发上来,这次吸取教训,提前9天就开始动笔写这篇文章,保证2月22号当天能准时发表出来。唔嗯,这篇文章本来是想打上《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的tag,因为是入宅作,的确有其纪念意义,另一方面又能增加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数,说不定哪位点开大春物主页的站友就会点开这篇文章。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妥,毕竟文章描写有关大春物的部分并不多,主旨和重点还是对我入宅,尤其是看动画历程的一个回顾,而不是光写入宅那一个时间点,所以还是作罢。
    即便如此,我还是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这篇文章,看看一个普通观众观看动画的前后历程。其实我一向是恨不得把自己扒光了给人看的,经常在朋友圈里撕开平日的形象,发一些无厘头的东西,或是把自己心里那些最见不得人的东西拿出来。在Bangumi这个平台更是恨不得把自己最深层最真实的那一面呕出来,把肝胆掏出来给人看看我到底经历了什么,是个怎么样的人。可能因为从小家人给我的关注比较少吧,真正跟他们交流已经是近两年开始的事了,跟朋友坦诚相待也是19岁那时的事。因此虽然养成了极度沉闷的性格,但却无比想和人坦诚相待,想方设法把自己,即便是以最卑微的姿态也好,即便是最低劣的那一面也好,曝露在众人面前。或许用太宰治的话说,这种小丑似的行为就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吧。看EVA时,产生共鸣最多的角色不是真嗣,不是美里,而是同样缺少家人关注明日香,多半自己也像明日香那样倾其所有也要吸引其他人的目光吧。明日香一直大喊的是“わたしを見て”,我觉得我要再加上一个て,喊的是“わたしを見てて”,自己优秀的一面也好,差劲的那一面也好,只要能得到关注,就原封不动地掏出来给人看。
    因此,这篇讲我逐渐喜欢上动画到入宅的日志,又不单单是一篇讲我逐渐喜欢动画到入宅的日志,而是彻彻底底,花费了我极大精力,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一篇对自身的解剖。ACG这个东西,或者往细了讲,动画这个东西,从很久以前就跟我这个人捆绑在了一起,一直以来对应着我生命的高低起伏,所以想要讲述我入宅的经过,就等于是把我整个这二十多年来的经历晒出来完完整整讲一遍,或者说这篇日志的主题本身就不是动画,而是以动画为角度来讲我自己。对于这些,我只能尽我全力,把一个内敛的男孩入宅的故事料理好,献到Bangumi这张餐桌前。希望大家能仔细品位一个男孩与动画的故事,但我想在这里做一个预警: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生长的环境不同,你觉得习以为常的东西可能在他人眼里并不是,在这片文章里有不少我曾经非常奇怪的想法和行为,这些想法和行为又给我带来了很大的痛苦,肯定会有人说“你不这样想不这样做就好了嘛”,但这么说是非常不讲人情的,我的一些经历和我先天的性格就决定了我会走进这样那样的死胡同,若你站在我的立场也不见得不会像我这样有一些强迫症般的行为和想法,所以我在这里不接受任何不合理的批评。
    其实在我的个人主页,在自我介绍的部分,已经写了好些关于我和动画的牵连,不过那些大都是作为我与动画之间一些经历的结果,一些动画给我造成的巨大的影响,至于中间的历程和造成这些结果和影响的原因,我想在这篇文章里好好阐述一下。所以我想这篇文章也可以算是对我那一大段简介的扩充吧,简介里那些写的模模糊糊,只给出了个作为结果的现象的地方,在这篇文章里也可以一一找到答案:我为什么自称database型宅男?为什么会以CGA这样非常规的方式入宅?为什么放弃了阅读文学?棒球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从为动画感到狂热到开始看动画花了6年时间?为什么我会失去高一到大二那5年的记忆?为什么进入大学后没有父母干涉还是不敢看动画?为什么说《四月是你的谎言》和《3月的狮子》和自己很类似?为什么自称“爱的斗士”?动画是怎样帮助我战胜了一些心理上的阻塞?为什么对女人没有兴趣?为什么称写剧本是出于求生欲?为什么我认为二次元是比亚文化更甚的cult文化?除开有关《3月的狮子》和“爱的斗士”这些想下个月再单独写一篇日志外,我都想要在这篇文章里把它讲好。那么,现在就从我与动画最开始的故事讲起吧。


    抛开那些小时候在电视上懵懵懂懂看过的那些动画以外,我最早了解日本动画是在高中的时候,但要开始谈我和动画的故事,倒要从初一时我和篮球的故事讲起。那个时候我受班上同学的影响,对NBA很感兴趣。也不单单是受了周围的影响,我可以说是与生俱来地有着3个爱好:体育、漫画、语言,这些几乎是从小到大都一直是我的兴趣,我此后喜欢的东西几乎都是围绕着这三个中心扩展开的,其中漫画那个其实还不太准确,替换成物语或者比较合适,像是小说电影之类,凡是以讲故事为核心的艺术体裁我都喜欢。小时候一直梦想着能成为漫画家或是运动员,到现在也常幻想能作为职业球员披上球衣上场比赛,如果不考虑未来,纯粹考虑兴趣的话,我会选择语言学作为专业。小学时赶上雅典奥运会和韩日世界杯、中国亚洲杯,加上看过几集足球小将,后来就特别向往赛场上的拼搏和汗水、技术和身体的较量、细致的赛程规章、比赛中的仪式感、球员的数据和球队战绩。我尤其喜欢的是美国的体育文化和大环境,从少年联盟,中学联盟,NCAA,一直到各级职业联赛和独立联盟,加上专业的球场、专业的啦啦队、热情的观众,都让我无比向往。仔细一想我还真有otaku的体质,因为我爱的不只只是“运动”本身,而是“体育”,这不但包括了体育比赛,还有围绕着比赛的一切,尤其是对于数据的统计和比赛与观众的互动和种种仪式感让我很是喜欢。我一直觉得otaku和爱好者的差别在于统计和挖掘,这么看来我还不单单是个体育狂,而是个体育宅,棒球作为一项极为讲究统计学的运动来讲,果然是最适合我不过了。
    扯远了~~总之小学只要上体育课,就会和同学一起踢足球,虽然就是一群没有任何技术的小孩子围着球抢,但还是开心得很。当时篮球跟我们没什么关系,电视里播得少,学校里打篮球的也都是一群风头出尽的高富帅。到了初中,姚明逐渐成为了NBA一名不可忽视的球星,电视里也开始大肆播放NBA的比赛。不过那些我都没看过,当时已经进入从早到晚补习班的状态了,而是在同学的熏陶下才了解NBA这个体系,之前对足球联赛几乎没什么了解,这时开始了解到美国体育文化的宏大、篮球比赛的规则和NBA赛制的乐趣,一下子就被迷住了。那时NBA的热潮跟旋风一样席卷整个中学校园,同学们讨论的都是NBA的球星,传阅的是当年流行的篮球报纸和杂志,不少同学一放学就涌向篮球场打球,在这种环境下,我想不爱上篮球都难。进入初中不到半学期,我就受感染爱上了NBA,知道了不少篮球巨星的名字,霍华德、詹姆斯、科比、纳什、邓肯、波什等等,对各城市的球队也是了如指掌,对于本就喜欢体育的我来说,篮球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我人生中第一个喜欢到有可能上升到爱好的东西。可是,我怎么会想到篮球竟会成为一轮我永远也无法触及的皎月。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妈第一次带我参加补习班,当时还只是学习数学作文,不是很忙,三年级开始英语什么的也来了,周末开始繁忙起来,到了四年级几乎双休日都被填满了,工作日的晚上也会参加补习班。到了寒暑假更忙,每天要在全市不同地点的补习班奔波,身体和心理都很疲劳。我差不多也就是四年级这会儿开始意识到我和其他家庭的不同:别人家的孩子在玩乐、在选择自己闲时娱乐活动的同时,我却在累死累活地上补习班。如果只是忙着上补习班还好说,我总不可能每周七天每天二十四个小时地都坐在教室里,关键是我没有只属于自己的时间,换而言之就是我家的教育政策是既要保持高压状态的学习,又要断却任何娱乐的机会。如果用每天孜孜不倦学习十多个小时换取半个小时的娱乐时间,那我都会感觉非常开心了,但事实是一分钟也别想拿到,这样我每天都在沮丧、无聊、失望、压抑中度过。这样长期下来,YY变成了我唯一的娱乐,我经常幻想父母是经·商的,他们工作忙,没有时间管我,我身上也总会有一些零花钱(事实是我们家没有零花钱这一说),我如果愿意的话可以买一些喜欢的东西,我有权力跟同学喜欢上同样的东西,可以跟他们打成一片,聊很多很多,不再是一个在班上一声不吭的闷罐子。然而这些都无法实现,我也越来越沉默下去,从初中开始我就成了一个一言不发的孩子,但在我的幻想世界里,我可以跟同学一样接触电子游戏、电影、美剧、零食之类的东西,不再是一个跟他们没有共同话题的人。
    篮球自然也是禁止事项之一。我当时中午回家吃饭时电视经常是开着的,那个时间点比赛都差不多打到了第四节尾声,每到这时,我妈就会不理睬我的哀求,不由分说地关掉电视,仔细一想,我也暗自喜欢了NBA那么久,最后连一场NBA的球赛都没看过,真是莫大的讽刺,不过发生在我身上的讽刺也多了去了,慢慢讲吧。印象中关于NBA最深刻也是为数不多的记忆是这么一幕:火箭和湖人的经典对决,比赛还剩最后1.0秒,湖人落后三分,但有两次罚球权,我心想即使全部罚中,只剩一秒基本上也是输,第二球罚不进抢到篮板也是小概率事件,湖人基本上败局已定。这时黑人大个第一球还没罚近,我更加确定湖人输了,第二球故意罚不进也是死路一条,没想到第二球砸到了篮筐最左边的边缘上,球弹向球场的角落,这时本来站在三分线弧顶处的科比一个箭步冲出,赶在防守的火箭球员之前拿到篮球,起跳,空中转身,三分压哨绝杀,把比赛拖进加时赛,我当即振臂高呼(仅仅是在心里高呼,性格胆小的我即使在家里也是不敢振臂高呼的),那一刻我觉得科比就是篮球场上的神。这时我妈过来不顾我的求情把电视关了,这种小事竟是我关于篮球仅有的几个记忆画面之一,想到《四月是你的谎言》里公生母亲不由分说把养的黑猫扔掉也是公生为数不多的记忆之一,从此黑猫就成了公生心理阴影。巧合的是这一幕竟和我如此相似,之后篮球也成了我最讨厌的东西,直到现在看到NBA都一阵反胃,恶心得要死。顺带一提,那天下午回到学校听同学讨论,科比最终没能在加时赛上演奇迹,主场输给了火箭队。
    不过这种小小的挫折在当时极度无聊,无论什么小事都觉得有趣的我眼中不算什么,我还继续喜欢着篮球,但由于接触不到喜欢的东西(无论是物质上,行为上还是精·神上),我的性格开始发生了扭曲,我不敢把内心想要的东西说出来。具体怎么说呢,我潜意识里已经形成了这么一个逻辑:我想要的东西都是不合理的,是无法得到的,我也就不敢表达自己想要的东西了。更严重的是,我此后很多年,不仅不敢说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反而还很害怕似的拼命隐瞒。那时我特别害怕吧自己喜欢篮球的一面告诉家人和同学,明明旁边的人在讨论篮球或者挤在一起在看篮球报,我却不敢凑上去,只敢远远地在旁边偷听,幻想也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现在回想起来可能很不可思议吧,但当时我却为自己的欲望感到羞愧,觉得我想要的东西对家里是一种麻烦,于是我也开始对家里隐瞒了喜欢篮球的事实。
    在这种极度的无聊下,我发明了一种小游戏解闷:我发现没12个汉字的笔画总和和一场NBA比赛一支球队的得分差不多(当时是防守篮球盛行的时代),我便自己想象了一个篮球联赛,球队两两之间进行比赛,我会在书上选取连续的24个汉字,每3个的笔画数加起来即为一支球队的单节比分。我就以这样的方式对球赛内容进行设想,在此之上,我设计了一套极为完备的赛制,联赛共4个分区32支球队,每队每年进行100场常规赛,并设计了复杂的季后赛赛制,我还设想了每支球队的当家球星、普通首发和轮换球员,设计了各球队的比赛分格,并组织季前赛、友谊赛、国际比赛、季中交易,这样我可以畅游脑海中的篮球世界。这个游戏我玩了整整10个赛季,一直玩到高中毕业,每天都要比个几十场比赛。在日复一日的学习生活的重压之下,这便是我一项重要的娱乐方式,然而我甚至一场球赛都没看过。有一天是大年三十,正好是我生日,但无论我如何请求,最后还是没有看一场球赛的机会(难得那天联盟还特地安排了姚明和易建联的对决),让我又伤心又气恼。就因为这些吧,高考完后的几天,有次我打开电视,看到NBA总决赛的第四场的最后几分钟(热火VS雷霆),看到比赛结束后杜兰特一脸沮丧地走回更衣室,我脑海中想到的是我这辈子再也不会喜欢篮球了,也说不清为什么,那一刻我就是知道,篮球已经不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了,此后篮球还真的成了我最讨厌的东西。
    初中时代的我就是这样一个在同学眼中挺悲剧的孩子(那几年在学校被欺凌得有多惨就暂且不提了,反正学校的心理老师听了都特别反胃),不幸的是,在中·考前夕发生了一件对我来说最恶劣,最恶心,影响最坏最持久最深刻的事:离中·考只有十天左右的时候,我的右眼突然失去了一部分视力。就是说如果我闭上左眼,我只用右眼看到的东西视野有一般的缺损,只能看到视野范围内一半的东西。我当时很害怕,一边期望哪天奇迹发生一醒来眼睛就好了,一边心想过了中·考再说。但考完中·考后,我还是很害怕,可能是小时候每次去医·院就会被骂得狗血淋头说浪费了家里的钱吧,一直没有跟家里讲。等看不到的范围逐渐变广,我才跟家里讲了这件事,这时离症状第一次出现已经有两个半月了,高中都快开学了,我马上就诊断为视网膜发生病·变,送去做了手术,另一种眼睛也有同样的病·变,做了好几次激光治疗,等我回到学校时,已经上了三个礼拜的课了。这件事看起来不大,但彻底摧毁了我作为一个人的那一面。由于我的病还算比较严重,加之家庭和医·院的渲染和恐吓让我吓得不轻,我妈此前对我“压迫”的恶果以此为催化剂彻底显现了出来。如果说我以前得不到成长的机会,找不到和同龄人交流的话题,但我好歹还残留着一个人对世界的希望和好奇心,我还会偷偷问同学借来小说看,还会偷偷把身上仅有的五毛一块钱偷着去买零食,但这些到了高中全没了。可以说我在这时已经完全被洗脑了,不仅自己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孩子,一个人的自我意志,还觉得这是一件正常的事。高二时有次看到一个住宿生周五放学前在列周末回家要看的电影,我觉得很不可思议:怎么会有读高中还玩游戏看电影的?我则是适应了一直以来的无聊和无助,每天扎到题海里去,彻底麻木了自己。这时我已经彻彻底底地地成为了一个没有自己思想的机器人,每天就是按部就班地上学放学,失去了欲望和希望。这些直到我大三开始打棒球,作出自己的选择才开始慢慢变好。回首从高一到大二的五年时间,我发现自己几乎一点都想不起来什么事情,有时回到高中那附近或者大一大二常去的那些地方,就会有一种很非现实的恍惚感:这里真的是我待过的地方吗?完全没有在这里生活过的记忆。高中那三年间的回忆居然只剩一个体重270斤的肥宅胖子和他的搞笑事迹。
    眼睛得·病后,不仅身体方面有了很大的影响,更严重的还是心理层次上的。我现在还很奇怪为什么眼睛得·病会导致我彻底麻木掉呢,其实我觉得即使不得这样的病,我在这种压抑自我的环境下也早晚会变成这样,只是这次病完全加剧了我本来就有的心理障碍,此后自己束缚住了自己,再也不敢尝试去触碰自己想做的事了。得了病后为了防止复发,不能参加体育活动,上体育课只能一个人在学校里闲逛,进一步阻断了我和同学交流的途径。直到现在眼睛还处于挺危险的状态,因为无法根治,总在不断恶化,但我已经不会让它给我那么大的坏的影响了。


    我知道ACG就是在高中这个时候,当然这里说的ACG要抛去小时候在电视上看的那些。初中时有同学讨论名侦探柯南、宫崎骏和犬夜叉,但我当时完全都没有在意,觉得那种东西都很幼稚很小儿科,再者当时主要是羡慕那些看篮球看美剧玩电子游戏PSP的人去了,到了高中,我对日本还完完全全不了解,还问别人为什么日语又有汉字又有扭来扭去的文字。高一分班后,班上有不少看动漫的人,男生也看女生也看,他们经常课余时间聚在一起讨论,我由于长期接触不到篮球,看到身边大量的人在看动漫,便开始感兴趣了起来。现在回想起来真够讽刺的,当时他们那些人好多都只是随便看看(包括那个肥宅),或者只看了火影之类的一两部漫画,或者有什么热门的动画就看一两部,而我却为之狂热,越来越资深,越来越硬核,现在才发现当时他们也只是娱乐消遣一下,而动画却逐渐占据了我的心灵,成了我认认真真搞下去的东西,人生还真是说不清啊。总之高二时我变得越来越狂热,是动漫而不是篮球成为了我人生中第一件为之狂热的东西。何谓狂热呢,我当时真的是一种发了狂的入迷状态,当然实际看动漫是不可能的,但我当时会每天偷偷听同学交谈那些动漫,然后把它们回家一遍一遍地抄在纸上,幻想也可以或者未来有一天也可以看这些心爱的动漫,我还会很不好意思地问朋友有什么好看的动漫推荐,当时270斤肥宅老兄经常弄一堆二次元相关的杂志到学校看,上面有提到了不少动漫(以及之前写日志提及的galgame),我一部一部地记在心里回去誊在纸上。其实回想起来当时有很多对动画的错误认知都蛮好笑的,比如我以为所有的动画都是漫改动画,所有的漫画都会改编为动画、游戏和真人版,比如我以为所有的动漫都是Jump民工漫那样热血正能量,比如同学给我推荐还有自己抄的动漫名字好多都是些《黑执事》《XXXHolic》《会长是女仆大人》这样的女性向作品。总之那时动漫就是我的憧憬,可能之后讨厌篮球的种子就是在哪个时候埋下的吧,话说过了那么多年我能找回对动漫的狂热却一直讨厌篮球,也是我命中注定要爱上动漫吧。
    之前说我把二次元看作一种超越亚文化的cult,也是在高中第一次感受到的,当然当时我并不知道cult这个词,但有这种朦朦胧胧的感觉。这是因为我发现动漫是一种在社会广泛情形下并不为人所熟知,但在小团体内部形成狂热,有很多讨论的地方和海量的数据和统计价值。可以说我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认识也是因为对动漫那种想接触又接触不到,如同一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在我面前一样,这种隔离感带来的美造就了我最原始的cult感,后来我对二次元是cult文化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下文再说。那会儿肥宅借我的那一部分二次元杂志被我反复看了很多,也迷迷糊糊地接触到了许多:比如有一篇讲《凉宫春日的消失》的文章,配的图却是长门有希,我死活也想不通为何不把主角摆在显眼的位置:又比如一篇讲《空之境界》的文章,把这部作品讲得天花乱坠,什么杀人血腥之类的,那种猎奇恐惧感爬满了全身,原来还有这么邪道的动画;讲《怪化猫》的文章插图美术风格别致,把故事讲得毛骨悚然;还有本小说比赛的杂志,看着进入复赛选手的宣言里都写了自己喜欢的动漫,更是奇怪小说和动漫能扯上什么关系。当时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了解了动漫的,高三和270斤肥宅同桌,他把讲galgame的杂志借给我看,就是这样了解galgame的,之前的日志也写过了,不再赘述。


    2012年,我高中毕业进入大学,但把一直以来的生活作风带到了大学。可能是因为考完了高·考我妈并没有像说好的那样任我自由吧,我在失望的同时继续像个机器人一样每天不知道为了什么奔波着,苦恼着怎么才能搞好学习,但到了大学又完全不是那回事了,结果成绩越来越差,到大三时已经完全失去了兴致。但大三反而是自己开始转好的一年,前两年我钻进了牛角尖,一直把学习和玩看作是对立的两个东西,在第一次玩galgame之前,我一直认为世界是非黑即白的,学习和玩就是代表着善和恶的两个对立面。所以我特别害怕面对动漫这个曾经喜欢过的东西,一直尝试去隐瞒,但我又一直小心翼翼地在它周围敲敲打打,刻意树立出一副我不看动漫但很了解动漫的样子。这样的傻事我在最后入宅前做了不少,比如标榜自己只看《南方公园》等美国动画,比如之后接近同属宅文化的SNH48,比如在入宅前反复查看萌娘百科假装自己懂动漫,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心理会这么扭曲,有朋友说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我在内心已经塑造了一个我妈的形象,时时刻刻不准我玩耍,所以我会不敢接近喜欢的东西,我想也就是这个原因吧,我在入宅后很长时间内无法一次性看完一集动画,总是在看5分钟左右心理就有声音告诉自己你在做的事情是一种罪恶,所以总是要分几段才能看完一集,这种现象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完全恢复。过于顾及别人的想法,是我性格上最大的问题。
    我在一面害怕接近动漫的同时,一面开始接近纯文学。当然我是喜爱小说喜爱文字的,但这么做其实是有逃避和标榜意味的。至少我觉得读文学不是那么“罪大恶极”的娱乐方式,不至于被心理的那个自己谴责。我便一个劲地读文学,到最后已经是在逼自己读书了,完全成了一种自我摧残,整个人不断扭曲下去,之后我由于无法阅读文字(前一篇日志有谈到),终于停止了曾经喜爱的读书,读书和不看动漫这两件事真是我钻的无数个牛角尖中最极端的。
    到了大三,我开始逼着自己找回自我人格,开始看棒球,这也意味着我有了足球后又一项喜欢的体育项目,曾经喜欢过的篮球彻底再见了。也是从这时起,我开始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决定未来走的方向,开始和人有了真正的交往。棒球也象征着我成为了一个“人”,算是我的第一个爱好,从中得到了作为一个人的快乐,直到如今,每当我站在球场上时,我都可以什么都不想,抛开一切杂念,有做冥想一样的功效。


    话题再回到二次元相关上来,现在具体讲一讲我大学几年和二次元的纠结故事。首先是看的第一部动画,《EVA》,高中时270斤肥宅常跟我叨逼这部,说小时在电视里播过但完全看不懂,导演没钱拍片到后期各种省钱放飞自我,还暗喻讽刺观众并和观众互喷,明日香怎么怎么女神,所以我刚进大学后首先选择了这部。当时我没有电脑,但有亲戚送了一个平板,我用平板看完的这部,果然是看得一头雾水,只对第一集丽被抬出来和叫床那一段有点印象。大一上还看了《亲吻姐·姐》和《冰菓》,前者是我的性启蒙读物,由于之前没接触过学习以外的东西,没想到一部邪恶动画竟成了我的性启蒙,又是一大讽刺,这片看得挺爽的,我拿里面的剧情YY了好多年。《冰菓》算是我看的第一部正常的动画,下图所示的咖啡馆这一场景(第3集)是我动画生涯第一次为动画的精美画面所惊艳,场景做得美轮美奂,当然这也要归功于绝佳的氛围营造,当时那种朦胧感,两人明明讨论的是一桩小小的解谜问题,却被渲染出一种情爱的气氛,实在让当时什么都不太懂的我有一种沉醉之感。此后的巧克力剧情、神社剧情、祭典剧情、最后一集的告白剧情,没有一处直接讲了爱情,却处处透露出爱情,实在是高明,这个咖啡馆也是我很想去圣地巡礼的地方。我第二次觉得二次元的本质是cult也是在这个时候,当时《冰菓》这部动画让我非常困惑,明明是推理小说改编的tag,为什么到头来都是些无关痛痒的校园剧情,推理桥段也没什么可点之处,反倒是日常剧情占了大头,想不到日本动画是这样的,ED画面是爱瑠和摩耶花大尺度的镜头,这也让我当时很是疑惑,明明不是色情动画,为何要做成软色情的片尾动画呢。后来我才发现,二次元就像一个里世界,你可以在表世界学到的东西都能在这个里世界得到,但这种形式是为很多人所不齿的,你要接受二次元给你的乐趣或是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你就必须接受这些光怪陆离的一面。所以二次元终归是邪典一般的东西,是只属于一部分能放下身段,抛弃现实世界那些条条框框才能享受的偏门圣地。galgame就更是如此了,你要把你的三观和常识扔到一边,去接受那些最歪门邪道但又最为精彩刺激的东西,如同某部游戏所说,galgame就是在最低劣最恶心的地方品尝最绝美的风景;又如同某位剧本作家所说,galgame玩家就是一群抛弃荣耀和面子这种身外之物,不为任何人所赞赏,做的事永远也不能拿来炫耀,只有这种人才能享受到纯粹的乐趣;有如某部游戏所言,无论你在galgame里有多么感动,学到了多么珍贵的知识,都绝对不能把它带到表世界来,因为galgame永远是陷在淤泥里的东西。由此可见,galgame是二次元里更加极端的一类,是属于百里挑一的人才会理解才会崇尚的绝品cult文化。

    大一就看了这么三部动画,之后看了三部日本的动画电影《千年女优》《穿越时空的少女》《红辣椒》,其实这也算是一种逃避行为吧,标榜“我看电影不看动画”的逃避行为,大一还用学校的bt站下过几部动画,《我的妹·妹不可能这么可爱》《仰望半月的夜空》等等,但是都因为心理这些堵住的障碍没打开过。大一那年我还不会用电脑,大二开始我试着尝试用电脑下载东西,刚好那是2013年,离净网活动还有一年,我得以学会了种子、迅雷、磁力链接、百度网盘这些下载东西的途径,果然H是第一生产力啊。多亏了这些,我才开始学习到了下载东西的技巧,大一暑假到大二,我看了《未闻花名》《好想告诉你》《刀剑神域》三部动画,我大学前三年看过的TV动画数量也就此停留在了6部。《未闻花名》是那几年最火热的一部番剧,很是感人,让我流下了泪水;《好想告诉你》是少女漫改,我觉得尚可;《刀剑神域》期望过高,以至于看完后味如嚼屎。对了,说到《未闻花名》,我第一次为声优的表现所震撼就是第8集户松遥那一段精彩的哭喊,就是下面这一段。



    大三一年半时间里,我再也没有看过动画,不过打棒球、听摇滚、玩galgame都是从这时开始的。棒球是我“活过来”的原点,象征着我已经有了独立人格,galgame则让我沉醉其中,第一次玩时,常常是激动得淫笑不止,完全忘记了屏幕这头现实中的自己,但又会在一瞬间思绪回到现实世界,发现原来我还是活得如此悲惨,又一个劲地叹气不止。大三是我最为绝望又充满希望与变革的一年,是我降入人生最低点开始反弹的一年,虽然没成什么事,但这些已经足够让我开始往上走了。
    大三暑假,我开始进一步接触galgame,那时我还只能接受校园纯爱向的游戏,所以开了一大堆高分作都没有打通,《青空下的约定》《缘之空》《夏之雨》等等都让我继续沉醉其中,虽然依旧没有看动画,但基础已经在这时打下了。对了,这里有必要谈一谈漫画,其实我一直没看动画的一个因素是我一直告诉自己看动画太花时间了,不要看。我当时以为所有动画都是漫改作,在同样的剧情下,看漫画要比动画快很多,所以大三我看了一些漫画,说是一些,其实也就是《火影忍者》《海贼王》《死神》《银魂》《犬夜叉》《I''S》《棒球英豪》这几部,因此我走的是C→G→A这样的离奇入宅顺序,至于终于能敞开心扉接受动画这一体裁的事,马上就说。2015年,大四上学期,这时我已经查阅了不少galgame相关的资料,可以说逐渐找回了宅男初心。有一天,我重新下载了《我的妹妹不可能这么可爱》来看,发现桐乃因为玩galgame激动得在床上打滚的画面就好像看到了自己一样,觉得很有意思,就一口气把两季全部看完了(其实我是黑猫党),这部动画象征着我已经接受了日本动画这种形式,从这以后我不再害怕看动画了,也算是入宅路上一部重要的作品了。此外我开始关注SNH48,并使用萌娘百科,在看动画的边缘疯狂试探,不断地试图触及动画宅文化。我还关注了不少SNH48成员的微博,看了一些她们的视频,虽然还是不敢突破心理的那层障碍去大胆看动画,但那种自己给自己的束缚已经开始动摇了。
    2015年11、12月,我开始看《花开伊吕波》《吹响吧!上低音号》和《玉子市场》,前者太过于日常我不太喜欢,花了16个月才看完;中间那部觉得中等偏上,心中暗自给了个7.5分;后者倒成了我入宅路上的重要作品。因为我之前一直不太能够接受那种刻意卖萌的作品,但这部动画打破了我这种偏见,开始接受了萌文化,玉子也成为了我的本命之一,玉子和饼藏至今都是我心目中的二次元第一CP,可以说看了《玉子市场》后我入宅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大四的寒假对我来说是一段入宅的重要时期,那个时候MLB的赛程结束了,《南方公园》19季也结束了,由于我看完《俺妹》和《玉子市场》,已经具备了看动画的能力和勇气,我便开始寻找日本动画来看。2016年初,我注册了一个b站账号看动画,后来也是从中了解了鬼畜文化。有一天看一个2ch的帖子,有这么一幅图,是鬼佬评选的2011到2015年间最值得看的30部TV动画,这也成了我最初的补番列表,回首一看还真是有趣的一张表啊。顺着这张表,我在那个寒假开始看《有顶天家族》《乒乓》《男子高中生的日常》《人类衰退之时》《白兔糖》,其中最喜欢的是《乒乓》,可以说入宅之前就开始养成了比较高的观赏起点。
    之前在自我介绍里戏称自己是database型宅男,原因也在于此:长期以来,我不敢去表达喜欢动漫的真实内心想法,也由于心里那个声音的控制不敢去看动漫,但我又实在渴望得很,常常去在动画世界的边缘敲击。就跟《冰菓》里的福部里志一样,虽然我本身不看动画,但在各种地方积累了足够多的东西,如同一个数据库一样,给人家推荐安利可是一把好手,那些neta,人物属性,我都摸得一清二楚,能把那些作品分门别类地整理在脑海里,即使没看过哪部作品,我也能说得头头是道。在galgame的世界里,我更是如此,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galgame的历史,各大公司和制作人员的信息,很多没玩过的游戏也能大概说上个几句给人安利。这就是我自称database型宅男的原因,也挺悲剧的不是吗?



    2016年2月22日晚,元宵节,我坐高铁从长沙回北京准备最后一个学期的学业。在上车前,我从b站下载了一些上面那个列表里的一些动画到手机里准备在车上看。那天运气特别好,我和基友买到了车厢第一排两个人一起的座位,地方宽敞又清静。我就是这时(大约是晚上8点)第一次打开了《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其实看这标题我还挺诧异的,我想着老美应该比较硬核才选了这个为补番表,但这名字一点都不硬核,像是个垃圾厕纸小说改的后宫动画,我就怀着看普通后宫动画的心情点开了第一集。第一集我觉得很有意思,然后又开着弹幕有看了一遍,那时候b站的弹幕质量还可以,把我笑得人仰马翻。其实大春物真的挺搞笑的,尤其是第一季,在制作的贫穷中透露着骚气,每集配合着弹幕食用都让我笑得不行,弹幕都说大春物很烧脑,确实要理清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关系挺难的,无怪有“春学”这么一说。第二季的人设虽然精致了很多,但我不太喜欢,整体风格也从喜剧变成了压抑,到底还是想看恋爱轻喜剧啊,一到真·枪实弹的情感戏就致郁了。
    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多字,终于要到正题了。我之所以会入宅,直接原因还在于第二集团子的这段话。下面3张图是团子对优美子的告白,团子因为想和雪乃一起吃午饭,和优美子领衔的小团体发生了摩擦,在雪乃的帮助和影响下,团子终于学会不再去迎合他人,并对优美子说出了自己的心声。那一刻的共鸣感如同闪电一样瞬间击中了我,如同一道暖流流进了我心窝里。那一刻真的是我人生中体验到最高潮的时刻,我激动得跟坐在旁边看《玉子爱情故事》的基友大喊我入宅了,当时我脑子里闪过的几个字是“我再也无法回头了”,我已经一头扎进了二次元的世界,我知道自己会永远爱好下去,不可能再回头了。兴奋、激动、惊喜,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已经入宅了,这就是我入宅的标志。经历了长达6年的痛苦和焦虑以后,我终于抛弃了以前那些不好的回忆,解开了那么多年来心理的枷锁,开始了我的动画旅程,真的是全身心松了一口气的感觉,这么多年真是活得太累了!如果说棒球让我成为了一个人,那动画是让我成为了一个孩子,我从中得到了当一个孩子的乐趣。



    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共鸣呢?知乎上有一篇如何改变讨好型人格,可以说是我读过的文章里最能反应我这么多年来心路历程的一篇文章。从小时候开始,由于在家里的重压下生活,只要稍有不慎就怕得不到爱,我就一直迎合家人,在家里讨好家人,走出家门当然就没有下限地讨好别人,形成了极端的讨好型人格。极端到什么程度呢?我在这里也不好说明,总之你们可以看看这个链接,然后往最极端的方想象就是了。这些事情给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我要彻底舍去自我的存在去满足每一个人,让他们感到舒服,然后施舍给我爱,哪怕我做的这一切并不会让人感激,甚至完全没有注意到我做了什么。这些也算是一直以来缺爱带来的恶果吧,怎么说呢,我的个性有点像《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儿时因为只有讨好父母才能得到关爱,从那以后便丢掉尊严丢掉自我地去讨好周围的所有人,渴望用这种方式去得到爱。从小学开始,到本科结束,我每一段读书的生涯都因为讨好别人给自己不少头疼的事,每个阶段都因为顾及别人的感受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受气包,每个阶段都有人有被大家讨厌的人因为我的讨好过来缠着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小心翼翼地顾及着他人,我自己也知道不是个办法,也一直逼着自己不能讨好他人,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以自己为中心,去爱自己,也读了不少心理学的东西试图解救自己,正是在这时看到了团子的这段话,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共情感,这种情感一下子迸发出来,以至于终于唤醒了我那些年对动漫的狂热,唤醒了我作为一个孩子最原始的快乐。在那之后,一方面在我研究生同学的帮助下,另一方面我经历重重困难考上研究生以及家人去世也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自己内部开始关心自己的感受,学校和家庭外部也给了自己很多爱护,我终于开始了感受到爱的历程,逐渐没有为没有底线地讨好他人而苦恼了。
    所以说就是因为大春物的第二集,我入宅了,这么说不准确,因为6年前我就开始为动漫而疯狂了,这种感觉更像是一种回归,一种在外面经历了很多打磨终于回到家的怀抱的感觉,一瞬间高中时代因为想看动漫的而激动得不行的心情一下子全部回忆了起来,所以我永远喜欢大春物,永远喜欢团子。


    那天我反反复复把团子告白这一段看了好多遍,也是从那天起,看漫画看动画的很多思绪都重新回到了脑海中,最后一个学期我终于学会了怎么当一个孩子,我把毕业论文抛在一边不管不顾,开始了我的补番之旅,《宇宙丹迪》《放浪男孩》《魔法少女小圆》《真实之泪》《月刊少女野崎君》都是在最后一个学期看的,漫画也看了一些,还用写毕业论文的时间把《腐姬》推完了。我算是真真正正地找到了当一个孩子的无忧无虑和快乐,然而这时离毕业走进社会已经只剩4个月的时间了。好不容易在21岁这个年龄学会了如何当一个孩子,却不得不成长为一个大人,这件事一直到现在都是我的一个心魔,至今还没走出这个阴影。
    讲到这里,题头剩下的几个问题答案就出来了。一、为什么不喜欢女人?其实那时我是有一个喜欢的学妹的,但也几乎就是在我入宅的不久之后对她失去了兴趣。我常打趣地和人说我只喜欢二次元的妹子,对三次元的妹子一点兴趣都没有,其实这话还真没说错:我喜欢二次元的女孩和抗拒三次元的女孩几乎是因为同样的理由,在同样的时间发生的。那是因为我在动画里找到了当孩子的乐趣,开始享受当孩子的滋味,同时自然就放弃了“喜欢女人”这样一个大人的属性,从那时起,我就对女人失去兴趣了,可能要等到我从孩子毕业之后,才会开始喜欢女人吧,可是对于一个21岁才成为孩子的人来说,他到底会不会从孩子毕业呢,很难说。因为这样的经历而讨厌三次元的女人,呵,又是一件讽刺的事情!二、为什么想写galgame剧本?其实并没有想过要发表,纯粹是写着自己玩的。其实我对于没能好好地经历过孩提时代意见是很大的,有的时候因为太过郁闷丧失行事的冷静,只能通过抽·烟或者嚼烟·草的方式来泄愤,但构思剧本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是自己的人生导演,可以自由地回到高中时代,过上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在我的剧本里,男主就过着我一样压抑的人生,性格也和我一样是个一言不发,生活在孤独中的男孩,而男主的基友则是我人格的另一面,或者说是没有我妈枷锁下成长的我:不怎么学习却成绩很好,是个十足的宅男,狂热的galgame爱好者,性格不拘小节,在班上没什么人气却自个儿乐呵,在不同的线路里帮助男主角成长(剧透预警:实际上基友也确实是男主的双重人格,我剧本一直在致敬《搏击俱乐部》)。所以我写剧本是为了在难受的时候让自己好受一点,给自己一个逃避的地方,幻想自己也有一个相对自由的学生时代。三、动画是如何帮助我战胜了一些心理困难?说来又是一桩讽刺,当年我妈不准我接触的体育和动漫,最终都帮我站了起来,成了我的拐杖和支柱(苦笑)。我也以这次看大春物为起点,在ACG里成长了很多。往微观层面来讲,《乒乓》《四月是你的谎言》《四畳半神话大系》《比宇宙更远的地方》《3月的狮子》等等都给了我极大的激励,让我得到了走下去的勇气,包括让我泪流不止的galgame《加奈妹·妹》也是让我完成研究生学习的一大鼓舞;往宏观层面来讲,动画作为一个整体,既是我的一个重要爱好,帮我调节了生活的平衡,又帮我打通了那么多年间对动画的渴望与狂热,疏通了很多历史上想不通的问题,缓解了因为眼睛不好造成的巨大恶果。


    在入宅以后,我便换了一种看动画的心情,不单单是去看动画,而是以一个otaku的身份去欣赏动画。6月,我看了《四月是你的谎言》,本命作,直接改变了我的命运。7月,我开始第一次追番,也是第一次追着看什么东西,《Rewrite》看了两分钟就垃圾到弃了,《ReLife》成了生命中第一部追的番,一个尼特族看一部讲尼特族的动画,实在有意思。尼特生涯的前半年,谎称要复习考·研,其实都在偷偷搞ACG。结果意外考上了研,所以2017年是我看动画最多的一年,在那之后,我重回学校读书,也得到了很多来自动画里的鼓励,上面那张表里的番除开gal改和漫改大IP全都补完了,质量还不错。
    直到现在,ACG也依旧是我最重要的爱好,里面的内容实在太丰富太有趣,你怎能不爱二次元呢?大春物作为入宅作也给我的生活改变了很多,当然,即使不看大春物,我重新开始喜爱动漫也只是迟早的事情,但那种一下子爆发的共鸣应该是无法体验了吧,我还真是喜欢团子啊!


    最后,我想借此机会感谢UID为fusang2015的落语三森和UID为kaku的Kaku两位大佬。ACG界尤其是galgame界其实是相当封闭的,老人对新人大都持不友好的态度,那些资深的宅们一般不会去指导萌新们,而是会嫌弃他们,很多大佬还会一边装模作样故作谦虚地说“我差不多已经脱宅了”,一边每天花几个小时在ACG上。但是这两位大佬却没有这样,而是在知乎上细心地指导,讲解了很多有关ACG的知识和入门方法,我入宅前也是受了两位相当多的关照,真的要说一声谢谢。
    其实写这篇文章的现在,我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怎么看过动画了,可能要变成纯黄油玩家了(笑),但我还是希望有真香的这一天的,毕竟在动画里收获了这么多,没准哪一天又突然找回了看动画的热情呢。今天作为入宅三周年纪念日,我也是心情非常非常的激动,恨不得把我的心情吼出来让我周围的人都知道,那么稍晚时候看完了冈花再写一些观影感想和对于三周年这天的一些心绪到底下吧(笑)。

    这篇日志还没写完,后续请打开这个链接:http://bgm.tv/blog/289272
Tags: 动画
#1 - 2019-2-22 11:41
(8EM10-1919 “Beast”)
先码,之后慢慢看。
#1-1 - 2019-2-22 11:47
陈苦瓜
来来来,你也写一篇
#1-2 - 2019-2-22 21:11
Asterismos
陈苦瓜 说: 来来来,你也写一篇
看完了,趁在deadline临头却无从下笔的空隙里。

我的要到6月22日了。
#2 - 2019-2-22 12:12
(夏花绚烂,星河璀璨。)
暗中观察人生标杆级的大佬裸奔……大佬你一定会越来越励志,越来越幸福滴~
#2-1 - 2019-2-22 12:52
陈苦瓜
励志说不上,希望越来越幸福吧www
我还只是一介萌新啊啊啊。我要是高中那会儿能开始看动画,现在可能真成大佬了。
#3 - 2019-2-22 13:16
(喜欢自己的就好,无需追求过多。)
我入宅时间也跟你差不多。。。先马克,下班后再看
#4 - 2019-2-22 21:52
有缘的话和同好面对面聊天挺好。
#4-1 - 2019-2-22 22:00
陈苦瓜
已经见过三次了,bangumi的站友群
#4-2 - 2019-2-23 05:15
陈苦瓜 说: 已经见过三次了,bangumi的站友群
bangumi的同城群?
#4-3 - 2019-2-23 06:10
陈苦瓜
说: bangumi的同城群?
是的
#4-4 - 2019-2-23 06:43
陈苦瓜 说: 是的
有相关的bangumi群的帖子吗 我去看看有没有我同城的(逃

正在看你这帖子 暂时还没看完 回复写有点多
#4-5 - 2019-2-23 09:34
陈苦瓜
说: 有相关的bangumi群的帖子吗 我去看看有没有我同城的(逃

正在看你这帖子 暂时还没看完 回复写有点多
我是在北京群,好像之前还看过上海群的帖子
#5 - 2019-2-22 22:21
(命をかけて演奏します。)
OK,我从电影院回来了,能在这一天去影院看一部动画电影很幸福,但作品倒是不喜欢,评分7.7还挺高的,我到底还是不喜欢架空世界的电影,而且觉得情感写到了剧情承不住的程度,所以还是只给了7,如果不是砸电影院看可能还给不到7。
    总的来说,这一天还是过得很happy的,写的日志赚了一点阅读量,又和基友一起看了电影,现在精神很好,又要投身到明天的论文写作、黄油攻略、日语学习中去了。希望入宅的第四个年头能继续保持势头前行,在二次元得到更多能给自己力量的东西。
#6 - 2019-2-23 07:28
(他人即地狱)
看到团子就想起了春物,目测最后14卷无悬念的团(子)灭结局,真的心疼败犬。
我偏爱团子的原因和你相当不一样,你是在团子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则是希望有这么个讨好我的女性朋友。(然而并没有 (bgm38)

聊聊我对你的人生经历的一点点感想 以慰你码的这么多字。(年纪大了看这么多字真的头大

性格方面我倒是和你完全相反,变成了共情能力良好的极端不"愿"讨好型矛盾人格。(bgm38)

"把自己心里那些最见不得人的东西拿出来。在Bangumi这个平台更是恨不得把自己最深层最真实的那一面呕出来,把肝胆掏出来给人看看我到底经历了什么,是个怎么样的人。"
你这样做倒是感觉很像痞子啊。同样是把自己内心的真实一面赤裸裸的暴露出来,痞子把这当作是动画的"原创",而你则是希望和人坦诚相待。(希望你的小说也能成为你的"原创") 不论如何,敢于这样做的人我是很佩服的,不仅仅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剖析自我,更是需要面对网络上的各种"评论"。我个人在这方面和你相反,对于网络本身的较深的不信任使得我很少会谈及自身,更多的是讨论我的一些观点和想法,就事论事。

"一些经历和我先天的性格就决定了我会走进这样那样的死胡同,若你站在我的立场也不见得不会像我这样有一些强迫症般的行为和想法"
我觉得这真的是再正常不过了。现在很多人缺乏最起码的同理心,缺少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耐心,导致产生一系列杠精。还是以EVA举例,真嗣被喷的最多的就是中二和懦弱,但实际上在他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下做出的行为是完全可以预料且"正常"的,但网络上就是有这么些以他人的痛苦和不堪为乐的喷子,宽于律己,严以待人。

体育这方面,唯一曾经热爱过的运动是篮球,不过契机和你不太一样---灌篮高手。大三开始变得不再打球之后有较长一段时间沦为纯粹的"数据党"和“考究党”,混迹在论坛贴吧各种版块和人华山论剑(bgm38)
现在的话篮球不算讨厌的东西,但对于去球场打球这种事,由于各种各样不堪回首的原因,已经基本丧失了热情。

严格讲起来我接触ACG,尤其是Game相关的,和你一样也是高中那会。PSP是当时唯一可以接触游戏的途径,也可以说对当时的我是一种启蒙,在这之前玩的最多的是小学阶段接触的GB上的宝可梦系列,PSP的出现则让我感慨:原来游戏还可以如此的丰富多彩,至今仍然记得PSP上第一款玩的游戏是圣女贞德,直接导致我对SRPG这个类别的偏爱。(bgm38)

没想到你那肥宅同学对EVA执念这么大啊233

冰菓是我最欣赏的校园文艺番,也是我个人认为的校园文艺巅峰之作,既没有春物那样晦涩抽象别扭到不"好好说话",也没有堕入后宫或是贵乱的套路,在描绘懵懂的青春氛围和人物心理刻画上都足够的优雅自然,适合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无论你在galgame里有多么感动,学到了多么珍贵的知识,都绝对不能把它带到表世界来,因为galgame永远是陷在淤泥里的东西。由此可见,galgame是二次元里更加极端的一类,是属于百里挑一的人才会理解才会崇尚的绝品cult文化。"
对于这点个人倒是有点异议。我觉得无论是gal也好,Animation Comic也罢,都属于亚文化范畴。cult并不是这些的核心和本质,当然,cult部分是对受众和销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即使不属于ACG,cult也依旧存在于其他文化之中,"你要把你的三观和常识扔到一边,去接受那些最歪门邪道但又最为精彩刺激的东西",电影,动漫,游戏,小说等题材的艺术作品,都是需要暂时性的放下自身的三观和常识去融入其中的世界观,并不存在哪个最歪门邪道哪个最刺激,得具体案例具体分析,很难从整体上去给这些不同题材下结论,唯一感觉可以确定的是,游戏电影动漫相比小说,在感官上的确是有着更丰富的体验。至于二次元为很多人所不齿,我觉得恰恰证明了"人与人之间是无法完全相互理解的",这无非是爱好者之间的一种变相鄙视链,亦或是成为某些"责任"的"替罪品"。

其实写这回复的现在,我已经有一个多月没玩Gal了,动画也是每周抽空看一下盾勇这套路番,反而是把落灰的CD碟给一张张拿出来从头到尾听并认真的写评价,可能就快要变成咸鱼了(笑)

最后还是得说 写的可真长 能耐着性子看完的人对你的人生经历绝对是真的感兴趣(bgm38)
#6-1 - 2019-2-23 10:00
陈苦瓜
哇,感谢你全看完了还写了这么长的回复,我也是花了整整两天写完的,值了。
    说到灌篮高手,我小时候还从没有在电视上看过,不知道我家电视是不是少了几个台,大学倒是看过几卷漫画。冰菓实在太久远了,剧情实在不记得了,而且当时完全不懂动漫界,应该也会选择二周目。
    其实我自己也觉得暴露自己太多事情挺不妙的,但就是忍不住,特别想把自己的一些事情说出来,朋友圈里就我一个人画风不同,全分享自己的情绪感受去了可能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无处诉说想说的话吧。我也很佩服EVA能以艺术作品,还是在非现实框架的世界观里表达一个人的经历和感受。
    一直觉得如果我妈同意我看篮球的话,我的人生就不会跟动画扯上关系了,应该会更多地去玩单机游戏,因为我们初中好多都是硬核的游戏玩家。也一直遗憾高中那么狂热的时候不能自由地选择去看动画,今后应该也会时间越来越不自由,这个过去的心结希望能早点解开。
    说到高中那个肥宅,真是我的人生导师,之前实在是没接触过世界,他教了我不少东西,而且人又搞笑,高中时代就他给我最多欢乐。
    这次是因为到了一个要写毕业论文的关键期,加上小孩子和大人这个两难矛盾的心坎实在过不去,正好又是那么关键的一天的三周年,就狠心花了很长时间写了这篇,希望大家当个故事看吧。
#6-2 - 2019-2-23 14:30
陈苦瓜 说: 哇,感谢你全看完了还写了这么长的回复,我也是花了整整两天写完的,值了。
    说到灌篮高手,我小时候还从没有在电视上看过,不知道我家电视是不是少了几个台,大学倒是看过几卷漫画。冰...
灌篮高手如果以现在的眼光去看的话 可能不会对你有很大的触动 而且加上你本身对篮球的厌恶的话 还是不建议去补 但这部动画本身对我来说是有巨大意义的一部动画 可以说不亚于四月这部动画对你的影响 初高中/大学在篮球上的痴迷有很大程度上拜这部动画所赐

我初高中的同学倒是很多网游和电竞玩家 硬核单机玩家少之又少 像我这样排斥电竞和网游的更是罕见 不过我排斥的理由倒是因为这些同学233

哎 说到我自己的初高中 感觉有讲不完的趣事和破事 回忆起来比大学生活精彩多了 人生的大起大落不外乎如此 但我是不会在网络上谈论这些的 不足为外人道也

像你这样敢于暴露自己也算是另一种"解脱"吧 至少我感觉到了你为人真诚的那一面
#6-3 - 2019-2-23 14:36
陈苦瓜 说: 哇,感谢你全看完了还写了这么长的回复,我也是花了整整两天写完的,值了。
    说到灌篮高手,我小时候还从没有在电视上看过,不知道我家电视是不是少了几个台,大学倒是看过几卷漫画。冰...
说到篮球虽然已经很少去篮球场了 但比赛还是会时不时看看的 各种原因导致对目前的NBA失去了以往的热情 但本身还是会对精彩的比赛报以兴趣
#6-4 - 2019-2-23 15:13
陈苦瓜
说: 灌篮高手如果以现在的眼光去看的话 可能不会对你有很大的触动 而且加上你本身对篮球的厌恶的话 还是不建议去补 但这部动画本身对我来说是有巨大意义的一部动画 可以说不亚于四月这部动画对你的影响 初高中/大...
我就是特别羡慕那些初高中时代有趣的人,因为我到大三才觉得生活有趣起来。每次想到自己以前这些就什么事都做不成,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去缓解吧。
#7 - 2019-2-24 01:42
(4844)
被父母紧逼教育确实不好受,或者说人生除了考试应该还需要些什么
#7-1 - 2019-2-24 09:03
陈苦瓜
后遗症挺多的
#8 - 2019-3-10 21:59
好文收藏
#8-1 - 2019-3-10 22:10
陈苦瓜
诶,还有收藏功能?
#8-2 - 2020-3-23 11:48
#9 - 2019-3-11 06:55
(advaita)
“缠足”少年的精神复健史
#9-1 - 2019-3-11 09:35
aja
此层为后来者简要理清一下本文的行文脉络。

本文的写作思路并非文人雅士的精雕细琢,而是作者内心深处心理活动、大脑缜密意识活动的真实刻画,即本文是一气呵成一笔写就的。

尽管本文被命名为《入宅三周年纪念文》,但“入宅”(注:内心正式接受自己成为某种小众娱乐项目爱好者的意思)是“果”。作者洋洋洒洒数万字,大谈特谈的实则是“入宅”这一举动之“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契机,因缘际会之意。

本文的段落有些紊乱,不妨以图片来划分文章结构。

全文所经历的种种事件,严格遵照作者回忆得来的时间顺序进行,即便真实发生的时间有些许不同,为了符合文中诸事件的内生联系,作者将其处理成了一致。

第一张图至第二张图间,作者大体上谈了下写作动机以及下文的大致内容。

第二张图至第三张图间,除开部分儿时的回忆,作者主要提及了三件事,文中也穿插了一些自身经历是如何引导自己与“ACG”(注:特指日本的动画、漫画与电子游戏,以及与其相关的部分衍生品)发生关系的一些线索。

三件大事分别是,篮球、思维游戏与眼睛病变,此三者有逻辑上的递进关系。

首先是篮球。

作者提及了一个关键点,校园,透过姚明,篮球业已成为风靡校园的一种文化现象,莘莘学子们课余休息间谈论的热门话题。可在外力的强力干预下,作者被强迫与这一校园文化相分离,成为同龄人中的陌路人,忍受疏离感,这也为作者日后受同龄人排挤埋下了伏笔。在这一事件上,作者向我们首次展现了家庭力量对作者生活的恶意干预,以及其种下的苦果。我们后续会看到这株“苦果”是如何长成一株“苦瓜”的。

这种家庭力量的干预,我国早已有人论述过,如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里的《家》所描绘的那样,封建家族制下父权力量对年轻人生命的摧残以及青年的反抗与觉醒。尽管我国已从一个封建落后的农业化国家转变成工业大国、工业强国,但深植于文化肌理之中的文化糟粕仍然影响了我国的年轻人。Chairman Mao(即李德胜,避讳意)曾批判过深植于我国社会之中“四大毒瘤”——皇权、父权、夫权、宗权。如今伴随现代化进程,至少在城市里,四者之中已有三者不再多见,唯留有一“父权”持续影响着我国的年轻人。

美国文化多姿多彩,尽管其内部也有其内生矛盾,此处暂不赘述,但透过美国的体育运动,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所强调的对个体鲜活生命的讴歌,对个人生命与尊严的强调。美国人崇尚的篮球运动,这一文化现象,从文化史上追根溯源应能推至古希腊人对体育运动的强调。古希腊人认为一个健全的人应当是热爱生命热爱运动的。古希腊人把体育运动看得极为重要,冠军能享有城邦里最高的殊荣——被邀请至宫廷之中,贵族们为其举办餐会,众人齐声祝贺仅属于他的荣耀。

篮球事件是作者本文提及的首次在外力的干预下,作者与同龄人失去了共同的聊天话题,成了人群之中的孤岛。作者被权力压榨成了一台永不休止的工作机器,自身的个人尊严、生命意志得不到尊重,为强权左右,以至于后来作者愤而与篮球诀别,告别伤心事。

心理活动有如下句式——

“对于本就喜欢体育的我来说,篮球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我人生中第一个喜欢到有可能上升到爱好的东西。可是,我怎么会想到篮球竟会成为一轮我永远也无法触及的皎月。”
“然而这些都无法实现,我也越来越沉默下去。”
“我的性格开始发生了扭曲,我不敢把内心想要的东西说出来...更严重的是,我此后很多年,不仅不敢说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反而还很害怕似的拼命隐瞒。”

此即是逻辑上的线索。

其次是思维游戏。

无独有偶,德国作家茨威格在其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里描绘了的情境与作者的亲身遭遇有着惊人的相似。不同的是,小说中的B博士为德国纳粹所囚禁,在日日夜夜的精神折磨下,他想出了一个利用脑海里进行无时无刻象棋左右手互博的思维游戏的办法来逃避纳粹的精神审查。本文作者则是利用自己创造的思维游戏来规避父权无时无刻在场对自己行为活动的介入式“干预”。作者日后远离篮球爱好,以及刻意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也是为了规避这一则思想审查。情理之中,事出有因。

由最初的受阻,至后续的刻意隐瞒,逻辑上的递进关系清晰可见。以及背后隐藏着因为外力干预作用,导致作者校园生活的扭曲,日后被同龄人欺凌,这一暗线。

再者是眼睛病变。

人的种种感知功能里,最为珍贵的便是视觉了。健康的人所最为惧怕的一种感官功能失常,便是失明。作者的眼睛病变起初症状轻微,但由于其对家庭决策力量的恐惧,迟迟不敢声张,以至于后续病情愈发严重了,才不得不说出口。上层父母阶级与底层子女阶级的沟通失效,给作者生理上带来了难以磨灭的损伤,以及无尽的心理创伤——对失明的恐惧。这一事件又加剧了作者本已十分艰巨的生活处境。

此即是第二幅图至第三幅图间的主要内容。

第三幅图至第四幅图间,作者简要提及了一下接触“ACG”的契机,包括高中的时间点。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爱好同时具备“私密性”,以及按作者的话来讲“有很多讨论的地方和海量的数据和统计价值。”这与前文作者描述篮球运动时的用于具有相似性——“这不但包括了体育比赛,还有围绕着比赛的一切,尤其是对于数据的统计和比赛与观众的互动和种种仪式感让我很是喜欢。”

第四幅图至第五幅图间,时间点到了大学,作者依旧反复述说内心深处面临的恐惧感——强权的时刻介入,以及无时不刻的思想审查。

第五幅图至第六幅图间,谈论的是作者对日本动画细节的关注,吸引他的究竟是什么,日本动画有何过人之处等等。

第六幅图至第九幅图间,同上。

第九幅图至第十一幅图间,谈的是作者个人生活的转机,以及接触日本特点种类电子游戏的契机。

第十一幅图至第十四幅图间,时间点转眼到了毕业季,作者谈论的是日本动画为什么会打动作者,最初的契机在哪里。作者认为是文艺作品里的描绘说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心声,引发了精神上的高度共鸣,这使得他第一次正视自己的爱好,勇敢地负担起被思想警察发觉的潜在风险。此即是个人精神的解放,也是作者对强权的正面反抗,不再逆来顺受。

第十四幅图至第十五幅图间,细谈了共鸣的原因,强调是家庭因素。

第十五幅图至第十六幅图间,作者说明了自己业已找回生活乐趣,下一步是正视自己的社会属性,但后者仍是一个难题。

第十六幅图至第十七幅图间,略。

第十七幅图至第十八幅图间,略。
#9-2 - 2019-3-11 09:36
aja
祝苦瓜在接下来的人生里活出自己的精彩;)
#9-3 - 2019-3-11 09:47
aja
曾经有位伟人也曾面临楼主的类似困境,在封建家庭长大的他,面对父亲的“自私”、“刻薄”、“专断”,13岁那年的他,因同父亲发生争执,父亲要他下跪,他就威胁要跳池塘,最终以“一膝下跪”达成妥协。

要想知道事情的细节,一起来阅读这本书把。

#9-4 - 2019-3-11 11:46
陈苦瓜
感谢看完长文还写了这么多。这两年在自己改变的同时也影响了父母,他们开始接近我并和我聊天,我妈也常感叹是我反过来教育了她,家庭的氛围正在不断地改善。这篇文章写了这么多也是想表达一下这些年来和动画之间纠结的关系以及背后的一些经历和成因。如果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就好了。
以及我也很喜欢茨威格的这篇小说,他的心理描写是一绝。
#9-5 - 2019-3-11 11:47
陈苦瓜
还有就是Welcome back
#9-6 - 2019-3-12 09:16
aja
陈苦瓜 说: 还有就是Welcome back
半年上一次收发信息。
#10 - 2019-4-23 18:30
(思った通り誰もいない 特別な恋の予感もしない ... . ...)
看完了 有一些說不太清的感觸
我本人和博主有大概10%的相似度 不過也只有10%吧。我屬於先天性ASD一類,小時候因爲父母對我的態度非常苛刻,雖然因爲我學習很好而度過了整體上學業負擔極少的童年,但是由於天生性格不擅長生活自理,時常被母親打駡,更何況母親對他人要求都很高,對我更是嚴格到苛刻,可能因此一直都處於比較自閉的這樣一個狀態。我在討好他人方面正好相反,母親是一個極其要面子的人,所以我的性格習得就是拒絕妥協。就算被打駡欺負也無論如何要頑抗到底的類型,絕不會因爲最重要的人對我如何就去討好任何人。非常任性而排外的一種狀態。但是人總是渴望和其他事物建立聯係,我只是渴望的不是人類,而是知識。以自然科學的 各種書籍啓蒙,我知道了很多關於世界的知識,恐怕這也是一種特殊的極客式戀物癖吧。也因爲這個實際上沒有遭到同學的霸凌,因爲我知道很多他們不知道的東西,受到普遍的尊敬甚至畏懼,又有一種强硬的性格抵抗一切外來侵擾。初一的時候接觸B站 入宅 最早的動畫是超電磁炮,烏賊娘,其實當時的感覺是,動畫真有意思啊,給人奇思妙想的設定之後可以產生無限的可能,同時又結合了對美少女的描繪和對敘事思維的探索.....這之後陸陸續續看了很多作品,也有驚爲天人的,也有那種十分感動的時刻,但是我本人情感偏淡薄(可能是先天的),説到底也不能説對動畫有多喜愛,只不過它是一種通過提供忘我的沉浸式經歷忘掉自己的方式,同時也提供雖然沒有那麽好,但是也不錯的娛樂。
我對體育不感興趣,一直沒看過體育題材的動畫,原因是因爲我經常用元視角看待世間萬物:把自己投入進某種規則,去扮演運動者的角色,我覺得是荒謬的,當我習慣作爲觀測者的身份存在就不好意思 拉下臉進入到參與者的身份。
但是這種思維也導致我在高二的時候產生了知識膨脹。突然接觸了西方哲學,觸類旁通,因爲朋友的推薦開始自學語言學,乃至社會學,平面設計,文學,詩歌,才開始對“人”產生了一種基本的瞭解(以前我否認“人”的存在,甚至認爲自己在心理上不屬於人類:沒有習得作爲人需要的特性和技能,看起來更像一個機械)。在那之後看的動畫更多了,也是被同班同學安利的Bangumi......到底算不算入宅我也不清楚,但是動畫和音樂都已經成爲我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了,這是不可否認的。雖然......的確我有自己的喜好,就是非常極客類的那些監督 GAINAX係的 還有新房和湯淺這樣喜歡嘗試各種演出風格,重視視覺設計的,感覺他們啓發了我的審美。
也做不了多少分析,後來由於心理問題也沒有繼續上大學,目前還在家裏,但是和樓主一樣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父母的一些觀點,雖然不能達成一致的和解,但是總體而言都在進步........但是這和動畫有多少關係呢?初中自學了日語 到高中開始翻譯Vocaloid曲歌詞,甚至自學了一點混音,總之是個三分鐘熱度的極客中的最次等(Epsilon Geek,如果可以這麽稱呼的話),無足輕重吧。
共勉。
#10-1 - 2019-4-23 19:36
陈苦瓜
看心理学的书籍,说是不成熟的父母培养出的小孩要么人格向内发展,变成极度的“好孩子”,要么向外发展,变成极度的“坏孩子”,我很不幸成了前者,所以讨好型人格才会之后造成那么多悲剧吧。第一次能独立思考问题,有个人意识与思想是大三那年的事了,所以现在24岁还是个懵懵懂懂,对之前人生没什么回忆的长不大的孩子。
现在为了更深入的接触galgame,也在尽可能的抽时间学习日语,算是ACG给我带来的一大改变了。特别羡慕那些年纪轻轻就把日语修炼得很好的人,也是对之前无法选择自己人生的一种无奈吧。
看了你的经历感觉你还很年轻,无论是被动的也好还是主动的也好,otaku们总是要无奈地走进社会,借用一句gal里的话来说“生命必须要有与孤独为伴的力量”,这力量就是与人的那一点点交集吧,总之我还是相信otaku们有改变世界的特殊魔力的。所以我决定以银魂作为自己的人生观标杆,迈着入世又出世的步子走下去。希望你也加油。
#11 - 2019-7-29 10:40
(存在即是合理)
越是缺少什么,就越是努力索求什么,人就是这样的一个物种呢。能这样自我剖析在我看来是一个难能可贵的事,同为acg爱好者,我也希望在这个小圈子里大家都能保持着这份热情,带着喜悦与悲伤,幸福与困惑一同走下去
#12 - 2019-10-15 22:57
迷上了,不知道是故事还是你(bgm38)
#12-1 - 2019-10-15 23:00
陈苦瓜
哈哈哈欢迎迷上
#12-2 - 2019-10-15 23:32
相生亭美月
陈苦瓜 说: 哈哈哈欢迎迷上
好好好,来了(bgm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