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6 02:22 /
传统的小说有三要素:背景人物情节,作为一个剧情控,我觉得不论电影电视剧还是动画都应该从这三个角度来评判。我致力于构建一个评价故事的框架,在我还没有理性考虑如何评价一个故事的时候,我总会说这个故事不合理之类的话,这种关于合理性的分析首先就来自于故事背景。

故事的背景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依托于现实的,另一部分,我们可以称之为设定。设定与现实之间正常情况下是一种替代关系,如设定人有超能力就替代了人没有超能力这一现实。背景设定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实的客观的设定,一方面是主观观念的设定。另一方面设定还包含显然的设定和潜在的设定,比如设定人们讨论社会主义,也就潜在设定了资本主义的存在,设定人用手电,也就潜在设定了人们可以发电。同时每一个设定本身会导致诸多的潜在设定,比如设定移动支付就会导致潜在设定手机,移动互联网,无现金社会,等等

关于设定内部的合逻辑性,主要在于客观设定内部不自相矛盾,客观设定与主观设定引致的潜在客观设定内部无矛盾。由客观设定生成主观设定不违背客观设定,例如设定母系社会却生成一些父系社会的观念,这是不合理的。但主观设定不要求内部的不矛盾与合逻辑,因为各种观念本身就是相互冲突的。

故事的另一个方面是人物,人物也有其设定,这种人物的设定本身也包含上述主客观,显性与潜在的分类。同样人物的主观设定不能违背生成他的客观,比如一个人从小被各种虐待打击长大了性格开朗,积极向上,这种设定本身就具有不合理的特征。

作为故事要素的人物的行为构成故事,人物行为由三方面驱动,一方面是客观的设定和背景,例如有人杀主角,主角要跑,主角要吃饭,主角对事实的分析判断。另一方面是主观领域的设定,比如价值观,例如主角不相信朋友,不相信爱情,相信共产主义等等,还有一种是人物天然性格的驱动,正常来说人都是环境驱动,真正自我驱动的人少之又少,自我驱动的人物性格经历设定必然要有其独特之处,符合这种自我驱动,不然人物的自我驱动行为将显得不合逻辑。

一个故事要吸引人必须要能够与受众产生共鸣,背景和人物行为的合逻辑,是产生共情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共情无从产生,试想主角深爱的母亲被人杀了却毫无反应,在没有合理解释下,会让人产生突兀感,这种感觉本身就破坏了共情的基础。但是合逻辑只是共情产生的基础,更重要的在于故事中人物行为的后两个方面。人物单纯因为客观设定而产生的行为不会让我们与人物产生共情,就像侦探小说破案本身只会让我们惊叹,不会让我们与主角共鸣,共鸣的是主观设定和内部驱动导致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共情得以实现的充分条件。主角在破案中面临情与法的选择,这是共情的核心,而破案过程不是。如果一个故事不能引发共情,那么他不是一个故事,他只是陈述。也因此,故事的好与坏从来与故事的复杂性,曲折性无关,这些东西都是锦上添花而已。

同时共情也不仅仅依赖于这些合逻辑与主角行为,更依赖于故事的演绎,演绎故事才是故事能力的核心。同样一个故事出自不同人的笔下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就像写主角替母亲报仇,前者快意恩仇说几句话结束,后者加入了主角的回忆,这两种推进故事的方式不能简单说谁好,但是把故事演绎的扎实需要作者对于社会具有深入的观察。在此基础上,其他要素都不是故事的核心,主题也好,文笔也好,都只能锦上添花,只有共情才是评价故事的标准。

宏大叙事衰落


在二十世纪以前,一个人可以成为一个学科的通才;在十九世纪以前,一个人甚至可以成为全领域的通才,在此基础之上,作家可以掌控人类掌控的大部分领域来进行故事,因而产生了宏大的叙事,在古代如史诗,在近代发展成为科幻与魔幻小说。
但是这一宏大叙事伴随着人类社会各个学科的深入与分化发展变得不再可能,作家不可能深入全面地理解社会的政治经济,更不可能对于某一学科有深入的把我。鉴于这种现象的出现,科学哲学似乎走到了尽头,康德可以预测星云的存在,罗素可以写出专业数学作品,在此之后,哲学家不再能跟上科学的步伐。同样的道理,科学的不断发展,让专职的文学家无法掌控,终有一日,科幻会失去价值。文学家对于人类日益复杂的政治经济生活缺乏深刻的认识,让深刻的社会题材也成为不、小说的目的可能。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文学家对于未来的描写,不再能深入理解未来。即便简单的额支付宝的出现,对于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也不是文化家可以预测的,遑论时空穿越、人工智能、宇宙殖民。我们可以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十九世纪百科全书式的文学作品的消亡,再也没有《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这种百科全书式作品,取而代之的是卡夫卡式对于人性的关怀。
二、宏大叙事不再能产生共情
一个不能让读者产生共情的小说,或许可以成为经典,但绝不成功,每一个成功的小说都必须要有一定的读者群体与之共情。共情的重要前提在于故事内在逻辑的合理性,一个违背常识的故事本身是无法产生共情的。例如主人公的脑残行为《甲铁城》,设定演绎的bug《未闻花名》,设定本身的bug《火影忍者》。这些都让作品无法产生共情,反而会让观众不断吐槽,不忍直视。
故事的三元素在于人物、情节与环境。在二十一世纪这种人类社会大爆发的时代,人类的大脑发展远未跟上科技的发展,因此,作家不再能仔细掌握人类社会的某一领域知识,同理,读者也难以掌握专业作家的专业叙述,由此导致脱离生活的描述本身就难以产生合理性,反而产生了一种讽刺的效果,比如《回到未来》这种预测人类二十一世纪生活的作品,今天读来大概不会让人有上映时的感受(当然不能以此否认其价值)。这样,作家对于小说三要素,只能在生活必要限度内加以合理演绎,超出日常生活,作者必然在背景环境的设定,以及由此展开的情节中产生逻辑上的错误,或许背景本身自相矛盾,或许,并没有合理演绎设定。作者唯一能掌控的要素只剩下人物的合理性。不论如何,严谨的宏大叙事本身以不再可能。
三、未来的好故事必然是有限的
由此可以看出,宏大叙事必然失败,所谓的硬科幻将越来越小众。


#1 - 2018-10-16 02:25
(从此再不过昌平)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来自我和妹子讨论电影小说之后的个人思考。后一部分是最早写的,前一部分是后来思考今天写的(当时看了康德,估计当时写能写的更多),后面我想讨论下故事的目的